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07年7月,法国先后与俄、普签订()和约,该和约表明,拿破仑战争的性质完全变为霸权主义的了。A.亚眠B.维也纳C.吕内维尔D.提尔西特

题目

1807年7月,法国先后与俄、普签订()和约,该和约表明,拿破仑战争的性质完全变为霸权主义的了。

A.亚眠

B.维也纳

C.吕内维尔

D.提尔西特


相似考题
参考答案和解析
参考答案:D
更多“1807年7月,法国先后与俄、普签订()和约,该和约表明,拿破仑战争的性质完全变为霸权主义的了。 ”相关问题
  • 第1题:

    拿破仑在法国的崛起,极大地震撼了欧洲各国的王室。他们视法国大革命为洪水猛兽,不屑与拿破仑这样行伍出身的政治暴发户对话。1800年英、俄、奥等国组成的第二次反法同盟与拿破仑决战。拿破仑亲率两万兵马,出其不意地翻越了法国与意大利交界的羊肠小道,进入意大利境内,击败了奥军。同时,拿破仑又向沙皇保罗一世献殷勤,使他退出了反法同盟,最终使英国陷入孤立,不得不与法国签订《亚眠和约》,承认拿破仑在欧洲占领的疆土。这段文字意在强调:

    A. 欧洲各国的王室非常害怕拿破仑在法国崛起
    B. 拿破仑是个具有非凡军事才能与外交手腕的人
    C. 英、俄、奥等国最终承认拿破仑在欧洲占领的疆土
    D. 拿破仑用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战法,击败第二次反法同盟

    答案:B
    解析:
    第一步,分析文段。文段前两句说拿破仑在法国崛起,但欧洲各国王室却对其存有偏见,不屑与他对话,这部分是铺垫的内容。接下来三、四两句话介绍拿破仑的军事才能。最后一句话用并列关联词“同时”说明拿破仑的外交手段。第二步,文段为“并列结构”,从两个方面描写了“拿破仑如何用自己的军事和外交两方面才能,打破欧洲各王室的偏见”。对比选项,B项包含了文中“军事”和“外交”这两个信息。因此,选择B选项。A项表述片面,仅为首句内容,且“害怕”表述错误,文段是说“震撼了欧洲各国的王室”。C项偏离重点话题“拿破仑的行为”,而不是“英、俄、奥等国的行为”。D项表述片面,仅为“同时”之后的内容。
    拓展
    A项“欧洲各国的王室非常害怕拿破仑在法国崛起”,与文段中的“震撼”、“不屑……对话”说法不符,排除。C项是文段最后一句话的内容,不全面,排除。D项的“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战法”与文段“出其不意地翻越了法国与意大利交界的羊肠小道,进入意大利境内,击败了奥军”说法不一致,排除。

  • 第2题:

    签订1807年《提尔西特和约》的两个国家是()。

    A.法国和俄国
    B.俄国和奥地利
    C.法国和西班牙
    D.俄国和英国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
    《提尔西特和约》是拿破仑法国同参加第四次反法同盟的战败国俄国和普鲁士在1807年7月签订的和约。和约条件对普鲁士极为苛刻,使普鲁士丧失很大一部分领土(其中包括易北河以西的全部属地)。俄国没有丧失什么土地,反而获得了普鲁士割让给它的别洛斯托克地区。但是,亚历山大一世必须承认法国在德国占领的地方和拿破仑在那里所修改的疆界,以及拿破仑对伊奥尼亚群岛的统治权,同意成立华沙大公国(这是法国在俄国边界上的一个进攻基地),并参加对英国的封锁 (即所谓大陆封锁)。在提尔西特,亚历山大一世答应在法国的调停下开始同自1806年起和俄国处于战争状态的土耳其举行和平谈判。1807年8月俄国和土耳其签订了停战协定,但和约没有谈成;1809年军事行动恢复,1812年土耳其战败。正确选项为A。

  • 第3题:

    为结束1701~1713年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英国、荷兰、普鲁士、法国订了( )。

    A.《亚琛合约》
    B.《乌特勒支和约》
    C.《巴黎和约》
    D.《里斯维克》

    答案:B
    解析:
    直布罗陀于1501年被纳人西班牙版图,1704年被英国在其同西班牙因西班牙王位继承问题爆发的战争中占领。1713年,英西两国签订《乌特勒支和约》,直布罗陀被割让给英国。

  • 第4题:

    分析法国大革命及拿破仑战阵时期战争性质的变化?


