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王羲之书法的艺术成就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他的书风对后世书法产生了哪些重大影响? ”相关问题
  • 第1题:

    颜真卿书法艺术的特点怎样?他有哪些书作和书论流传后世?


    正确答案:颜真卿的书法在书写《多宝塔》一帖的时候,尚未形成自己的风格,其基本特点是平整端齐,开后世馆阁体之肇端。六十岁以后,面目为之一变,自成一格。横画较细且平,竖画外凸成状,粗重雄浑。因其提按顿挫多用折笔,蚕头燕尾,棱角分明。故粗而有骨,不觉其肥。正如明王世贞的评论:“风棱秀出,精采注射,劲节直气,隐隐笔画间”。从整体结构来看,中间空灵,外画紧凑,笔势趋中,故松而不见其散,拙而雄健有神,纵横有象,低昂有姿,风格特异,强烈鲜明。宋苏轼《东坡题跋》称赞其书法为“雄秀独出,一变古法,如杜子美诗,格力天纵,奄有汉魏晋宋以来风流,后之作者,殆难复措手”。其传世作品比较有名且影响深远的有《多宝塔碑》、《颜勤礼碑》、《颜家庙碑》、《李玄靖碑》、《东方朔画像赞》、《自书告身帖》、《争座位帖》、《祭侄文稿》、《大(小)麻姑仙坛记》、《八关斋会报德记》、《大唐中兴颂》、《裴将军诗》、《刘中使帖》、《蔡明远帖》等。他还有书论一篇《述张长史笔法十二意》传世。

  • 第2题:

    “标准草书”的创立者是谁?他在书法艺术上有哪些成就?


    正确答案: “标准草书”的创立者为于右任。他原名伯循,号骚心,以字行。祖籍陕西泾阳,后居三原,所以他自称三原鲁桥人。公元一八七七年(光绪三年)生于陕西一普通农民家庭,一九七二年逝世于台湾省。
    于右任早年穷读经史,旁及诸子百家之学,有着十分深厚的国学根基。由于他酷嗜书法,又取得很高的成就,所以书名掩过文名。于右任研究书法的道路,大致可分为两个阶段。一是浸淫北魏碑并形成个人风格的前期。一是创立标准草书的后期。
    于右任早年曾学过赵孟頫的书法,后来仰慕北碑书法,专攻不息。为了搜集和研究北魏碑刻,他“洗涤摩崖上,徘徊造像间”(见《右任墨缘》),不辞风霜雨雪地搜拓北魏墓志和造像题记,积年所得达八九十种之多。他收藏的北魏墓志中,有七对夫妇的墓志。故自号斋名为“鸳鸯七志斋”。
    于右任学习书法不像有些人那样死描照搬,而是站在高处,从宏观的角度博采兼收,抓住北魏书法艺术的神髓所在,通过极其质朴的点划和结体来概括出北魏书法的特征。不论楷、行、草书都能形成自己的面貌而以大家名世。他的书法,笔力强健,结体开张,气势大,格调高,尤以擘窠大字及对联神采更为咄人,若置于高堂大厅,往往气夺群作,令人对之肃然起敬。
    一九二七年前后,于右任开始研究草书,一九三二年他发起成立草书社,四方识者云集于氏麾下。他穷搜竭取,得历代碑刻和墨迹草书《千字文》一百多种,本着“易识”、“易写”、“准确”、“美观”的原则,将传统的草法分条析理,去芜存真,把草书结体定型归类,集字编成标准草书《千字文》,于一九三六年首次以双勾本刊印问世。之后又手写一稿,遂屡刊屡印,经数十载依然众口称誉。原草书社社员刘延涛在评价《标准草书》时说:“标准草书,发千年不传之秘,为过去草书作一总结帐,为将来文字开一新道路。”

  • 第3题:

    继王羲之之后,中国书法史上最有成就的书法家是()。


    正确答案:颜真卿

  • 第4题:

    王羲之的书法艺术成就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他的书风对后世书法产生了哪些重大的影响?


