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托马斯•欧内斯特•休姆的意象主义诗论是什么? ”相关问题
  • 第1题:

    最早把帕雷托引入质量管理的是下列的()

    • A、威廉`戴明
    • B、欧内斯特`戴尔
    • C、约瑟夫`朱兰
    • D、彼德`德鲁克

    正确答案:C

  • 第2题:

    欧内斯特·海明威是()

    • A、英国人
    • B、美国人
    • C、荷兰人
    • D、丹麦人

    正确答案:B

  • 第3题:

    保尔•瓦莱里的象征主义诗论是什么?


    正确答案: ⑴、瓦莱里从三个方面论述“象征主义精神”:
    ①象征主义追求高于现实世界的丰富心灵世界及其内在生命力。
    ②象征主义追求一种创造读者的自由的艺术创新。
    ③象征主义反对只写人性的共相与普遍性,而高度重视个性、个体的内心活动与反应,人之为人的独特性,力图重建个体的精神史。
    ⑵、瓦莱里的“音乐化”理论:
    象征主义诗歌的本质就在于使诗歌这种语言艺术“音乐化”。象征主义的任务是使我们感觉到单词与心灵之间的一种密切的结合,象征主义诗论的核心,就是认为诗的世界实质上是语言(语词)—意象(形象)—感觉(感情)三者之间的和谐合拍的音乐化关系。
    ①音乐化是指诗歌的语词关系在读者欣赏时引起的一种和谐的整体感觉效果,也即语词与人的整体感觉情绪领域的某种和谐合拍的关系。
    ②音乐化还指诗情世界同梦幻世界有某种内在的联系,外在事物的意象与主体的感觉、心情完全和谐共鸣,交融为一体。
    ③音乐化还包括诗歌语言的音乐化,要做到音韵谐美节奏合拍,而且要满足各种理性的及审美的条件。
    ⑶、瓦莱里十分重视抽象思维和理性,他认为真正诗人的真正创作条件是区别于梦幻状态的,尽可能越清晰越好。
    ①瓦莱里强调诗人应有抽象思维能力。每一个真正的诗人其正确辩理与抽象思维的能力比一般人所想像的要强得多。这与当时流行的排除诗人理性观念和抽象思维的非理性主义思潮形成鲜明对照。
    ②瓦莱里认为抽象思维在诗歌创作中有两个重要作用:一是抽象思维作为诗人的哲学在创作活动中起作用,这是诗歌的象征意味和哲理内涵的来源;二是诗歌的构思过程需要抽象思维的介入和冷静的理性思考。
    ③瓦莱里强调诗歌应追求超越个人的无限普遍的价值,而诗歌要表现普遍价值,是不能没有抽象思维和理性思考的帮助的。
    ⑷、评价:瓦莱里的音乐化象征主义诗论一方面比从波德莱尔到马拉美的前期象征主义诗论更为深刻和精细,另一方面也克服了其前辈和同辈诗论中的神秘主义和非理性主义倾向,从而把象征主义诗论推进到一个新阶段。

  • 第4题:

    罗宾•乔治•科林伍德的表现主义诗论是什么?