    正确答案: 法国大革命是18世纪由于法国三个阶级的矛盾加深所引起的。其性质属于资产阶级革命。
    其一,就其规模而言,如暴风骤雨,迅猛异常;
    其二,人民群众在三次起义中都显示了伟大力量,每当在革命的转折关头,都推动革命向前发展;
    其三,大革命结束了法国一千多年的封建统治,它“是真正把斗争进行到底,直至交战的一方即贵族被消灭而另一方即资产阶级完全胜利的首次起义”;
    其四,这场大革命还震撼了欧洲的封建制度,给它们以沉重的打击。
    这场革命共分三个阶段:
    (一):君主立宪派时期;
    (二):吉伦特派统治时期;
    (三):雅各宾派统治时期。
    法国的革命力量就是这样一波一波地行进,一批人完成了特定阶段的历史使命,就被历史无情地淘汰,如此行进直到革命的成功。法国大革命是世界近代史上规模最大,最彻底的资产阶级革命,它摧毁了法国的封建专制制度,震撼了整个欧洲大陆的封建秩序,建立起资产阶级的政治统治,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传播了资本主义自由民主的进步思想。也震撼了欧洲封建体系,推动了欧洲各国革命。
    拿破仑时代和法国大革命是一脉相承的、不可分割的。拿破仑就是在法国大革命中成长和崛起的。拿破仑政府在形式上无论是执政府还是帝国,都是资产阶级政权,是为法国资产阶级利益服务的。因此,拿破仑战争必然具有革命性和侵略性,争霸性的双重性质。
    第一,拿破仑战争具有革命性。拿破仑战争前期战争是两种社会制度的战争,这些战争是革命的:保卫伟大的革命,反对革命君主联盟。
    第二,拿破仑战争具有侵略性和争霸性。当拿破仑建立了法兰西帝国,奴役许多早已形成的、大的、有生命力的名族国家的时候,法国的名族战争变成了帝国主义战争。

  • 第5题:

    1802年3月,法国与英国签订(),以大大有利于法国的内容使拿破仑赢得了光荣的和平。

    • A、亚眠和约
    • B、维也纳和约
    • C、吕内维尔和约
    • D、提尔西特和约

    正确答案:A

  • 第6题:

    签订1807年《提尔西特和约》的两个国家是()。

    • A、法国和俄国
    • B、俄国和奥地利
    • C、法国和西班牙
    • D、俄国和英国

    正确答案:A

  • 第7题:

    1807年7月,法国先后与俄、普签订()和约,该和约表明,拿破仑战争的性质完全变为霸权主义的了。

    • A、亚眠
    • B、维也纳
    • C、吕内维尔
    • D、提尔西特

    正确答案:D

  • 第8题:

    托尔斯泰《战争与和平》中的“战争”指:()。

    • A、日俄战争
    • B、第一次世界大战
    • C、抵抗拿破仑入侵俄国的战争
    • D、俄土战争

    正确答案:C

  • 第9题:

    1918年3月,与同盟国集团签订《布列斯特和约》退出帝国主义大战的是()

    • A、沙皇政府
    • B、俄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 C、苏俄政府
    • D、苏联政府

    正确答案:C

  • 第10题:

    填空题
    1648年《威斯特伐利亚和约》的签定标志着宗教专制时代的结束,该和约重申了奥格斯堡和约中制定的()原则,从而使宗教宽容精神成为新的时代精神。

    正确答案: 教随国定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单选题
    1918年3月,与同盟国集团签订《布列斯特和约》退出帝国主义大战的是()
    A

    沙皇政府

    B

    俄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C

    苏俄政府

    D

    苏联政府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单选题
    下列关于《威斯特伐利亚和约》的说法,错误的是()
    A

    《威斯特伐利亚和约》和《奥格斯堡合约》同时签订,共同发挥了积极作用

    B

    《威斯特伐利亚和约》结束了宗教战争的时代,个人信仰的宽容时代到来了

    C

    《威斯特伐利亚和约》重申了教随国定原则,但是实际上教随国定成为了教随人定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拿破仑战争时期,英法曾签订过( )。

    A.《亚眠和约》
    B.《巴黎和约》
    C.《提尔西特和约》
    D.《吕内维尔和约》

    答案:A
    解析:
    《亚眠和约》是欧洲第二次反法联盟失败后英国与法国签订的停战条约。1814年法国与俄、普等第六次反法同盟签订《巴黎和约》。《提尔西特和约》是俄法两国于1807年签订的和约。1801年初法奥签订《吕内维尔和约》。

  • 第14题:

    公元前1283年,埃及国王和赫梯国王签订和约,正式结束了两国长达近一个世纪的争霸战争。 此时与赫梯签订和约的埃及国王是( )

    A.阿蒙霍特普四世
    B.拉美西斯二世
    C.图特摩斯三世
    D.图特摩斯一世

    答案:B
    解析:
    此题考查的是赫梯与埃及争霸战争。卡迭什战役时埃及的国王是拉美西斯二世,与赫梯缔结和约的也是拉美西斯二世。

  • 第15题:

    下列关于《威斯特伐利亚和约》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威斯特伐利亚和约》和《奥格斯堡合约》同时签订,共同发挥了积极作用
    • B、《威斯特伐利亚和约》结束了宗教战争的时代,个人信仰的宽容时代到来了
    • C、《威斯特伐利亚和约》重申了教随国定原则,但是实际上教随国定成为了教随人定

    正确答案:A

  • 第16题:

    1420年法国被迫签署了(),合约中不仅再次割让了土地,还被迫承认亨利五世为法国国王查理六世的继承人,同时亨利五世迎娶了查理六世的女儿加萨琳为王后。

    • A、《特客瓦和约》
    • B、《布列丁尼和约》
    • C、《英法条约》
    • D、《诺曼底和约》

    正确答案:A

  • 第17题:

    ()结束了三十年战争,对近代国际关系产生了深远影响。

    • A、《威斯特伐利亚和约》
    • B、《凡尔赛和约》
    • C、《乌德勒支和约》
    • D、《亚眠和约》

    正确答案:A

  • 第18题:

    1778年2月6日,富兰克林和法国外交大臣签订了友好通商条约和()条约后,6月14日开始,法国公开对英国作战。

    • A、法美同盟条约
    • B、亚眠条约
    • C、提尔西特和约
    • D、巴黎和约

    正确答案:A

  • 第19题:

    构成凡尔赛体系的和约不包括()

    • A、《凡尔赛和约》
    • B、《四国条约》
    • C、战胜国与奥、保、匈、土等战败国签订的和约
    • D、国际联盟盟约

    正确答案:B

  • 第20题:

    1648年《威斯特伐利亚和约》的签定标志着宗教专制时代的结束,该和约重申了奥格斯堡和约中制定的()原则,从而使宗教宽容精神成为新的时代精神。


    正确答案:教随国定

  • 第21题:

    单选题
    ()结束了三十年战争,对近代国际关系产生了深远影响。
    A

    《威斯特伐利亚和约》

    B

    《凡尔赛和约》

    C

    《乌德勒支和约》

    D

    《亚眠和约》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单选题
    1807年7月,法国先后与俄、普签订()和约,该和约表明,拿破仑战争的性质完全变为霸权主义的了。
    A

    亚眠

    B

    维也纳

    C

    吕内维尔

    D

    提尔西特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单选题
    1778年2月6日,富兰克林和法国外交大臣签订了友好通商条约和()条约后,6月14日开始,法国公开对英国作战。
    A

    法美同盟条约

    B

    亚眠条约

    C

    提尔西特和约

    D

    巴黎和约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4题:

    问答题
    分析法国大革命及拿破仑战阵时期战争性质的变化?

    正确答案: 法国大革命是18世纪由于法国三个阶级的矛盾加深所引起的。其性质属于资产阶级革命。
    其一,就其规模而言,如暴风骤雨,迅猛异常;
    其二,人民群众在三次起义中都显示了伟大力量,每当在革命的转折关头,都推动革命向前发展;
    其三,大革命结束了法国一千多年的封建统治,它“是真正把斗争进行到底,直至交战的一方即贵族被消灭而另一方即资产阶级完全胜利的首次起义”;
    其四,这场大革命还震撼了欧洲的封建制度,给它们以沉重的打击。
    这场革命共分三个阶段:
    (一):君主立宪派时期;
    (二):吉伦特派统治时期;
    (三):雅各宾派统治时期。
    法国的革命力量就是这样一波一波地行进,一批人完成了特定阶段的历史使命,就被历史无情地淘汰,如此行进直到革命的成功。法国大革命是世界近代史上规模最大,最彻底的资产阶级革命,它摧毁了法国的封建专制制度,震撼了整个欧洲大陆的封建秩序,建立起资产阶级的政治统治,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传播了资本主义自由民主的进步思想。也震撼了欧洲封建体系,推动了欧洲各国革命。
    拿破仑时代和法国大革命是一脉相承的、不可分割的。拿破仑就是在法国大革命中成长和崛起的。拿破仑政府在形式上无论是执政府还是帝国,都是资产阶级政权,是为法国资产阶级利益服务的。因此,拿破仑战争必然具有革命性和侵略性,争霸性的双重性质。
    第一,拿破仑战争具有革命性。拿破仑战争前期战争是两种社会制度的战争,这些战争是革命的:保卫伟大的革命,反对革命君主联盟。
    第二,拿破仑战争具有侵略性和争霸性。当拿破仑建立了法兰西帝国,奴役许多早已形成的、大的、有生命力的名族国家的时候,法国的名族战争变成了帝国主义战争。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