    正确答案: 王羲之的草书,是书法发展史上的一个转折点,在今草体势中使用了许多章草用笔,字形趋横势,转折多方笔,中锋、侧锋并用,质朴与研美并存。王羲之书法中对后人影响最大的是行书。王羲之成熟的行书代表作有兰亭序、丧乱帖、二谢帖、得示帖。
    王羲之的书法,表现了东晋文人的精神面貌,完成了魏晋时期书法史上的一次最重大的变革,将书法艺术推向历史的高峰,成为后世文人书法取之不尽的源泉。
    王羲之之后的百年间,成为影响南朝的书法的主角之一。并逐渐侵染北朝。初唐的欧虞褚薛的楷书均从王羲之真书中出,到颜真卿临王羲之出,转妍为质。行书一脉,王羲之的行草书原就蕴含着平正和倚侧两个方向,以后成为帖学两大派系的策源地。草书一脉,从王献之到中唐张旭、怀素,将其纵逸一路向前推进,在中唐卷起狂草之波澜。

  • 第5题:

    赵孟頫在书法上提出了哪些见解?其艺术成就及影响如何?


    正确答案:书法上的见解:
    1、“学书有二,一曰笔法,二曰字形。笔法弗精,虽善犹恶;字形弗妙,虽熟犹生。学书能解此,始可以语书也。”
    2、“学书在玩味古人法帖,悉知其用笔之意,乃为有益。”
    3、“前人得到古碑帖数行,专心学习,便能闻名于世。
    艺术成就及影响:创元代新画风;创“赵体”书,“楷书四大家”之一。在绘画创作上复古为革新,绘画发展史上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 第6题:

    问答题
    王羲之书法的艺术成就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他的书风对后世书法产生了哪些重大影响?

    正确答案: 王羲之的草书,是书法发展史上的一个转折点。在今草体势中使用了许多章草用笔,字形趋横势,转折多方笔,中锋、侧锋并用,质朴与妍美并存。王羲之书法中对后人影响最大的是行书。王羲之成熟的行书,代表作有《兰亭序》、《丧乱帖》、《二谢帖》、《得示帖》等。
    王羲之的书法,表现了东晋文人的精神面貌,完成了魏晋时期书法史上的一次最重大的变革,将书法艺术推向历史的高峰,成为后世文人书法取之不尽的源泉。
    王羲之之后的百年间,成为影响南朝的书法的主角之一,并逐渐侵染北朝。初唐的欧虞褚薛的楷书均从王羲之真书中出,到颜真卿临王羲之出,转妍为质。行书一脉,王羲之的行草书原就蕴含着“平正”和“欹侧”两个方向,以后成为帖学两大派系的策源地。草书一脉,从王献之到中唐张旭、怀素,将其纵逸一路向前推进,在中唐卷起狂草之波澜。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7题:

    填空题
    杨凝式,世称“()”,时人亦谓“()”,存世墨迹大多为翰札,有《()》、《()》、《()》等,他的书法对后世,尤其对()产生了很大影响。

    正确答案: 杨少师、杨风子,《韭花帖》、《夏热帖》、《神仙起居法》,宋代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8题:

    问答题
    “标准草书”的创立者是谁?他在书法艺术上有哪些成就?