    正确答案: 科林伍德反对再现论即技巧论的艺术观,强调艺术的表现特征,反对将艺术视作对世界的模仿的观点,由此反对作为巫术和娱乐的艺术,并强调作为表现和想象的艺术。
    ①巫术艺术和娱乐艺术:科林伍德认为未解表现之道的再现艺术只及技艺,不足以成为真正的艺术,他将再现艺术分为两类:
    ⑴巫术艺术:如果再现重新唤起情感是为了它们的实用价值,那么再现就称为巫术。巫术艺术包括民间艺术、低俗艺术、爱国主义艺术、宗教艺术、体育活动和社交仪典等。
    ⑵娱乐艺术:如果再现重新唤起情感是为了它们自身,那么再现就称为娱乐。娱乐艺术包括色情艺术和恐怖艺术。
    巫术和娱乐对于激发情感而言都是艺术,但从它们都是为了达到预期的目的来看,却又不是真正的艺术,都具有明确的功利性。但为了抵制诉诸声色感官的娱乐艺术,社会还是需要巫术艺术的,尽管这在他看来并不是真正的艺术。
    ②表现艺术和想象艺术:针对其所反对的巫术艺术和娱乐艺术为代表的再现艺术,科林伍德提出,真正的艺术有涉情感,但它是表现情感而不是激发情感,真正的艺术有涉制作活动,但它是想象性的创造而不是技艺,因而表现艺术和想象艺术才是真正的艺术:
    ⑴表现艺术:艺术表现情感首先指向表现者自己,表现者通过说话表现自己,他意识到自己有某种情感而不知道这种情感是什么,需要通过说话来释放情感解放自己,表现之后艺术家被压抑的感觉也就消失不见了。这显然受到弗洛伊德无意识升华艺术论的影响。
    艺术表现情感旨在强调艺术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而不仅仅是为了某种功利目的来激发情感。诗人凭借语言表现了自己的情感,于是诗人的语言变成了读者的语言,诗人把读者也变成了诗人,艺术家与欣赏者之间的界限趋于消失,这是艺术表现情感的结果。
    科林伍德赞同克罗齐人人都是艺术家的思想,认为诗人的使命即是说出大家都感受到了却不能很好表现出来的情感,因而诗人所表现的情感必定是能够引起普遍共鸣的社会性情感。
    ⑵想象艺术:艺术作品的创造只需要在艺术家头脑里占有了位置即可被称为完全创造了出来,即表现主义认为艺术作品只重构思不重传达,艺术在心不在物,这一过程即是想象。科林伍德还提出了总体想象性经验的概念,认为一件真正的艺术品是欣赏它的人运用想象力所领会所意识到的总体活动。艺术语言所能传达的只是艺术想象活动的一小部分,总体想象性经验有赖于接受者在自己的头脑中完成。

  • 第5题:

    如何评价“直觉—表现”的表现主义诗论?


    正确答案: ①从克罗齐到科林伍德的“直觉—表现”说在西方思想史上有深远的源流:
    ⑴艺术即直觉可以追溯到柏拉图的诗为迷狂说。
    ⑵直觉即表现也就是心灵赋形的命题源于亚里士多德形式决定质料的传统。
    ⑶克罗齐受到黑格尔以精神发展的线索来叙写历史的影响,并照搬了黑格尔事先搭建宏伟构架然后填充事实的方法。
    ⑷表现主义文论的直接来源是浪漫主义思潮,因为表现和情感本身就是浪漫主义的两面大旗。
    ②表现主义文论的贡献在于:
    ⑴一方面是对康德以来的艺术自主理论、柯勒律治的浪漫主义诗学的继承和发展。
    ⑵另一方面是对19世纪后期诞生的崇尚主观感情表现和艺术形式探索的现代派艺术实践的总结,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③“直觉—表现”说在20世纪产生过重大影响:
    ⑴强调艺术的独立性和特性,反对艺术的说教主义和道德主义,体现了对艺术本身规律的重视;但也强调了艺术与人类精神活动的联系,看到了直觉受心灵活动的制约,因而是辩证的。
    ⑵强调艺术表现情感而不是简单地再现情感,对艺术本质的探讨深入了一步有一定的合理性,是浪漫主义在20世纪的最后一次回声。
    ⑶强调人人都是诗人,人人都是艺术家的思想,对当时象牙塔文艺、贵族主义和唯美主义是一个大胆批判。
    ④“直觉—表现”说的局限性:
    ⑴主观唯心主义倾向:把艺术完全看成主观心灵活动的产物,与社会现实生活相脱离,不符合艺术创作的实际。
    ⑵倡导艺术的非理性主义:把艺术完全局限于直觉界限之内,否定理性和思想对创作的指导作用,显然是片面的。

  • 第6题:

    E-mail地址的格式是()。

    • A、www.zjschool.cn
    • B、网址•用户名
    • C、账号@邮件服务器名称
    • D、用户名•邮件服务器名称

    正确答案:C

  • 第7题:

    单选题
    下面哪一位是理性主义派的代表人物:()。
    A

    笛卡尔

    B

    培根

    C

    彼得·德鲁克

    D

    欧内斯特·戴尔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8题:

    单选题
    E-mail地址的格式是()。
    A

    www.zjschool.cn

    B

    网址•用户名

    C

    账号@邮件服务器名称

    D

    用户名•邮件服务器名称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单选题
    “意象派诗人”一词最早的提出者是()
    A

    庞德

    B

    托马斯?哈代

    C

    休姆

    D

    劳伦斯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多选题
    以下人物中,不属于决策理论学派的有(  )。
    A

    西蒙

    B

    德鲁克

    C

    巴纳德

    D

    迈克尔·波特

    E

    欧内斯特·戴尔


    正确答案: C,E
    解析:
    B项的德鲁克和E项的欧内斯特·戴尔是经验主义学派的代表人物。C项的巴纳德是社会系统学派的创始人。D项,迈克尔·波特创建了企业竞争战略理论。

  • 第11题:

    问答题
    托马斯•欧内斯特•休姆的意象主义诗论是什么?

    正确答案: ①休姆追求诗歌意象,主张通过视觉形象来表达诗人的细微复杂的思想感情,且在意象的视觉性要求方面比庞德更具体更明确,他把诗歌意象主要看成精确的视觉形象,是一种记录轮廓分明的视觉形象的手段。
    ②休姆还强调意象描绘的精确性,他提出的基本方法是与日常语言做斗争,用新鲜的隐喻与幻想的手法克服日常语言的局限性与不精确性。
    ③休姆还是英美新批评派的先驱人物。其1915年的《浪漫主义与古典主义》一文宣告了浪漫主义时代的终结和新古典主义时代的来临,透露了新批评反对浪漫主义的信息,同时也为新批评派奠定下了理论基调。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问答题
    罗宾•乔治•科林伍德的表现主义诗论是什么?

    正确答案: 科林伍德反对再现论即技巧论的艺术观,强调艺术的表现特征,反对将艺术视作对世界的模仿的观点,由此反对作为巫术和娱乐的艺术,并强调作为表现和想象的艺术。
    ①巫术艺术和娱乐艺术:科林伍德认为未解表现之道的再现艺术只及技艺,不足以成为真正的艺术,他将再现艺术分为两类:
    ⑴巫术艺术:如果再现重新唤起情感是为了它们的实用价值,那么再现就称为巫术。巫术艺术包括民间艺术、低俗艺术、爱国主义艺术、宗教艺术、体育活动和社交仪典等。
    ⑵娱乐艺术:如果再现重新唤起情感是为了它们自身,那么再现就称为娱乐。娱乐艺术包括色情艺术和恐怖艺术。
    巫术和娱乐对于激发情感而言都是艺术,但从它们都是为了达到预期的目的来看,却又不是真正的艺术,都具有明确的功利性。但为了抵制诉诸声色感官的娱乐艺术,社会还是需要巫术艺术的,尽管这在他看来并不是真正的艺术。
    ②表现艺术和想象艺术:针对其所反对的巫术艺术和娱乐艺术为代表的再现艺术,科林伍德提出,真正的艺术有涉情感,但它是表现情感而不是激发情感,真正的艺术有涉制作活动,但它是想象性的创造而不是技艺,因而表现艺术和想象艺术才是真正的艺术:
    ⑴表现艺术:艺术表现情感首先指向表现者自己,表现者通过说话表现自己,他意识到自己有某种情感而不知道这种情感是什么,需要通过说话来释放情感解放自己,表现之后艺术家被压抑的感觉也就消失不见了。这显然受到弗洛伊德无意识升华艺术论的影响。
    艺术表现情感旨在强调艺术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而不仅仅是为了某种功利目的来激发情感。诗人凭借语言表现了自己的情感,于是诗人的语言变成了读者的语言,诗人把读者也变成了诗人,艺术家与欣赏者之间的界限趋于消失,这是艺术表现情感的结果。
    科林伍德赞同克罗齐人人都是艺术家的思想,认为诗人的使命即是说出大家都感受到了却不能很好表现出来的情感,因而诗人所表现的情感必定是能够引起普遍共鸣的社会性情感。
    ⑵想象艺术:艺术作品的创造只需要在艺术家头脑里占有了位置即可被称为完全创造了出来,即表现主义认为艺术作品只重构思不重传达,艺术在心不在物,这一过程即是想象。科林伍德还提出了总体想象性经验的概念,认为一件真正的艺术品是欣赏它的人运用想象力所领会所意识到的总体活动。艺术语言所能传达的只是艺术想象活动的一小部分,总体想象性经验有赖于接受者在自己的头脑中完成。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意象派诗人”一词最早的提出者是()

