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董仲舒的德育思想。
董仲舒在德育思想方面,首先认为德教是立政之本,其次肯定要以“三纲五常”作为核心的道德教育内容;而在道德修养的原则与方法上则提出了三点主张:一是确立重义轻利的人生理想,二是“以仁安人,以义正我”,三是“必仁且智”。
第1题:
第2题:
董仲舒的形而上学思想贯穿他的整个思想体系。
A对
B错
第3题:
试述董仲舒的教育思想。
第4题:
董仲舒天人感应思想是什么?
第5题:
()是培养学生思想品德的政治观点、思想观点和道德行为规范的体系。
第6题:
汉朝,董仲舒提出“独尊儒术”的思想。
第7题:
简述董仲舒的思想主张。
第8题:
第9题:
第10题:
董仲舒使儒家思想成为西汉的主流社会思想
董仲舒以“仁”为核心的政治思想得到采纳
董仲舒把人的正常欲望和封建秩序对立起来
董仲舒的新儒学思想得到广大人民普遍接受
第11题:
第12题:
第13题:
简述洛克的体育、德育、智育的思想。
洛克的《教育漫话》中把体育作为第一个问题加以论述。关于体育,洛克认为人们要能工作、要有幸福,必须先有健康;认为每个绅士的身体都必须能适应以后活动中面临的艰苦环境。针对当时贵族子弟多娇生惯养的风气,他强调生活各方面的吃苦耐劳。
关于德育,他认为德行比知识更重要,把听从理性的指导、克制自己的欲望看成是一切道德与价值的重要标准及其基础。德育的任务就是锻炼绅士的意志,做到理性、克制、刚毅、勇敢、诚实、智慧和仁爱等。道德教育的方法首先要重视理性的领导,其次要重视榜样的示范作用,强调德育中早期教育、行为习惯和良好榜样,主张尽可能不要使用体罚。
关于智育,洛克尤其强调两点:一是德行重于学问,二是学问的内容必须是实际有用的广泛知识。洛克的教育思想带有世俗化和功利性的特点,对英国及西欧教育的现代化有一定的影响。
第14题:
简述德育过程的学生思想内部矛盾转化规律。
第15题:
试析董仲舒“限民名田”思想的基本特点及思想价值。
第16题:
冯友兰在《中国哲学史》中写道:“此时(西汉)之时代精神,此时人之思想,董仲舒可充分代表之。”下列能为这一论断提供依据的是()
第17题:
董仲舒的形而上学思想贯穿他的整个思想体系。
第18题:
董仲舒天人感应思想
第19题:
简述董仲舒的德育思想。
第20题:
第21题:
第22题:
第23题:
第24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