    正确答案: “标准草书”的创立者为于右任。他原名伯循,号骚心,以字行。祖籍陕西泾阳,后居三原,所以他自称三原鲁桥人。公元一八七七年(光绪三年)生于陕西一普通农民家庭,一九七二年逝世于台湾省。
    于右任早年穷读经史,旁及诸子百家之学,有着十分深厚的国学根基。由于他酷嗜书法,又取得很高的成就,所以书名掩过文名。于右任研究书法的道路,大致可分为两个阶段。一是浸淫北魏碑并形成个人风格的前期。一是创立标准草书的后期。
    于右任早年曾学过赵孟頫的书法,后来仰慕北碑书法,专攻不息。为了搜集和研究北魏碑刻,他“洗涤摩崖上,徘徊造像间”(见《右任墨缘》),不辞风霜雨雪地搜拓北魏墓志和造像题记,积年所得达八九十种之多。他收藏的北魏墓志中,有七对夫妇的墓志。故自号斋名为“鸳鸯七志斋”。
    于右任学习书法不像有些人那样死描照搬,而是站在高处,从宏观的角度博采兼收,抓住北魏书法艺术的神髓所在,通过极其质朴的点划和结体来概括出北魏书法的特征。不论楷、行、草书都能形成自己的面貌而以大家名世。他的书法,笔力强健,结体开张,气势大,格调高,尤以擘窠大字及对联神采更为咄人,若置于高堂大厅,往往气夺群作,令人对之肃然起敬。
    一九二七年前后,于右任开始研究草书,一九三二年他发起成立草书社,四方识者云集于氏麾下。他穷搜竭取,得历代碑刻和墨迹草书《千字文》一百多种,本着“易识”、“易写”、“准确”、“美观”的原则,将传统的草法分条析理,去芜存真,把草书结体定型归类,集字编成标准草书《千字文》,于一九三六年首次以双勾本刊印问世。之后又手写一稿,遂屡刊屡印,经数十载依然众口称誉。原草书社社员刘延涛在评价《标准草书》时说:“标准草书,发千年不传之秘,为过去草书作一总结帐,为将来文字开一新道路。”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问答题
    王羲之书法的艺术成绩主要表如今哪些方面?他的书风对后代书法孕育发生了哪些严重影响?

    正确答案: 王羲之的草书,是书法发展史上的一个转机点。正在今草体势中使用了很多章草用笔,字形趋横势,转机多方笔,中锋、侧锋并用,朴实与妍美并存。王羲之书法中对后人影响最大的是行书。王羲之老练的行书,代表作有《兰亭序》、《丧乱帖》、《二谢帖》、《得示帖》等。
    王羲之的书法,体现了东晋文人的精神容颜,完成了魏晋时期书法史上的一次最严重的厘革,将书法艺术推向历史的岑岭,成为后代文人书法取之不尽的源泉。
    王羲之之后的百年间,成为影响南朝的书法的主角之一,并逐步侵染北朝。初唐的欧虞褚薛的楷书均从王羲之真书中出,到颜真卿临王羲之出,转妍为质。行书一脉,王羲之的行草书原就包括着“平正”和“欹侧”两个偏向,卖前成为帖学两大派系的策源地。草书一脉,从王献之到中唐张旭、怀素,将其纵逸一路向前促进,正在中唐卷起狂草之波涛。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问答题
    颜真卿书法艺术的特点怎样?他有哪些书作和书论流传后世?

    正确答案: 颜真卿的书法在书写《多宝塔》一帖的时候,尚未形成自己的风格,其基本特点是平整端齐,开后世馆阁体之肇端。六十岁以后,面目为之一变,自成一格。横画较细且平,竖画外凸成状,粗重雄浑。因其提按顿挫多用折笔,蚕头燕尾,棱角分明。故粗而有骨,不觉其肥。正如明王世贞的评论:“风棱秀出,精采注射,劲节直气,隐隐笔画间”。从整体结构来看,中间空灵,外画紧凑,笔势趋中,故松而不见其散,拙而雄健有神,纵横有象,低昂有姿,风格特异,强烈鲜明。宋苏轼《东坡题跋》称赞其书法为“雄秀独出,一变古法,如杜子美诗,格力天纵,奄有汉魏晋宋以来风流,后之作者,殆难复措手”。其传世作品比较有名且影响深远的有《多宝塔碑》、《颜勤礼碑》、《颜家庙碑》、《李玄靖碑》、《东方朔画像赞》、《自书告身帖》、《争座位帖》、《祭侄文稿》、《大(小)麻姑仙坛记》、《八关斋会报德记》、《大唐中兴颂》、《裴将军诗》、《刘中使帖》、《蔡明远帖》等。他还有书论一篇《述张长史笔法十二意》传世。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问答题
    王羲之的书法艺术成就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他的书风对后世书法产生了哪些重大的影响?

