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使民主革命思想得到广泛传播,各种宣传革命的书籍报刊纷纷出现,下列不属于此类书籍报刊的是()A.《警世通言》B.《驳康有为论革命书》C.《革命军》D.《猛回头》

题目

为使民主革命思想得到广泛传播,各种宣传革命的书籍报刊纷纷出现,下列不属于此类书籍报刊的是()

A.《警世通言》

B.《驳康有为论革命书》

C.《革命军》

D.《猛回头》


相似考题
参考答案和解析
参考答案:A
更多“为使民主革命思想得到广泛传播,各种宣传革命的书籍报刊纷纷出现,下列不属于此类书籍报刊的是() ”相关问题
  • 第1题:

    列宁在革命胜利前后表述的主要报刊思想革命胜利前后列宁的主要报刊思想。


    正确答案: 列宁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恩格斯的报刊思想,对无产阶级报刊的性质、任务、功能等有精辟的阐述:
    ①关于报刊的宣传组织作用:列宁指出,报纸不仅是集体的宣传员和集体的鼓动员,而且是集体的组织者。
    ②关于报刊的党性原则:列宁一贯认为,无产阶级党报应该明确坚定地宣传党的纲领、路线和方针。
    ③关于新闻出版自由:列宁十分重视新闻出版自由对无产阶级的重要性,又强调新闻出版自由的阶级性质。批判了资产阶级出版自由的虚伪性。
    ④关于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服务:在党的工作重心转向经济建设以后,列宁提出了“报纸刊物应该成为社会主义建设的工具”的新方针。
    ⑤关于群众办报和舆论监督:列宁一贯重视发动群众办报。一定要让所有革命民主主义者都来写稿,都来报道有关运动的消息,发表自己的意见。

  • 第2题:

    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报刊思想?


    正确答案: 1、基本要点:
    (1)为革命办报,把鼓吹民族民主革命作为报纸的首要任务;
    (2)高度评价报纸的战斗作用,把报纸视为政治斗争的锐利武器;
    (3)承认报纸的党派性,主张办报机关报作为党派“喉舌”,宣传革命的纲领、主张,并化为“常识”,让民众接受;
    (4)认为报纸和记者是国民的代表和舆论的代表;
    (5)认为报纸是“舆论之母”,不仅可以宣传革命思想,而且可以表达舆论,影响舆论,甚至可以制造舆论。
    2、局限性:孙中山的“舆论之母”论,有其合理性:把报纸称之为“舆论之母”,要求革命派报刊以宣传革命主张为己任,希望《民报》等作为同盟会的喉舌,将同盟会的纲领宣传到民众中去,使之化为一种“常识”;局限性在于:在孙中山等人看来,民众分为“先知先觉”者、“后知后觉”者,他们处处以“先知先觉”者自居,因此革命派的宣传工作做的相当不广泛,不深入。在“舆论之母”的指导下,他们不仅利用报刊宣传革命主张,而且为了配合某一次大的政治或军事行动,大“造”舆论,甚至编造舆论。

  • 第3题:

    试述辛亥革命时期报刊宣传的特点和业务改进。


    正确答案: (一)报刊宣传的特点
    1、政党报刊在报业中占突出地位。
    2、资产阶级革命派变成了办报的主角。
    1、政论的战斗作用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2、报刊政论的战斗作用得到了充分的发挥,特别是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报刊政府作用更大,表现为:(1)揭露了帝国主义;(2)批评了清王朝和保皇派;(3)宣传了革命思想。
    3、办报地区、读者对象逐渐扩大。
    4、以革命文艺作品为主的副刊增多。
    但是,资产阶级革命派对于新闻的真实性不很重视,其报刊上有时出现侮报道,有时还出现暴露内部分歧的言论。
    (二)新闻业务工作的改进
    辛亥革命时期,特别是第二次国人办报高潮兴起后,新闻业务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
    (1)在内容上,报纸一般已具备新闻、评论、副刊和广告四大要素。新闻报道成为报纸的主角。新闻报道体裁也日益增多。
    (2)评论工作进一步改进。报纸评论的形式逐渐多起来,有“社论”、“时论”、“时评”、“编者按”等。
    (3)有些报纸分庄、谐两部分,促进了报纸文艺副进的发展。
    (4)在形式上,大多数报纸已由近代形态发展成为现代形态,结束了“报”、“刊”不分的时代。

  • 第4题:

    民主革命思想得到广泛传播的根本原因是()

    • A、资本主义初步发展
    • B、戊戌变法遭到失败
    • C、《辛丑条约》签订
    • D、资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

    正确答案:C

  • 第5题:

    辛亥革命后,译著《平民政治》立即更名为《共和政治》;《国粹学报》改名为《共和杂志》后畅销不衰。这反映了当时()

    • A、书籍报刊出现更名热潮
    • B、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 C、宣传共和报刊大量创办
    • D、封建主义退出历史舞台

    正确答案:B

  • 第6题:

    报刊是报纸和书籍的简称。


    正确答案:正确

  • 第7题:

    奠定无产阶级新闻事业指导思想基础的是()

    • A、恩格斯的报刊思想
    • B、马克思的报刊活动
    • C、马克思、恩格斯的报刊思想和报刊活动
    • D、毛泽东的报刊思想和活动

    正确答案:D

  • 第8题:

    单选题
    辛亥革命后,译著《平民政治》立即更名为《共和政治》;《国粹学报》改名为《共和杂志》后畅销不衰。这反映了当时()
    A

    书籍报刊出现更名热潮

    B

    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C

    宣传共和报刊大量创办

    D

    封建主义退出历史舞台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问答题
    列宁在革命胜利前后表述的主要报刊思想革命胜利前后列宁的主要报刊思想。

    正确答案: 列宁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恩格斯的报刊思想,对无产阶级报刊的性质、任务、功能等有精辟的阐述:
    ①关于报刊的宣传组织作用:列宁指出,报纸不仅是集体的宣传员和集体的鼓动员,而且是集体的组织者。
    ②关于报刊的党性原则:列宁一贯认为,无产阶级党报应该明确坚定地宣传党的纲领、路线和方针。
    ③关于新闻出版自由:列宁十分重视新闻出版自由对无产阶级的重要性,又强调新闻出版自由的阶级性质。批判了资产阶级出版自由的虚伪性。
    ④关于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服务:在党的工作重心转向经济建设以后,列宁提出了“报纸刊物应该成为社会主义建设的工具”的新方针。
    ⑤关于群众办报和舆论监督:列宁一贯重视发动群众办报。一定要让所有革命民主主义者都来写稿,都来报道有关运动的消息,发表自己的意见。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单选题
    为使民主革命思想得到广泛传播,各种宣传革命的书籍报刊纷纷出现,下列不属于此类书籍报刊的是()
    A

    《警世通言》

    B

    《驳康有为论革命书》

    C

    《革命军》

    D

    《猛回头》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问答题
    辛亥革命后,各类报刊在各地纷纷创办,这个时期报刊广告与以往相比具有两个明显的特点

    正确答案: (1)广告内容有了扩大,百货,电影、医药、银行、书籍及个人通告充满报刊各版。
    (2)广告的版面安排、编辑水平有所提高,不仅有文字说明,还有彩色画面进行图解。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问答题
    简述革命报刊纷纷涌现。

    正确答案: 1894年冬,中国资产阶级革命派领袖和伟大的思想家孙中山建立了兴中会,1900年1月25日在香港创办了《中国日报》作为其机关报。主张推翻清朝政府,实现民族革命;报道国内各地革命活动;揭露和批判康有为、梁启超为首的保皇派。1907年秋瑾在上海创办《中国女报》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我国民主革命时期报刊言论的发展大概可分为几个阶段?每个阶段的代表性人物是谁?


    正确答案: 我国民主革命时期报刊言论的发展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1)以政论为主的报纸评论的兴起(1874~1894年)
    19世纪60年代之后一些资产阶级知识分子主张改良政治,把办报作为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扩大政治影响和推动改良运动发展的重要手段,始终以政论作为主要内容。
    代表人物是王韬。他于1874年在香港创办《循环日报》,这是公开宣传变法的第一家报纸,也是我国历史上第一张以政论为主的报纸。王韬撰写的100多篇政论,表达了力主变法的政治观点,反映了我国新兴的民族资产阶级要求在政治上和经济上获得发展的愿望。王韬称得上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有影响的报刊政论家。
    (2)从政论向评论的演变(1894~1914年)甲午战败后,报刊评论文体也随时代变革,维新派和革命派都把报纸作为宣传政治主张的舆论工具,“时评”出现,新闻与评论相结合,新闻评论演化为独立的新闻体裁。两派的论战进一步促进了政论的发展。
    这一阶段的代表人物是改良派首领之一、著名报刊政论家梁启超。1896他在上海创刊《时务报》,发表大量论说,文笔犀利,思想新颖,形成“时务文体”,影响一代文风。革命派报刊言论的代表人物多为当时政坛的活跃人物,如孙中山、宋教仁、陈天华、邹容、秋瑾等。
    (3)新闻评论进入了新的时期(1915~1949年)随着工人阶级的力量壮大和革命形势的发展,我国报刊进入了新的历史阶段。以陈独秀、李大钊、鲁迅为代表的一部分激进的革命民主主义者,高举起“民主”、“科学”和文学革命的旗帜,向形形色色的封建教条展开了有力的冲击。
    这一阶段的代表性人物很多,最为著名的是邹韬奋和张季鸾:
    ①邹韬奋重视报刊言论,他的《小言论》(以后为“社评”)和《读者信箱》对读者影响十分深远;
    ②张季鸾主持《大公报》笔政15年,写了大量的新闻评论,是20世纪20年代末至40年代初中国最著名的资产阶级政论家。