    • A、庞德
    • B、托马斯?哈代
    • C、休姆
    • D、劳伦斯

    正确答案:A

  • 第14题:

    贝尼蒂托•克罗齐的表现主义诗论是什么?


    正确答案: 克罗齐作为表现主义的代表其贡献在于把艺术是表现这一流行观念发展为一切表现都是艺术这一著名结论,为表现正本清源,让体裁、文体、道德判断、传达技巧、种族、时代、环境,以及文学的一切价值判断统统靠边,而引导诗人真正回归表现的问题,因而批评与创作同一、趣味与天才同一,这也是英美文学批评界对克罗齐表现说文论高度评价的原因。
    ①直觉即表现:
    ⑴直觉是克罗齐表现主义的基础。他将知识分为直觉的和逻辑的两种,并把直觉的知识归结为美和艺术,认为艺术家虽然也使用概念,但此概念非哲学概念,混在直觉品里的概念知识直觉品的单纯原素,其功用是为了表现人物个性或作品特质。克罗齐这种观点可以视作瑞恰兹“情感语言”和“符号语言”两分法的先声。
    ⑵直觉是指心灵赋形式于杂乱无章的物质世界活动,是不依赖于理智、知觉、感受和综合的心灵事实。直觉是自在自为的、不受制于机械的、被动的事实。
    ⑶直觉与表现的关系:真正能够说明直觉的只有表现。思想就是语言,当思想形诸语言,它就是得到了表现,不论内在于心还是外显于物。直觉的知识就是表现的知识,直觉就是表现且只是表现。
    ⑷直觉与艺术的关系:克罗齐认为艺术在于心而不在于物,一切纯粹的“直觉—表现”都是艺术。有鉴于艺术表现是内在心灵的直觉活动,克罗齐反对艺术分类,认为艺术作品的分类最多只具有实用意义而不具有哲学意义。
    ⑸艺术家与非艺术家的区别:每个人都有一些成为诗人的天赋,只是艺术家的直觉超越一般人的高度,一般人的直觉都淹没在印象、感受、冲动和情绪之中了。艺术家与非艺术家的区别只在于量而不在于质,因而反对用天才来解释艺术。
    ⑹艺术欣赏与批评是一种二度创作活动。艺术家的创作是从印象始,从印象而达成一种内在的表现,这就是直觉,进而将这内在于心的表现外化为艺术形式。批评家与鉴赏家则是从该作品一路上溯到艺术家内心的情感,这有赖于坚实的艺术素养的积累而不是随心所欲的臆想。
    ②克罗齐论诗的新解:
    ⑴克罗齐论三种诗:克罗齐将诗歌分为三种,即古典诗(灵感和格律、表现和意象成功结合的诗歌)、形式主义诗(单纯诉诸感觉、情感和为了修辞而修辞的诗歌)和教诲诗(注重理智和说教的诗歌),只有古典诗才是真正的诗。克罗齐反对宣讲政治伦理宗教之道的颂诗和轻松活泼的讽喻警世之作,也反对强调感官娱乐与膨胀情绪的“神秘—声色”类诗。
    ⑵纯粹的诗:克罗齐认为纯粹的诗的纯粹意指声音,不交流概念判断和推论,却是有灵魂的,正是直觉将诗歌中真理的灵魂与散文中真理的灵魂区别开来。纯粹的诗有自身的特征,即直觉和表现,克罗齐将诗当作了文学的范式,以区别于传递概念判断和推论的散文。克罗齐反对形式与内容的割裂,认为诗歌的声音之所以能感动我们是因为它诉诸我们的想象与情感,而不仅仅是刺激听觉,带来听觉的愉悦。诗歌作为直觉和表现应该是声音和意象的结合。
    ⑶诗的魅力:诗歌是沉静和躁动、激情和控制力的结合,体现了思想的胜利。克罗齐认为浪漫主义和古典主义的区别就在于,前者注重激情和想象,后者注重克制和理性。一个真正有诗的趣味的批评家应该能感受到双重的审美愉悦:它是一种充满痛苦的快乐,是在愉快中求生又求死。
    ⑷克罗齐认为最容易感受诗歌的快感美感的人是用新鲜率真的情感来感应世界的人,而不是那些专治诗学的批评家。