    正确答案: 王羲之的草书,是书法发展史上的一个转折点,在今草体势中使用了许多章草用笔,字形趋横势,转折多方笔,中锋、侧锋并用,质朴与研美并存。王羲之书法中对后人影响最大的是行书。王羲之成熟的行书代表作有兰亭序、丧乱帖、二谢帖、得示帖。
    王羲之的书法,表现了东晋文人的精神面貌,完成了魏晋时期书法史上的一次最重大的变革,将书法艺术推向历史的高峰,成为后世文人书法取之不尽的源泉。
    王羲之之后的百年间,成为影响南朝的书法的主角之一。并逐渐侵染北朝。初唐的欧虞褚薛的楷书均从王羲之真书中出,到颜真卿临王羲之出,转妍为质。行书一脉,王羲之的行草书原就蕴含着平正和倚侧两个方向,以后成为帖学两大派系的策源地。草书一脉,从王献之到中唐张旭、怀素,将其纵逸一路向前推进,在中唐卷起狂草之波澜。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问答题
    赵孟頫在书法上提出哪些见解其艺术成就及影响?

    正确答案: 元代书画家书法诸体皆能精于正、行和小楷晚年创立“赵体”开启一代文人画的新风在画坛上颇有‘古意’而独具丰采的画风,他提出艺术‘复古’之实质是要开创新的画风书画等同主张积极实践与艺术思想一致山水画体现文人于简中求繁的意趣和对清幽淡远的境界的追求花鸟画从工笔重彩向水墨写意过度的新画风对元四家的影响很大。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王献之书法的成就与其父相比如何?他的主要传世书迹有哪些?


    正确答案: 王献之天资聪颖,又得于书香世家的熏陶和其父王羲之的精心培养,从小就非常热爱书法、刻苦学习,而且敢于大胆创新。曾取扫帚沾泥汁在墙上写方丈大字。因此他能脱颖而出,取得了极高的成就。唐张怀瓘《书断》将其隶书、行书、草书、飞白列入神品。他说:王献之最初跟他的父亲学习,后来又学习张芝的书法,在学习中不受古人规矩法度的制约,敢于创造自己独特的书写方法。行笔率意随和,而力量沉雄,符合自然的审美法则。其心志宏阔,气度飘逸,少有人能和其匹敌。张怀瓘还在他的《书议》里评论献之于行草之外又创新体时说:“非草非行,流便于草,开张于行,草又处其中间。无藉因循,宁拘制则,挺然秀出,务于简易。情驰神纵,超逸优游,临事制宜,从意适便有若风行雨散,润色开花。笔法体势之中,最为风流者也。”可见在书法史上将其与王羲之并称为“二王”、“羲献”是当之无愧的。
    有人认为:王献之的书法成就超过了他的父亲。如宋朝米芾在其《书史》中评道:“子敬天真超逸,岂父可比。”张怀瓘也认为王献之“能极小真书,可谓穷微入圣,筋骨紧密,不减于父”。并又赞叹道:“神勇盖世,况之于父,犹拟抗行,比之钟、张,虽就敌,仍有擒盖之势。”黄庭坚则认为,王羲之、王献之父子的草书各有特点,并以文章比喻,把王羲之的草书比做《左传》,将王献之的草书比做《庄子》。但是,也有人认为王献之的书法不如他的父亲,其中以唐太宗李世民为最。他说:“献之虽有父风,殊非新巧,观其字势疏瘦,如隆冬之枯树;览其笔踨拘束,若严家之饿隶……斯兼二者,因翰墨之病欤。”认为其字体干瘦,笔迹拘禁。南梁袁昂在其《古今书评中》也认为王献之的字体拖沓“殊不可耐”。平心而论,纵观王献之留下来的书迹,这些贬论是不贴切的,其笔意外展,潇洒倜傥,比王羲之的书法更有纵逸俊美之致,其成就即使不比王羲之高,也是堪与其父齐肩的。世传书迹以小楷《洛神赋十三行》,以及《中秋帖》、《鸭头丸帖》、《保母砖志》、《廿九日帖》、《地黄汤帖》、《辞中令帖》、《鹅群帖》、《授衣帖》、《舍内帖》、《东山帖》等最为著名。据传,王献之还善于作画。有一次桓温请他在扇上写字,他不慎将笔掉在了扇子上,就趁那落笔的污点,画成了一头牛,很是精妙,深得桓温喜爱。

  • 第14题:

    著名汉隶《郙阁颂》的书法作者是谁?他对后世的影响怎样?


