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诸葛亮治蜀的政治、经济措施及主要成就。
第1题:
试论述诸葛亮治蜀主要措施和平定南中的意义。
(1)措施:
1)政治上,善于用人,根据不同时期来调整新人与旧人之间的矛盾,并且因人而异来安排不同才能的人。严格实行法治,击“专权自恣”的益州地主。
2)经济方面,诸葛亮充分利用了益州原有的有利条件,并大力发展水利事业。诸葛亮派人对都江堰进行护理,保障了成都平原的农业灌溉,当时的农业产量很高;手工业方面,以盐、铁、织锦业最为发达;锦业尤为繁荣,所产蜀锦驰名全国,远销吴、魏。
3)军事方面:南抚夷越、北伐中原。
(2)平定南中的意义:诸葛亮平定南中,使北伐事业有了稳定的后方。改变了西南夷族地区的闭塞状态,有益于先进文化影响在边地的扩展,对于后世择定民族关系的形式,也具有重要意义。
第2题:
简述元朝政治及经济政策。
元朝蒙古贵族的政治观念是简单粗陋的。他们认为,被征服的土地既然是战利品,掠夺财富就是应该的了;往北方,元朝恢复经济的办法是广开牧场,实施屯田;大多数土地是强夺民田而来的;在这些土地上盛行的是农奴制。在江南,原来属于南宋的官田变成新王朝的官田,强占土地的现象同样严重。地位最低的南人地区赋税征收十分沉重,政府财政收入的十分之七来自江浙。特别是忽必烈后期用色目人阿合马执政,实行一种包税制度。政府确宠税额,主要由色目,人和汉族官吏去包办,至于实际征收多少政府不剥夺民众达到敲骨吸硷的地步。其他的一些法律,如“打勘”法;更使百姓受害,连执行的州县官吏都叫苦不迭,实际就是“骗财之术”。另外,垄断铁、银矿业,实行盐铁专卖,所造的铁器质量粗劣,强行卖给百姓。此外还有滥发纸币作为搜刮民财的手段等等。不过,元朝统治者与历史上其他玉朝有一个重要不同,就是他们从不贱视商业,相反特别优待和利用色目商人,让其为他们大量敛财服务,如他们把掠夺的大量金银借给色目商人,由他们去放高利贷,然后向蒙古人纳息,这就暴露出蒙古人的重商是变相掠夺的本质。
略
第3题:
诸葛亮治蜀,能够根据蜀地的地域性格特点,采取因地制宜的方针。
第4题:
诸葛亮推广到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的工艺是()
第5题:
作者创作“攻心联”的动机,是要通过以前的“治蜀者”诸葛亮的所作所为,劝诫清末四川的哪位总督?()
第6题:
共同制定《蜀科》的人有诸葛亮、李严、法正、伊籍和谁?()
第7题:
简述国际政治经济旧秩序的主要内容和基本特征及实质。
第8题:
杜甫
刘备
诸葛亮
刘禅
第9题:
对
错
第10题:
第11题:
第12题:
第13题:
第14题:
诸葛亮用()称呼蜀后主刘禅。
第15题:
简述政府善治的现状及措施?
第16题:
杜甫《蜀相》所怀的是()
第17题:
入蜀之战中,刘备为什幺要召诸葛亮入蜀?()
第18题:
诸葛亮、法正、等人“共造蜀科”,在蜀国推行诸葛亮的“以法治蜀”的主张。
第19题:
“能攻心,则反侧自消,从古知兵非好战;不审势,即宽严皆误,后来治蜀要深思。”此联评价的人物是()
第20题:
第21题:
对
错
第22题:
第23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