  • 第15题:

    托马斯•欧内斯特•休姆的意象主义诗论是什么?


    正确答案: ①休姆追求诗歌意象,主张通过视觉形象来表达诗人的细微复杂的思想感情,且在意象的视觉性要求方面比庞德更具体更明确,他把诗歌意象主要看成精确的视觉形象,是一种记录轮廓分明的视觉形象的手段。
    ②休姆还强调意象描绘的精确性,他提出的基本方法是与日常语言做斗争,用新鲜的隐喻与幻想的手法克服日常语言的局限性与不精确性。
    ③休姆还是英美新批评派的先驱人物。其1915年的《浪漫主义与古典主义》一文宣告了浪漫主义时代的终结和新古典主义时代的来临,透露了新批评反对浪漫主义的信息,同时也为新批评派奠定下了理论基调。

  • 第16题:

    艾兹拉•庞德的意象主义诗论是什么?


    正确答案: ①意象主义诗论于20世纪初叶提出,标志是庞德提出“意象主义宣言”的诗歌创作三原则:
    ⑴对于所写事物,不论主客观,都要用直接处理的方法。
    ⑵绝不使用任何对表达没有作用的字。
    ⑶按照富有音乐性的词句的先后关联安排韵律,而不是按照一架节拍器的节拍来写诗。
    ②意象主义独创的核心范畴是“意象”。庞德对意象界定如下:一个意象是在瞬息间呈现出的一个理性和感情的复合体。这个定义包含着意象结构的内外两个层面,内层是意,是诗人主体理性与感情的复合或情结;外层是象,是一种形象的呈现,两层缺一不可。
    ⑴意象的内层含义:诗歌是思想感情的表现,诗歌的韵律节奏等形式是靠感情组织起来的。诗歌的内在方面强调的是主体思想或理性与感情的交融、结合的情结或复合体,这也可以说是意象之意。
    ⑵意象的外层含义:思想感情的复合体要在瞬间呈现为象,才构成完整的意象。象即形象在视觉想想上的投射,要精确描写物象,使表达思想感情的内外在形象精确地符合于生活实际,描写外物或表达内心两方面都要达到高度的精确和真实。
    ③庞德对意象的创作和接受做了心理分析。认为正是意象这种复合体的突然呈现给人以突然解放的感觉,不受时空限制的自由感觉,这种感觉来自意象二者的和谐结合,来自内在思想感情与外在形象形式的和谐结合,在这种和谐交融中,创作和接受主体就能获得审美自由和解放的感觉,因而完成了诗歌意象就达到了诗歌创作的最高境界。
    ④庞德对诗歌的形式技巧提出了严格要求。好的诗歌要形成意象,必须避免抽象,努力使抽象与具体结合起来,注意运用自然事物做适当的象征,用合适的自然事物精确地象征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就能形成好的诗歌意象,且要象征得自然,不露人工斧凿的痕迹。艺术家应该谙熟一切形式和格律规则,要相信技巧和法则,懂的外在的和内容上的技巧,在语言运用上要尽量精炼,且使诗歌富于音乐性,质朴直率而真实清醒。

  • 第17题:

    如何评价20世纪初期的象征主义和意象派诗论?


