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答案和解析
参考答案:

杜佑认为节省财政开支是解决财政困难的重要途径,而节省财政开支主要是精简机构,杜佑既主张省官,又主张减少官俸。白居易主张既省官,又提高官俸,在《白香山集》卷47《策林》说“禄厚则吏清,吏清则俗阜”。


更多“简述唐代省官节用与高薪养廉说。 ”相关问题
  • 第1题:

    唐代大理寺审理中央百官与京师()以上案件。

    • A、死刑
    • B、流刑
    • C、徒刑
    • D、杖刑

    正确答案:C

  • 第2题:

    唐太宗说:“天下英雄,尽入吾彀中矣”,说的是唐代的()制度。

    • A、三省六部
    • B、府兵
    • C、科举
    • D、法律

    正确答案:C

  • 第3题:

    日本学者内藤乾吉说:“唐代的政治并非是君主独裁政治,而是综合天子和贵族意志实行的贵族政治。门下省则堪称为代表贵族意志的机关。”与此说相符的观点是()

    • A、唐代皇权受到了宰相权力的制约
    • B、唐代削弱了相权,保证了皇权独尊
    • C、唐代门下省的权力超过了皇权
    • D、中国古代专制皇权总是不断加强

    正确答案:A

  • 第4题:

    简述什么是节用论?


    正确答案:强本使财富增长了,如果消费也同量增长,财富总量将仍维持原状;若消费的增长超过生产增长,财富总量反而会减少。这说明强本只是富国的前提和基础,要实现富国,还必须在强本的同时对消费实行一定的节约,因此,又引申出了“节用”或“崇俭”的理论。

  • 第5题:

    简述唐代建筑发展特点与技术成就。


    正确答案: 唐代是我国封建社会经济文化的鼎盛时期
    1)规模宏大,规划严格 里坊制
    唐长安城规划是我国古代都城中最为严整的
    唐长安影响了渤海国的东京城,影响了日本平城京(奈良)和平安京(京都)
    2)建筑群处理愈趋成热(大明宫和唐乾陵的布局)唐代陵墓因山为阙
    3)建筑技术水平发展很大。木建筑解决了大面积、大体量的技术问题,并已定型化;木构架成熟,构件形式与用料均已规格化
    4)设计与施工水平提高(出现“都料”这一名词,一直沿用到明朝)
    5)砖石建筑有进一步发展〔主要是佛塔采用砖石结构者增多〕
    6)建筑艺术加工的真实和成熟,建筑艺术加工和结构的统一,建筑物上没有纯粹为了装饰而加上去的构件,也没有歪曲建筑材料性能使之屈从于装饰要求的现象
    7)各地区各民族文化交流与渗透。胡床的引入和佛教建筑的广泛

  • 第6题:

    兼有唐代尚书省职能的辽朝南面官机构是()。

    • A、南枢密院
    • B、南宣徽院
    • C、南大王院
    • D、吏房

    正确答案:A

  • 第7题:

    据《新唐书》卷46《百官志》记载:唐代以三省首长“品位既崇,不欲轻以授人,故常以他官居宰相职,而假以他名。”唐代这一做法的目的是()

    • A、凸显宰相位高权重地位
    • B、利于解决皇帝和宰相的分歧
    • C、强化皇权对相权的控制
    • D、借助强化相权加强君主专制

    正确答案:C

  • 第8题:

    唐代官学吸引学生的主要动因,是只有官学学生才有资格参加科举考试。


    正确答案:错误

  • 第9题:

    单选题
    兼有唐代尚书省职能的辽朝南面官机构是()。
    A

    南枢密院

    B

    南宣徽院

    C

    南大王院

    D

    吏房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单选题
    唐代大理寺审理中央百官与京师()以上案件。
    A

    死刑

    B

    流刑

    C

    徒刑

    D

    杖刑


    正确答案: A
    解析: 唐朝负责审理中央百官犯罪及京师徒刑以上案件的机关是大理寺。

  • 第11题:

    问答题
    简述精打细算、知足节用的务农传统。

    正确答案: 精细而知足是中国生产文化的一个特点。这不仅是生产生活计划的周密,资源的节制,而且包括择优生产方案和限制人对自然的无限索取欲望的集体规约。这是我国人民在长期实践中磨炼出的可贵意识,积累的可贵经验。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问答题
    简述唐代三省对君命公文办理分工制度

    正确答案: 唐初,中央最高官署实行三省(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制。三省长官都是宰相。三省对君命公文办理分工原则是:中书省负责诏敕的起草工作,门下省负责对中书省起草的诏、敕进行审核,尚书省负责诏敕的贯彻执行(中书草诏,门下驳正,尚书奉行)。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唐代“六学二馆”是指()。

    • A、地方官学
    • B、图书馆
    • C、中央官学
    • D、私学

    正确答案:C

  • 第14题:

    ()“物不平则鸣”语出唐代韩愈“大凡物不得其平则鸣”,宝玉说出此话是为谁鸣不凡?

