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垚在其主编的《世界文明史》中认为:(1924年后)苏联政府制定的工业化路线,不同于西方大多数国家的工业化经验。这是因为苏联工业化()
A.优先发展农业
B.优先发展轻工业
C.优先发展国防工业
D.优先发展重工业
第1题:
经典现代化理论的重要缺陷在于构成这一理论的基础是()
第2题:
世界上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是()。
第3题:
1939年,苏联教育理论家()主编了当时被认为是权威性的马克思主义的《教育学》。
第4题:
马克垚在其主编的《世界文明史》中认为:(1924年后)苏联政府制定的工业化路线,不同于西方大多数国家的工业化经验。这是因为苏联工业化()
第5题:
1931年初,苏联接受外国技术援助的项目已达124项,大部分是美德两国提供的,同年,苏联向外国购买的机器设备约占世界设备总出口量的1/3,当时苏联大量得到西方设备的有利外部条件是()
第6题:
世界上大多数工业化国家是以()经济为主导的。
第7题:
马克垚在《世界文明史》中写道:“现代工业文明在政治上以民主作为自己的旗帜。但这时的民主已不再是古希腊时代的那种幼稚的古典民主了。”其中古希腊民主的“幼稚”之处表现在()①适用范围的限制②民主程序的僵化③人民主权的确立④财产等级的制约
第8题:
西方工业化国家的利率由:()
第9题:
西方国家普遍采用国家干预经济的政策
西方国家放弃了对社会主义的敌视政策
西方国家积极发展外向型经济
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
第10题:
自给自足的经济
原料出口经济
市场经济
工业化过程中的经济
工业化经济国家
第11题:
西方国家以邻为壑转嫁危机
苏联的重工业基础非常薄弱
西方国家经济迅速恢复发展
苏联利用西方危机发展工业
第12题:
对
错
第13题:
马克垚在《世界文明史》中说:“唐宋时期的国家体制可称之为中央集权的君主制……中央政府的首脑为宰相,宰相有很大的权力,和皇帝讨论军国大事,人事任免,甚至皇位继承等问题,并做出决定。”由此判断在唐宋时期()
第14题:
1939年,前苏联教育理论家赞科夫主编了当时被认为是具有权威性的马克思主义的《教育学》。
第15题:
某人在阅读了马克垚主编的《世界文明史》时,看到了这样一句话:“X在人类历史上创造了烟囱多于教堂尖顶的图景”。其X应该是()
第16题:
世界上第一部社会主义性质的宪法是1924年苏联宪法。
第17题:
西方国际营销学认为,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状况可以分为()。
第18题:
1931年,苏联购买了美国机器出口总量的50%,英国机器出口总量的70%,世界机器出口总量的30%。到1932年,苏联的购买力则占到英国机器出口总量的90%,世界机器出口总量的50%。这说明当时()
第19题:
“马克思认为革命将会首先发生在最发达的工业化国家„„然而,历史颠覆了马克思主义。”革命首先没有发生在西方工业化国家的原因不包括()
第20题:
市场决定
央行决定
国会决定
政府决定
第21题:
1918年《苏俄宪法》
1924年《苏联宪法》
1936年《苏联宪法》
1977年《苏联宪法》
第22题:
第23题:
赞科夫
巴班斯基
凯洛夫
维果茨基
第24题:
优先发展农业
优先发展轻工业
优先发展国防工业
优先发展重工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