    正确答案:①20世纪初期的象征主义和意象派诗论发展和深化了19世纪法国象征主义诗论。它们强调意象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之间的和谐一致,并重视诗歌形式和韵律的美,对于探索、发掘诗的表现力,促进西方现代主义诗歌的繁荣与成熟起了重要作用。
    ②象征主义和意象派诗论的主要代表人物大都坚持理性的指导作用,对流行的非理性主义有所抵制,从而对20世纪前期诗学理论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③象征主义和意象派诗论在哲学思想上与表现主义和直觉主义有一定关联,未能超越主观唯心主义的框架,都不同程度的存在唯美主义和形式主义的倾向。
    ④象征主义和意象派诗论的代表人物在诗歌创作实践方面也并未始终贯彻其诗论,且其活跃时间较短,这都给两派诗论的发展完善和扩大影响带来了局限。

  • 第18题:

    单选题
    提出关于“职业职能分类计划”理论的是()
    A

    悉尼法恩

    B

    杰伊奥蒂斯

    C

    麦克米克

    D

    欧内斯特普里莫夫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9题:

    问答题
    保尔•瓦莱里的象征主义诗论是什么?

    正确答案: ⑴、瓦莱里从三个方面论述“象征主义精神”:
    ①象征主义追求高于现实世界的丰富心灵世界及其内在生命力。
    ②象征主义追求一种创造读者的自由的艺术创新。
    ③象征主义反对只写人性的共相与普遍性,而高度重视个性、个体的内心活动与反应,人之为人的独特性,力图重建个体的精神史。
    ⑵、瓦莱里的“音乐化”理论:
    象征主义诗歌的本质就在于使诗歌这种语言艺术“音乐化”。象征主义的任务是使我们感觉到单词与心灵之间的一种密切的结合,象征主义诗论的核心,就是认为诗的世界实质上是语言(语词)—意象(形象)—感觉(感情)三者之间的和谐合拍的音乐化关系。
    ①音乐化是指诗歌的语词关系在读者欣赏时引起的一种和谐的整体感觉效果,也即语词与人的整体感觉情绪领域的某种和谐合拍的关系。
    ②音乐化还指诗情世界同梦幻世界有某种内在的联系,外在事物的意象与主体的感觉、心情完全和谐共鸣,交融为一体。
    ③音乐化还包括诗歌语言的音乐化,要做到音韵谐美节奏合拍,而且要满足各种理性的及审美的条件。
    ⑶、瓦莱里十分重视抽象思维和理性,他认为真正诗人的真正创作条件是区别于梦幻状态的,尽可能越清晰越好。
    ①瓦莱里强调诗人应有抽象思维能力。每一个真正的诗人其正确辩理与抽象思维的能力比一般人所想像的要强得多。这与当时流行的排除诗人理性观念和抽象思维的非理性主义思潮形成鲜明对照。
    ②瓦莱里认为抽象思维在诗歌创作中有两个重要作用:一是抽象思维作为诗人的哲学在创作活动中起作用,这是诗歌的象征意味和哲理内涵的来源;二是诗歌的构思过程需要抽象思维的介入和冷静的理性思考。
    ③瓦莱里强调诗歌应追求超越个人的无限普遍的价值,而诗歌要表现普遍价值,是不能没有抽象思维和理性思考的帮助的。
    ⑷、评价:瓦莱里的音乐化象征主义诗论一方面比从波德莱尔到马拉美的前期象征主义诗论更为深刻和精细,另一方面也克服了其前辈和同辈诗论中的神秘主义和非理性主义倾向,从而把象征主义诗论推进到一个新阶段。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0题:

    问答题
    艾兹拉•庞德的意象主义诗论是什么?

