更多“勒盼多之役 ”相关问题
  • 第1题:

    “温病……又名疫者,以其延门阖户,如徭役之役,众人均等之谓也”出自()


    正确答案:吴又可《温疫论》

  • 第2题:

    一切法之由来?初始何有神识?起初何会造业,得现在之果?是如何产生众生之神识?盼详知。


    正确答案: 此问有四,兹分答之。
    一、一切法从心生,心生则一切法生,心灭则一切法灭。
    二、真性不生不灭,无始元明,但不守自性,一动而有无明,名曰无始无明。元明者为真性,无明者谓神识,真正哲理,只云无始,若言初始,不合逻辑。
    三、无明即不觉,不觉即迷‘惑’,迷惑自颠倒,颠倒即造‘业’,造业是因,有因即结果,如是则六道三途,生老病死,万劫千生,展转至今,旧业新业,累累不清,旧债不了,新业又增,头出头没,尘劫无已。
    四、如能明了前答,无始元明及无始无明数句,此即自解之矣。

  • 第3题:

    文禄、庆长之役


    正确答案: 丰臣秀吉分别于1592、1597年发动的两次侵朝战争。文禄之役:战争初期日军进展顺利,很快攻占汉城和平壤,但其后遭到朝鲜军民的顽强抵抗和明朝援军的打击,在朝日军被迫求和。庆长之役:日军在海上初战告捷,但朝鲜重新起用李舜臣后,日本水军大败,陆上之战也节节败退。秀吉病死后日军撤回国内。这两次侵朝战争不仅给朝鲜人民带来巨大灾难,而且其巨额战费也是丰臣政权垮台的主要原因。

  • 第4题:

    靖难之役


    正确答案: 又称靖难之变,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死后不久爆发的一场政变。明太祖朱元璋把儿孙分封到各地做藩王,藩王势力日益膨胀。因太子朱标早死,皇太孙朱允炆继位,年号建文,是为建文帝。建文帝与亲信大臣齐泰,黄子澄等采取一系列削藩措施,决定先削那些力量较小的藩王,于是首先袭执周王朱橚,把他废为庶人,又拘代王朱桂于大同,囚齐王朱榑于京师,湘王朱柏自焚死。与此同时,也在北平周围及城内部署兵力,又以防边为名,把明太祖第四子燕王朱棣的护卫精兵调出塞外戍守,准备削除燕王。建文帝以为准备停当了,便秘密下令擒拿朱棣,但是没有成功,再加上削藩措施严重威胁藩王利益,坐镇北平的朱棣于1399年(建文元年),起兵反抗,随后挥师南下,史称“靖难之役”。

  • 第5题:

    努尔哈赤生前最后一战是:()

    • A、大凌河围城战
    • B、广宁之役
    • C、宁远之役
    • D、宁锦攻坚战

    正确答案:C

  • 第6题:

    淮西之役


    正确答案: 淮西之役发生在唐宪宗时期。元和九年(814)淮西镇吴少阳死,其子吴元济自领军务。吴元济更加飞扬跋扈,四出攻城略地。唐廷发诸道兵讨伐吴元济,但由于所命非人,指挥无力,出兵三年仍不能奏效。817年,宪宗任命宰相裴度为淮西宣慰处置使,进驻部城负责统帅全军,平定了淮西之乱。淮西平定后,沧景、卢龙、成德等镇,相继归顺唐中央。独淄青镇李师道负隅顽抗,被宪宗发兵击败。到此时,唐朝算是恢复了表面上的统一,不过节度使握有重兵的局面并未改变,藩镇割据的基础也未消除,所以,表面上的统一当然不可能持久。淮西之役是唐宪宗元和削藩最为重要的一战,它奠定了"元和中兴"局面的基础。

  • 第7题:

    名词解释题
    文永、弘安之役

    正确答案: 镰仓幕府后期的两次元日战争。文永之役发生于1274年,元军失败,损失惨重;弘安之役发生于1281年,元军再次受到台风袭击而被迫败退。文永、弘安之役对镰仓幕府产生了重大影响,促成了镰仓幕府的灭亡。首先是加强了幕府的专制统治;第二,战争后镰仓幕府没有土地或财力赏赐有战功的御家人,加剧了御家人对幕府的不满情绪;第三,战后御家人侵占公有领地及蚕食庄园土地的行为,使统治阶级内部产生了严重的对立,也加剧了领主、地头与土地耕种者之间的阶级矛盾。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8题:

    单选题
    ()在1908年做盼“水下打靶”实验是经验概括说的经典实验。
    A

    桑代克

    B

    贾德

    C

    苛勒

    D

    班杜拉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单选题
    努尔哈赤生前最后一战是:()
    A

    大凌河围城战

    B

    广宁之役

    C

    宁远之役

    D

    宁锦攻坚战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问答题
    评述靖难之役及其对明代政治的影响。

    正确答案: 靖难之役是明朝统治集团内部一次争夺帝位的斗争。
    明太祖不放心功臣大将,又要解决定都南方的同时控御北方、防备蒙古的问题,便继续元代分封宗王出镇的政策,将自己诸皇子分封于各战略要地镇守以“慎固边防,翼卫王室”。洪武末,太子、秦王、晋王相继去世,燕王朱棣很有才干,又长期统兵作战,在诸王中辈分最大、势力最强。1398年(洪武三十一年),明太祖病死,长孙朱允炆继位,为建文帝。建文帝怕尾大不掉,便和大臣商计削藩。1399年(建文元年),燕王朱棣以诛齐、黄为名,誓师北平,号称“靖难”,经过四年“靖难之役”,1402年,叛军攻克京师,建文帝失踪。朱棣称帝,年号永乐,是为明成祖。
    靖难之役改变了明代的政治格局。成组继续执行削藩政策,把北方藩王迁至南方,解决了藩王问题。迁都到自己的起家之地北京,用“天子守边”代替“藩王守边”,同时仍保留南京衙署,形成南北两直隶。保存至今的北京皇宫格局、规模开始定形,也使得自此至清中国政治中心始终定在北京。明成祖时期君主专制进一步发展,内阁制定型。由于是皇室内夺位而登基,明成祖急需在臣民百姓面前树立文治武功之威望,故趁国力强盛,多次大规模出兵蒙古,出使耀兵海外。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名词解释题
    靖难之役

