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轲认为教育是扩充“()”的过程,教育的目的就在于“()”
第1题:
第2题:
第3题:
柏拉图认为,“学习即()”,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促使“灵魂转向”。卢梭主张对儿童进行适应自然发展过程的()教育。
第4题:
杜威“教育的目的就在于生长”实质上是一种教育无目的论。
第5题:
孟轲教育理论的基础是(),荀卿教育理论的基础是(),法家的人性观则表现为绝对的()。
第6题:
自孟轲提出“明人伦”的教育目的后,就明确了此后两千年中国古代教育的性质,即()的社会——()的教育。
第7题:
孟子教育理论的人性论基础是(),他认为教育是扩充()的过程。
第8题:
对
错
第9题:
赫尔巴特
卢梭
孔德
杜威
第10题:
对
错
第11题:
第12题:
对
错
第13题:
第14题:
个人本位主义的教育目的观认为教育目的不存在有“教育过程以外”的目的,教育目的之存在于“教育过程以内”。
第15题:
老卡尔·威特认为教育的最高目的就在于培养有道德的人,使人成为理想道德王国的成员。
第16题:
杜威提出教育无目的论。认为教育过程在它自身以外无目的,它就是它自己的目的。
第17题:
认为“教育就是个人经验的不断扩大和积累,教育过程就是教育目的,教育之外没有任何目的”的教育家是()
第18题:
孟轲的教育理论基础是“()”。
第19题:
孟轲认为教育是扩充“()”的过程,教育的目的就在于“()”
第20题:
第21题:
真正有效的教育目的必须是内在于教育,或通过教育过程去实现
教育无目的论并不是真正认为教育无目的,而是认为教育没有教育过程之外的“外在”目的
教育无目的论实际上就是主张教育不应该有目的性
第22题:
第23题:
第24题:
对
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