    正确答案: ①意象主义诗论于20世纪初叶提出,标志是庞德提出“意象主义宣言”的诗歌创作三原则:
    ⑴对于所写事物,不论主客观,都要用直接处理的方法。
    ⑵绝不使用任何对表达没有作用的字。
    ⑶按照富有音乐性的词句的先后关联安排韵律,而不是按照一架节拍器的节拍来写诗。
    ②意象主义独创的核心范畴是“意象”。庞德对意象界定如下:一个意象是在瞬息间呈现出的一个理性和感情的复合体。这个定义包含着意象结构的内外两个层面,内层是意,是诗人主体理性与感情的复合或情结;外层是象,是一种形象的呈现,两层缺一不可。
    ⑴意象的内层含义:诗歌是思想感情的表现,诗歌的韵律节奏等形式是靠感情组织起来的。诗歌的内在方面强调的是主体思想或理性与感情的交融、结合的情结或复合体,这也可以说是意象之意。
    ⑵意象的外层含义:思想感情的复合体要在瞬间呈现为象,才构成完整的意象。象即形象在视觉想想上的投射,要精确描写物象,使表达思想感情的内外在形象精确地符合于生活实际,描写外物或表达内心两方面都要达到高度的精确和真实。
    ③庞德对意象的创作和接受做了心理分析。认为正是意象这种复合体的突然呈现给人以突然解放的感觉,不受时空限制的自由感觉,这种感觉来自意象二者的和谐结合,来自内在思想感情与外在形象形式的和谐结合,在这种和谐交融中,创作和接受主体就能获得审美自由和解放的感觉,因而完成了诗歌意象就达到了诗歌创作的最高境界。
    ④庞德对诗歌的形式技巧提出了严格要求。好的诗歌要形成意象,必须避免抽象,努力使抽象与具体结合起来,注意运用自然事物做适当的象征,用合适的自然事物精确地象征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就能形成好的诗歌意象,且要象征得自然,不露人工斧凿的痕迹。艺术家应该谙熟一切形式和格律规则,要相信技巧和法则,懂的外在的和内容上的技巧,在语言运用上要尽量精炼,且使诗歌富于音乐性,质朴直率而真实清醒。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问答题
    如何评价20世纪初期的象征主义和意象派诗论?

    正确答案: ①20世纪初期的象征主义和意象派诗论发展和深化了19世纪法国象征主义诗论。它们强调意象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之间的和谐一致,并重视诗歌形式和韵律的美,对于探索、发掘诗的表现力,促进西方现代主义诗歌的繁荣与成熟起了重要作用。
    ②象征主义和意象派诗论的主要代表人物大都坚持理性的指导作用,对流行的非理性主义有所抵制,从而对20世纪前期诗学理论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③象征主义和意象派诗论在哲学思想上与表现主义和直觉主义有一定关联,未能超越主观唯心主义的框架,都不同程度的存在唯美主义和形式主义的倾向。
    ④象征主义和意象派诗论的代表人物在诗歌创作实践方面也并未始终贯彻其诗论,且其活跃时间较短,这都给两派诗论的发展完善和扩大影响带来了局限。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问答题
    贝尼蒂托•克罗齐的表现主义诗论是什么?

