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产阶级立宪派参与清末“预备立宪”的出发点是()A.企图缓和与清政府的矛盾B.企图缓和与人民大众的矛盾C.企图成为人民的代表D.渴望参与政权

题目

资产阶级立宪派参与清末“预备立宪”的出发点是()

A.企图缓和与清政府的矛盾

B.企图缓和与人民大众的矛盾

C.企图成为人民的代表

D.渴望参与政权


相似考题
更多“资产阶级立宪派参与清末“预备立宪”的出发点是() ”相关问题
  • 第1题:

    在保守的改良主义的意义上,中国近现代史中的三个形态的立宪派分别是()。

    • A、中华民国构建时期的立宪派
    • B、国民党中国时期的立宪派
    • C、清末戊戌变法中康梁等立宪派
    • D、共同纲领时期的立宪派

    正确答案:A,B,D

  • 第2题:

    从狭义的角度来说,清末的立宪派群而不党,革命党则是会党结盟。


    正确答案:正确

  • 第3题:

    清末预备立宪的内容和实质是什么?


    正确答案:中国的宪政运动是从十九世纪九十年代开始的。当时资产阶级改良派向光绪皇帝提出了"变法"、"维新"的要求,在政治方面提出了伸民权、争民主、开议院、定宪法的主张,进行了一场以改良主义为基本道路,以君主立宪为最终目标的旧民主主义性质的宪政运动。1906年9月1日清政府宣布预备实行宪政。
    实质:清政府的预备立宪,完全是被动之举,其目的是为了迷惑群众、抵制革命、继续维护专制统治。

  • 第4题:

    清末“预备立宪”活动主要包括:()。

    • A、发布“预备立宪谕”
    • B、颁布《钦定宪法大纲》
    • C、发布《十九信条》

    正确答案:A,B,C

  • 第5题:

    资政院是清末预备立宪时期设立的地方民意机构。


    正确答案:错误

  • 第6题:

    在清末预备立宪之初,()专门撰写了《京师创设图书馆私议》,由此揭开了清末预备立宪公共图书馆运动的序幕。


    正确答案:罗振玉

  • 第7题:

    清末预备立宪主要有哪些活动。


    正确答案:(1)颁布《钦定宪法大纲》、《宪法重大信条十九条》;其中《钦定宪法大纲》规定了君上各项大权,同时也第一次规定了人民权利。《宪法重大信条十九条》规定了英国式的虚权君主制或缩小了皇权,扩大了国会与内阁权力。
    (2)成立咨议局、资政院。咨议局相当于各省议会,资政院相当于国会。

  • 第8题:

    判断题
    资政院是清末预备立宪时期设立的地方民意机构。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填空题
    ()是清末“预备立宪”过程中清政府设立的中央咨询机关,于1910年设立。

    正确答案: 资政院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单选题
    资产阶级立宪派参与清末“预备立宪”的出发点是()
    A

    企图缓和与清政府的矛盾

    B

    企图缓和与人民大众的矛盾

    C

    企图成为人民的代表

    D

    渴望参与政权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问答题
    清末预备立宪主要有哪些活动。

    正确答案: (1)颁布《钦定宪法大纲》、《宪法重大信条十九条》;其中《钦定宪法大纲》规定了君上各项大权,同时也第一次规定了人民权利。《宪法重大信条十九条》规定了英国式的虚权君主制或缩小了皇权,扩大了国会与内阁权力。
    (2)成立咨议局、资政院。咨议局相当于各省议会,资政院相当于国会。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单选题
    清末预备立宪时期成立的“责任内阁”是一个具有()色彩的内阁。
    A

    平民

    B

    皇族

    C

    公民

    D

    资产阶级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清末立宪派中,能够接受共和制度的是()。

    • A、权贵立宪派
    • B、士绅立宪派
    • C、第三波立宪派
    • D、以上都不正确

    正确答案:C

  • 第14题:

    清朝末年,全国规模最大、阵营最整齐、力量最雄厚的立宪派团体是()。

    • A、宪政讲习会
    • B、预备立宪公会
    • C、政闻社
    • D、强学会

    正确答案:B

  • 第15题:

    清末为预备立宪而在地方设立的采集舆论的机构是()

    • A、咨议局
    • B、资政院
    • C、商会
    • D、报馆

    正确答案:A

  • 第16题:

    慈禧太后于1905年9月1日,颁布实施“预备立宪”的诏书,标志着清末预备立宪的正式启动。这份诏书在中国维新立宪人士中间引起了很大反响。远在国外的康有为、梁启超,立即修改其策略,将“保皇会”改为(),准备回国参与清廷预备立宪的工作。

    • A、宪政公会
    • B、自治会
    • C、宪政筹备会
    • D、国民宪政会

    正确答案:D

  • 第17题:

    清末预备立宪时期成立的“责任内阁”是一个具有()色彩的内阁。

    • A、平民
    • B、皇族
    • C、公民
    • D、资产阶级

    正确答案:B

  • 第18题:

    ()是清末“预备立宪”过程中清政府设立的中央咨询机关,于1901年设立。


    正确答案:资政院

  • 第19题:

    清末预备立宪始于()。

    • A、修订法律
    • B、设立议院
    • C、召开国会
    • D、官制改革

    正确答案:D

  • 第20题:

    判断题
    资政局是清末预备立宪时期设立的地方民意机构。()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填空题
    在清末预备立宪之初,()专门撰写了《京师创设图书馆私议》,由此揭开了清末预备立宪公共图书馆运动的序幕。

    正确答案: 罗振玉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问答题
    简述清末预备立宪的实质、影响与意义。

    正确答案:
    解析:

  • 第23题:

    单选题
    清末“预备立宪”活动中最先颁布的文件是(  )。
    A

    《钦定宪法大纲》

    B

    《钦定逐年筹备事宜清单》

    C

    《预备立宪上谕》

    D

    《宪法重大信条十九条》


    正确答案: B
    解析:
    1905年清廷提出“仿行宪政”,开始“预备立宪”。1906年9月1日清廷以光绪皇帝的名义颁布《预备立宪上谕》。1908年8月27日公布了“预备立宪”计划——《钦定逐年筹备事宜清单》。1908年8月颁布《钦定宪法大纲》。1911年11月,为挽回颓局,发布《宪法重大信条十九条》。

  • 第24题:

    单选题
    清末立宪派中,能够接受共和制度的是()。
    A

    权贵立宪派

    B

    士绅立宪派

    C

    第三波立宪派

    D

    以上都不正确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