    正确答案:是仇绋。仇绋是东汉灵帝时人,生卒年不详,字子长。以书《李翕析里桥郙阁颂》碑而著名后世。清王昶《金石萃编·卷十四》评其书为“方正挺健”,有雍容淳厚之气象。康有为认为:“后人推平原(颜真卿)之书至矣,然平原得力处世罕知之。吾尝爱《郙阁颂》体法茂密,汉末已渺,后世无知之者,惟平原章法结体独有遗意。”

  • 第15题:

    杨凝式,世称“()”,时人亦谓“()”,存世墨迹大多为翰札,有《()》、《()》、《()》等,他的书法对后世,尤其对()产生了很大影响。


    正确答案:杨少师、杨风子,《韭花帖》、《夏热帖》、《神仙起居法》,宋代

  • 第16题:

    唐代书法艺术以();();()的成就最突出,对后世的影响也最大。


    正确答案:楷书、行书、草书

  • 第17题:

    赵孟頫在书法上提出哪些见解其艺术成就及影响?


    正确答案:元代书画家书法诸体皆能精于正、行和小楷晚年创立“赵体”开启一代文人画的新风在画坛上颇有‘古意’而独具丰采的画风,他提出艺术‘复古’之实质是要开创新的画风书画等同主张积极实践与艺术思想一致山水画体现文人于简中求繁的意趣和对清幽淡远的境界的追求花鸟画从工笔重彩向水墨写意过度的新画风对元四家的影响很大。

  • 第18题:

    填空题
    唐代书法艺术以();();()的成就最突出,对后世的影响也最大。

    正确答案: 楷书、行书、草书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9题:

    多选题
    中国书法源远流长,历代书法大家层出不穷,他们的书法艺术流传至今,为子孙后代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下列关于历代书法大家的叙述错误的有(  )。
    A

    王羲之,东汉杰出书法家,擅长各类书体,尤其是他的行书对后世影响极大

    B

    欧阳询,唐初书法家,楷书最为出色,独创“欧体”

    C

    颜真卿,唐代书法家,擅用篆书笔意写楷书,其所创“颜体”为后人习书之楷模

    D

    黄庭坚,南宋书法家,与苏轼、蔡襄、米芾并称为“宋四家”,擅行书和草书


    正确答案: C,A
    解析:

  • 第20题:

    问答题
    赵孟頫在书法上提出了哪些见解?其艺术成就及影响如何?

    正确答案: 书法上的见解:
    1、“学书有二,一曰笔法,二曰字形。笔法弗精,虽善犹恶;字形弗妙,虽熟犹生。学书能解此,始可以语书也。”
    2、“学书在玩味古人法帖,悉知其用笔之意,乃为有益。”
    3、“前人得到古碑帖数行,专心学习,便能闻名于世。
    艺术成就及影响:创元代新画风;创“赵体”书,“楷书四大家”之一。在绘画创作上复古为革新,绘画发展史上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解析: 赵孟頫在中国书法艺术史上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和深远的影响力。他在书法上的贡献,不仅在他的书法作品,还在于他的书论。他有不少关于书法的精到见解。他认为:“学书有二,一曰笔法,二曰字形。笔法弗精,虽善犹恶;字形弗妙,虽熟犹生。学书能解此,始可以语书也。”“学书在玩味古人法帖,悉知其用笔之意,乃为有益。”在临写古人法帖上,他指出了颇有意义的事实:“前人得到古碑帖数行,专心学习,便能闻名于世。何况《兰亭集序》是王右军(王羲之)满意的书法。如果不停地学习,怎么会担心书法胜不过别人。”这些都可以给我们重要的启示。
    赵孟頫是开创一代画风的艺术家,他在书法、绘画、诗歌等诸多方面都大有成就。赵孟頫在绘画创作上复古为革新,在绘画发展史上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绘画创作上力唱“古意”论,“古意”论是广收并蓄、以复古为革新的,并不局限于某家某派的绘画技法和美学思想,而是综合各家之优点,而后“托古改制”,行成自己成熟的画风。