  • 第14题:

    简述革命报刊纷纷涌现。


    正确答案: 1894年冬,中国资产阶级革命派领袖和伟大的思想家孙中山建立了兴中会,1900年1月25日在香港创办了《中国日报》作为其机关报。主张推翻清朝政府,实现民族革命;报道国内各地革命活动;揭露和批判康有为、梁启超为首的保皇派。1907年秋瑾在上海创办《中国女报》

  • 第15题:

    鼓励老人阅读保健类书籍和报刊是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正确答案: 第一:注意阅读的内容。内容要符合老人的自身学识水平。最好是内容稍短一些,以便于老人一次性看完,从而不影响颈椎病的发生。 
    第二:不在强光下或者晚上看报。健身最好的时间是早上九点多。那么健身回来以后就可以进行读书看报。并且最好是坐着看,用饭桌当书桌也可以。 
    第三:告诉老人不要用手沾吐沫再去翻书页,这是引起疾病的最坏习惯!

  • 第16题: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被广泛传播是在1900年以后。


    正确答案:正确

  • 第17题:

    辛亥革命后,各类报刊在各地纷纷创办,这个时期报刊广告与以往相比具有两个明显的特点


    正确答案: (1)广告内容有了扩大,百货,电影、医药、银行、书籍及个人通告充满报刊各版。
    (2)广告的版面安排、编辑水平有所提高,不仅有文字说明,还有彩色画面进行图解。

  • 第18题:

    中国同盟会得以成立的条件有()。

    • A、民主革命思想广泛传播
    • B、清政府“预备立宪”的破产
    • C、革命形势有了重大变化
    • D、资产阶级革命团体纷纷建立

    正确答案:A,C,D

  • 第19题:

    问答题
    试述辛亥革命时期报刊宣传的特点和业务改进。

    正确答案: (一)报刊宣传的特点
    1、政党报刊在报业中占突出地位。
    2、资产阶级革命派变成了办报的主角。
    1、政论的战斗作用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2、报刊政论的战斗作用得到了充分的发挥,特别是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报刊政府作用更大,表现为:(1)揭露了帝国主义;(2)批评了清王朝和保皇派;(3)宣传了革命思想。
    3、办报地区、读者对象逐渐扩大。
    4、以革命文艺作品为主的副刊增多。
    但是,资产阶级革命派对于新闻的真实性不很重视,其报刊上有时出现侮报道,有时还出现暴露内部分歧的言论。
    (二)新闻业务工作的改进
    辛亥革命时期,特别是第二次国人办报高潮兴起后,新闻业务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
    (1)在内容上,报纸一般已具备新闻、评论、副刊和广告四大要素。新闻报道成为报纸的主角。新闻报道体裁也日益增多。
    (2)评论工作进一步改进。报纸评论的形式逐渐多起来,有“社论”、“时论”、“时评”、“编者按”等。
    (3)有些报纸分庄、谐两部分,促进了报纸文艺副进的发展。
    (4)在形式上,大多数报纸已由近代形态发展成为现代形态,结束了“报”、“刊”不分的时代。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0题:

    判断题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被广泛传播是在1900年以后。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问答题
    鼓励老人阅读保健类书籍和报刊是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正确答案: 第一:注意阅读的内容。内容要符合老人的自身学识水平。最好是内容稍短一些,以便于老人一次性看完,从而不影响颈椎病的发生。 
    第二:不在强光下或者晚上看报。健身最好的时间是早上九点多。那么健身回来以后就可以进行读书看报。并且最好是坐着看,用饭桌当书桌也可以。 
    第三:告诉老人不要用手沾吐沫再去翻书页,这是引起疾病的最坏习惯!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多选题
    20世纪初,传播民主革命思想的书籍纷纷涌现,其中包括()
    A

    《革命军》

    B

    《猛回头》《警世钟》

    C

    《变法通议》

    D

    《驳康有为论革命书》


    正确答案: D,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多选题
    中国同盟会得以成立的条件有()。
    A

    民主革命思想广泛传播

    B

    清政府“预备立宪”的破产

    C

    革命形势有了重大变化

    D

    资产阶级革命团体纷纷建立


    正确答案: D,B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