    • A、平儿
    • B、晴雯
    • C、四儿
    • D、芳官

    正确答案:D

  • 第15题:

    简述唐代省官节用与高薪养廉说。


    正确答案:杜佑认为节省财政开支是解决财政困难的重要途径,而节省财政开支主要是精简机构,杜佑既主张省官,又主张减少官俸。白居易主张既省官,又提高官俸,在《白香山集》卷47《策林》说“禄厚则吏清,吏清则俗阜”。

  • 第16题:

    简述唐代中国与朝鲜的文化交往。


    正确答案: (1)中国文化对朝鲜文化的影响十分深远。三国时,中国佛教和儒家文化继续传入朝鲜半岛。新罗统一后,有大批留学生来唐朝学习。新罗在682年仿效设立国学,教授《周易》、《尚书》、《左传》。儒家经典和子史要籍传入新罗,成为新罗专门培养人才的制度。
    (2)唐有许多高句丽、新罗、百济因为出使、留学,或出于战争、谋生等原因滞留在中土的人。与唐有朝贡关系贵族子弟在唐朝有质子繁荣性质。实际上许多人利用此机会在唐朝学习儒家经典。
    (3)新罗的文人喜欢写作汉诗,而且水平很高。崔志远是典型的例子,他做《桂苑笔耕集》,诗文水品与汉族作者媲美。三国时代出现了把汉文变成本民族语言的努力。6世纪,新罗人发明用汉字的拼音和义来标记自己的语言。

  • 第17题:

    唐代官学的学生一律称为“()”。


    正确答案:生徒

  • 第18题:

    简述唐代三省六部的职能及历史作用。


    正确答案:唐代三省六部制的具体职能:三省:中书省是决策机构,负责军国大事和重要官员的任免等事项,替皇帝起草诏旨;门下省负责审核中书省起草的诏旨,诏旨不当可驳回:尚书省是具体执行机构。六部:吏部掌管官吏的任免、考察、升降、调动等事务:户部掌管天下土地、户籍、赋税、财政收支等事务;礼部掌管典制、祭祀、教育、科举、外事礼宾等事务;兵部掌管武将选用、兵籍、军训、军械、军令等事务;刑部掌管法律、刑狱等事务;工部掌管山泽、屯田、工匠、水利、交通、工程等事务。
    历史作用:三省为中央最高行政机构,三省长官同为宰相,共同负责中枢政务。这样,就分解了决策、审议、执行之权,使三省相互牵制。三省六部制分工明确、组织严密,提高了行政效能,加强了中央集权。

  • 第19题:

    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尚书本是皇宫内廷秘书,中书依官名论,也即是在内廷管理文件之意,侍中(门下省长官)则是在宫中侍奉皇帝。魏晋时期,皇帝将宰相之权交由这些私属代行„„到唐代,则全由内廷官一变而为政府外朝的执政官,把以前的宰相职权正式分配给三省。”这种变化体现了()

    • A、唐代的相权一分为三
    • B、唐代政府对皇室滥用职权的剥夺
    • C、唐代的皇权得以强化
    • D、唐代中央机构完全沿袭魏晋时期

    正确答案:B

  • 第20题:

    简述精打细算、知足节用的务农传统。


    正确答案:精细而知足是中国生产文化的一个特点。这不仅是生产生活计划的周密,资源的节制,而且包括择优生产方案和限制人对自然的无限索取欲望的集体规约。这是我国人民在长期实践中磨炼出的可贵意识,积累的可贵经验。

  • 第21题:

    问答题
    简述唐代省官节用与高薪养廉说。

    正确答案: 杜佑认为节省财政开支是解决财政困难的重要途径,而节省财政开支主要是精简机构,杜佑既主张省官,又主张减少官俸。白居易主张既省官,又提高官俸,在《白香山集》卷47《策林》说“禄厚则吏清,吏清则俗阜”。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单选题
    据《新唐书》卷46《百官志》记载:唐代以三省首长“品位既崇,不欲轻以授人,故常以他官居宰相职,而假以他名”。唐代这一做法的目的是()。
    A

    凸显宰相位高权重地位

    B

    利于解决皇帝和宰相的分歧

    C

    强化皇权对相权的控制

    D

    借助强化相权加强君主专制


    正确答案: C
    解析: 材料大意是:为了控制相权,皇帝常使用一些资历较轻的官员参与朝政,实际行使宰相的权力,但是由于没有宰相崇高的地位,便于控制,实质是削弱了相权,强化了皇权。

  • 第23题:

    问答题
    简述唐代三省六部的职能及历史作用。

    正确答案: 唐代三省六部制的具体职能:三省:中书省是决策机构,负责军国大事和重要官员的任免等事项,替皇帝起草诏旨;门下省负责审核中书省起草的诏旨,诏旨不当可驳回:尚书省是具体执行机构。六部:吏部掌管官吏的任免、考察、升降、调动等事务:户部掌管天下土地、户籍、赋税、财政收支等事务;礼部掌管典制、祭祀、教育、科举、外事礼宾等事务;兵部掌管武将选用、兵籍、军训、军械、军令等事务;刑部掌管法律、刑狱等事务;工部掌管山泽、屯田、工匠、水利、交通、工程等事务。
    历史作用:三省为中央最高行政机构,三省长官同为宰相,共同负责中枢政务。这样,就分解了决策、审议、执行之权,使三省相互牵制。三省六部制分工明确、组织严密,提高了行政效能,加强了中央集权。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4题:

    单选题
    唐太宗说:“天下英雄,尽入吾彀中矣”,说的是唐代的()制度。
    A

    三省六部

    B

    府兵

    C

    科举

    D

    法律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