  • 第21题:

    单选题
    唐代历史上有一位书法家,他曾任平原郡太守,抗击过安禄山叛乱,其所创雄浑敦厚的新书体,对后世书法影响深远。该书法家是()
    A

    王羲之

    B

    欧阳询

    C

    柳公权

    D

    颜真卿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问答题
    王献之书法的成就与其父相比如何?他的主要传世书迹有哪些?

    正确答案: 王献之天资聪颖,又得于书香世家的熏陶和其父王羲之的精心培养,从小就非常热爱书法、刻苦学习,而且敢于大胆创新。曾取扫帚沾泥汁在墙上写方丈大字。因此他能脱颖而出,取得了极高的成就。唐张怀瓘《书断》将其隶书、行书、草书、飞白列入神品。他说:王献之最初跟他的父亲学习,后来又学习张芝的书法,在学习中不受古人规矩法度的制约,敢于创造自己独特的书写方法。行笔率意随和,而力量沉雄,符合自然的审美法则。其心志宏阔,气度飘逸,少有人能和其匹敌。张怀瓘还在他的《书议》里评论献之于行草之外又创新体时说:“非草非行,流便于草,开张于行,草又处其中间。无藉因循,宁拘制则,挺然秀出,务于简易。情驰神纵,超逸优游,临事制宜,从意适便有若风行雨散,润色开花。笔法体势之中,最为风流者也。”可见在书法史上将其与王羲之并称为“二王”、“羲献”是当之无愧的。
    有人认为:王献之的书法成就超过了他的父亲。如宋朝米芾在其《书史》中评道:“子敬天真超逸,岂父可比。”张怀瓘也认为王献之“能极小真书,可谓穷微入圣,筋骨紧密,不减于父”。并又赞叹道:“神勇盖世,况之于父,犹拟抗行,比之钟、张,虽就敌,仍有擒盖之势。”黄庭坚则认为,王羲之、王献之父子的草书各有特点,并以文章比喻,把王羲之的草书比做《左传》,将王献之的草书比做《庄子》。但是,也有人认为王献之的书法不如他的父亲,其中以唐太宗李世民为最。他说:“献之虽有父风,殊非新巧,观其字势疏瘦,如隆冬之枯树;览其笔踨拘束,若严家之饿隶……斯兼二者,因翰墨之病欤。”认为其字体干瘦,笔迹拘禁。南梁袁昂在其《古今书评中》也认为王献之的字体拖沓“殊不可耐”。平心而论,纵观王献之留下来的书迹,这些贬论是不贴切的,其笔意外展,潇洒倜傥,比王羲之的书法更有纵逸俊美之致,其成就即使不比王羲之高,也是堪与其父齐肩的。世传书迹以小楷《洛神赋十三行》,以及《中秋帖》、《鸭头丸帖》、《保母砖志》、《廿九日帖》、《地黄汤帖》、《辞中令帖》、《鹅群帖》、《授衣帖》、《舍内帖》、《东山帖》等最为著名。据传,王献之还善于作画。有一次桓温请他在扇上写字,他不慎将笔掉在了扇子上,就趁那落笔的污点,画成了一头牛,很是精妙,深得桓温喜爱。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填空题
    王羲之书法中,对后世文人流派书法影响最大的是其行书。《()》是其新体书风未形成前的行书代表作。其成熟时期的行书代表作有《()》、《()》、《()》、《()》等。

    正确答案: 《姨母帖》、《兰亭序》、《丧乱帖》、《二谢帖》、《得示帖》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