    正确答案: 克罗齐作为表现主义的代表其贡献在于把艺术是表现这一流行观念发展为一切表现都是艺术这一著名结论,为表现正本清源,让体裁、文体、道德判断、传达技巧、种族、时代、环境,以及文学的一切价值判断统统靠边,而引导诗人真正回归表现的问题,因而批评与创作同一、趣味与天才同一,这也是英美文学批评界对克罗齐表现说文论高度评价的原因。
    ①直觉即表现:
    ⑴直觉是克罗齐表现主义的基础。他将知识分为直觉的和逻辑的两种,并把直觉的知识归结为美和艺术,认为艺术家虽然也使用概念,但此概念非哲学概念,混在直觉品里的概念知识直觉品的单纯原素,其功用是为了表现人物个性或作品特质。克罗齐这种观点可以视作瑞恰兹“情感语言”和“符号语言”两分法的先声。
    ⑵直觉是指心灵赋形式于杂乱无章的物质世界活动,是不依赖于理智、知觉、感受和综合的心灵事实。直觉是自在自为的、不受制于机械的、被动的事实。
    ⑶直觉与表现的关系:真正能够说明直觉的只有表现。思想就是语言,当思想形诸语言,它就是得到了表现,不论内在于心还是外显于物。直觉的知识就是表现的知识,直觉就是表现且只是表现。
    ⑷直觉与艺术的关系:克罗齐认为艺术在于心而不在于物,一切纯粹的“直觉—表现”都是艺术。有鉴于艺术表现是内在心灵的直觉活动,克罗齐反对艺术分类,认为艺术作品的分类最多只具有实用意义而不具有哲学意义。
    ⑸艺术家与非艺术家的区别:每个人都有一些成为诗人的天赋,只是艺术家的直觉超越一般人的高度,一般人的直觉都淹没在印象、感受、冲动和情绪之中了。艺术家与非艺术家的区别只在于量而不在于质,因而反对用天才来解释艺术。
    ⑹艺术欣赏与批评是一种二度创作活动。艺术家的创作是从印象始,从印象而达成一种内在的表现,这就是直觉,进而将这内在于心的表现外化为艺术形式。批评家与鉴赏家则是从该作品一路上溯到艺术家内心的情感,这有赖于坚实的艺术素养的积累而不是随心所欲的臆想。
    ②克罗齐论诗的新解:
    ⑴克罗齐论三种诗:克罗齐将诗歌分为三种,即古典诗(灵感和格律、表现和意象成功结合的诗歌)、形式主义诗(单纯诉诸感觉、情感和为了修辞而修辞的诗歌)和教诲诗(注重理智和说教的诗歌),只有古典诗才是真正的诗。克罗齐反对宣讲政治伦理宗教之道的颂诗和轻松活泼的讽喻警世之作,也反对强调感官娱乐与膨胀情绪的“神秘—声色”类诗。
    ⑵纯粹的诗:克罗齐认为纯粹的诗的纯粹意指声音,不交流概念判断和推论,却是有灵魂的,正是直觉将诗歌中真理的灵魂与散文中真理的灵魂区别开来。纯粹的诗有自身的特征,即直觉和表现,克罗齐将诗当作了文学的范式,以区别于传递概念判断和推论的散文。克罗齐反对形式与内容的割裂,认为诗歌的声音之所以能感动我们是因为它诉诸我们的想象与情感,而不仅仅是刺激听觉,带来听觉的愉悦。诗歌作为直觉和表现应该是声音和意象的结合。
    ⑶诗的魅力:诗歌是沉静和躁动、激情和控制力的结合,体现了思想的胜利。克罗齐认为浪漫主义和古典主义的区别就在于,前者注重激情和想象,后者注重克制和理性。一个真正有诗的趣味的批评家应该能感受到双重的审美愉悦:它是一种充满痛苦的快乐,是在愉快中求生又求死。
    ⑷克罗齐认为最容易感受诗歌的快感美感的人是用新鲜率真的情感来感应世界的人,而不是那些专治诗学的批评家。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单选题
    该服装厂进口环节缴纳的各项税额合计为(  )元。
    A

    6120

    B

    7160

    C

    8016

    D

    8226


    正确答案: D
    解析:
    该服装厂进口环节应缴纳的各项税额:应缴纳进口关税=36000×5%=1800(元);应缴纳进口增值税=(36000+1800)×17%=6426(元);进口环节税金合计=1800+6426=8226(元)。

  • 第24题:

    判断题
    欧内斯特·海明威终其一生写作也并没有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