    正确答案: 明太祖时分封了24个子侄到各地做藩王,太祖后,由长孙朱允(火文)继位,是为建文帝。建文帝鉴于诸王势力太大,采纳大臣齐泰等建议,实行削藩政策。1399年,朱元璋第四子朱棣以“清君侧,诛奸臣”为名起兵,号称“靖难”。这场战争史称“靖难之役”。1402年,朱棣攻人南京,自立为帝,他就是明成祖。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单选题
    民国初年,孙中山曾致函黄兴,提及“癸丑之役,文主之最力,所以失败者,非袁氏兵力之强,实同党人心之涣散。”“癸丑之役”是指()
    A

    广州起义

    B

    二次革命

    C

    护国运动

    D

    护法运动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春花秋月何时了”的情感内涵是()。

    • A、赞春花秋月之美好;
    • B、叹良辰美景之易逝;
    • C、盼良辰美景之再来;
    • D、发物是人非之伤痛。

    正确答案:D

  • 第14题:

    在转炉分阶段定量装入制度中,炉役后期比炉役前期的装入量()。

    • A、少
    • B、多
    • C、一样

    正确答案:B

  • 第15题:

    “赤壁之役,值有疾病,孤烧船自退,横使周瑜虚获此名。”是何人所写之信?()


    正确答案:曹操

  • 第16题:

    大明顺天国之役


    正确答案: 1903年1月25日至1月28日(光绪二十八年十二月廿七日至卅日)由兴中会谢缵泰、李纪堂与原太平天国将领洪全福共同策划的在广州的起义,起义目标是建立“大明顺天国”。该次起义因事泄而失败。

  • 第17题:

    勒盼多之役


    正确答案: 1570—1573年威尼斯与土耳其战争期间的一次海战。1571年8月土耳其占领了隶属于威尼斯的塞浦路斯岛。西班牙与属地尼德兰组成联合舰队,于1571年10月在扼希腊科林斯湾咽喉的勒盼多向土耳其舰队发起攻击。结果,土耳其被打败,参战的舰只所剩无几,被杀被俘官兵4万人。土耳其的军事优势虽被削弱,但根据1573年3月签订的和约,仍然得到了塞浦路斯岛。

  • 第18题:

    孙中山说“斯役之价值,直可惊天地,泣鬼神,与武昌之役并寿”,所指战役是()。

    • A、黄花岗起义
    • B、惠州起义
    • C、镇南关起义
    • D、钦州起义

    正确答案:A

  • 第19题:

    名词解释题
    勒盼多之役

    正确答案: 1570—1573年威尼斯与土耳其战争期间的一次海战。1571年8月土耳其占领了隶属于威尼斯的塞浦路斯岛。西班牙与属地尼德兰组成联合舰队,于1571年10月在扼希腊科林斯湾咽喉的勒盼多向土耳其舰队发起攻击。结果,土耳其被打败,参战的舰只所剩无几,被杀被俘官兵4万人。土耳其的军事优势虽被削弱,但根据1573年3月签订的和约,仍然得到了塞浦路斯岛。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0题:

    单选题
    孙中山说“斯役之价值,直可惊天地,泣鬼神,与武昌之役并寿”,所指战役是()。
    A

    黄花岗起义

    B

    惠州起义

    C

    镇南关起义

    D

    钦州起义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名词解释题
    雍熙之役

    正确答案: 982年,年幼的辽圣宗耶律隆绪继承帝位,由萧太后代理朝政。耶律休哥任南京留守,主持宋边务。986年阴历三月,宋朝陆路军队分三路北进。东路由曹彬、崔彦进、米信率军从雄州道北上,主攻南京;中路由田重进统兵由飞狐道北进,居中策应;西路由潘美、杨继业率领向雁门道进发,扰辽后方。另一路水军自东部沿海,抢占辽西走廊。战事初期宋军的进攻十分顺利。东路惨败,中路失利,西路成孤军,宋军强令副将杨继业带兵攻朔州,后在陈家谷口被俘,绝食而亡。杨继业是北宋名将,议和后,在辽国境内古北口修建“杨令公祠”以示纪念。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名词解释题
    雅克萨之役

    正确答案: 明、清之际,沙俄殖民者侵占了西伯利亚,并进入中国的东北地区。顺治时期,沙俄殖民军先后武装入侵黑龙江、乌苏里江及松花江流域,烧杀抢掠,并修筑了雅克萨(今黑龙江呼玛县西北,俄罗斯境内阿尔巴津)、尼布楚(今俄罗斯境内石勒喀河畔涅尔琴斯克)等据点。但在当地各族人民和清政府军的反抗下,沙俄侵略军遭到沉重的打击。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单选题
    元朝第一次进攻日本的是哪一场战役?()
    A

    弘安之役

    B

    文禄之役

    C

    庆长之役

    D

    文永之役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4题:

    问答题
    迁延之役爆发在哪一年?

    正确答案: 公元前559年。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