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随着近代资本主义的发展,到1919年时中国无产阶级人数约有() ”相关问题
  • 第1题:

    论述西方近代无产阶级报业的发展情况。


    正确答案: 无产阶级报刊经历的三个阶段:
    1.工人报刊时期:19世纪30年代在英、法、德国先后兴起了三大工人运动,标志着工人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随之工人报刊开始出现。早期工人报刊是在极其困难的条件下开展活动的,其主要内容是呼吁保障工人的生活和改善劳动条件,宣传空想社会主义思想,主张进行经济斗争,最著名的是英国的《北极星报》。工人报刊在揭露资产阶级的剥削本质、传播阶级斗争知识、唤醒工人阶级的觉悟方面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2.无产阶级政治报刊:随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及其与工人运动的结合,多数工人报刊转变为无产阶级政治报刊,它们在宣传革命理论,批判错误思想、组织无产阶级政党及其同反对派的斗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这一时期主要的报刊有《共产主义杂志》、马克思、恩格斯创办的事业上第一份马克思主义日报《新莱茵报》以及《法兰西共和国公报》,他是巴黎公社时期最重要的报纸。
    3.俄国布尔斯维克报刊的发展:19世纪末,俄国诞生了无产阶级政党,创办了布尔什维克报刊。至此,无产阶级政治报刊已发展成为无产阶级的政党报刊,它们为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建立无产阶级政权,为准备和实现社会主义革命建立了不朽的功勋。这一时期重要的报刊有列宁创办和领导的一个马克思主义全俄政治报纸《火星报》和布尔什维克的中央机关报《真理报》,它后来成为世界上第一份执政的无产阶级政党的中央机关报。
    特点及影响,这一时期的无产阶级报刊的特点呈现出:
    1.办报宗旨在于维护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的利益,宣传本组织的纲领。
    2.内容主要是批判旧世界,同各类的阶级敌人进行斗争,也要同内部种种错误思潮和资产阶级影响进行斗争。
    3.它同劳动群众保持广泛而密切的联系,依靠群众办报。
    4.它是党和公会的宣传纲领,党和公会的领导往往是报纸的负责人或主编。

  • 第2题:

    简述近代前期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发展的条件及其与中国近代政治运动的关系。


    正确答案:鸦片战争前,中国已经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鸦片战争,外国的工业品开始倾销到中国市场,中国的自然经济逐步解体,客观上促进了中国社会商品经济的发展;外商在华投资建厂和洋务派兴办近代工业,吸引了一部分官僚、地主和商人投资近代工业,这样,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产生了。随着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中国的民族资产阶级也诞生了。甲午中日战争后,由于帝国主义竞相对华资本输出,进一步破坏了中国的自然经济,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客观条件;同时,清政府为了扩大税源也放宽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中国出现了兴办工业的浪潮,19世纪末,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有了初步发展。随着民族危机的加深和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
    民族资产阶级开始作为新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他们掀起了一场具有一定群众性的救亡图存的维新变法运动。在戊戌变法失败后,资产阶级革命派掀起了一场以推翻清王朝统治,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为目标的辛亥革命。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欧洲各帝国主义国家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对华输出的资本和商品有所减少,客观上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外部条件;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专制统治,建立了中华民国,为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扫除了一些障碍,民族资产阶级的社会政治地位有所提高,南京临时政府奖励发展实业的法令,激发了他们投资近代工业的热情;辛亥革命前后,群众性的反帝爱国斗争此起彼伏,有力地推动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因而一战期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得到了进一步发展,促使中国无产阶级队伍壮大,为以后中国由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化,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提供了阶级基础。

  • 第3题:

    毛泽东思想产生不是偶然的,它是现实需要的必然产物。这种现实需要主要表现为()

    • A、近代中国无产阶级发展的需要
    • B、近代中国社会矛盾发展的需要
    • C、近代激进知识分子活动的需要
    • D、近代中国资产阶级革命的需要

    正确答案:B

  • 第4题:

    辛亥革命后,尤其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随着中国的民族工业迅速发展,到1919年,中国近代产业工人已经达到了()人左右。

    • A、60万
    • B、100万
    • C、200万
    • D、500万

    正确答案:C

  • 第5题:

    中国近代资本主义企业之“近代”的实质是()

    • A、完全由民间投资兴办
    • B、产生和发展于中国近代
    • C、使用机器生产
    • D、受外商企业刺激而产生

    正确答案:C

  • 第6题:

    随着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中国产业工人队伍不断壮大,到1919年时产业工人的数量达到()万人。


    正确答案:200

  • 第7题:

    概述1919年以前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发展变化过程,论述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在旧中国的历史地位。


    正确答案:鸦片战争前,中国已有了资本主义萌芽。
    战后,自然经济逐步解体,在外国资本主义和洋务运动刺激下,19世纪六、七十年代,产生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
    甲午战后,自然经济加速解体,洋务派无力控制民族资本主义,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得到初步发展。
    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帝制,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西方列强放松了对华经济的扩张,民族资本主义获得较快发展。
    民族资本主义工业是一种新的经济因素,其产生和发展有利于社会的进步,它是维新变法运动和民主革命运动的重要经济前提,是无产阶级队伍壮大的前提之一。
    民族资本主义工业资金少规模小,技术力量薄弱,没有形成完整的工业体系,地区分布不合理,在一定程度上依赖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势力,难已独立发展。

  • 第8题:

    中国近代旅游是指()。

    • A、1840年鸦片战争到1919年这一历史时期的旅游
    • B、1840年鸦片战争到1949年这一历史时期的旅游
    • C、1919到1949年这一历史时期的旅游
    • D、1840年鸦片战争到1981年这一历史时期的旅游

    正确答案:B

  • 第9题:

    单选题
    随着近代资本主义的发展,到1919年时中国无产阶级人数约有()
    A

    100万人

    B

    200万人

    C

    300万人

    D

    400万人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单选题
    毛泽东思想产生不是偶然的,它是现实需要的必然产物。这种现实需要主要表现为()
    A

    近代中国无产阶级发展的需要

    B

    近代中国社会矛盾发展的需要

    C

    近代激进知识分子活动的需要

    D

    近代中国资产阶级革命的需要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单选题
    辛亥革命后,尤其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随着中国的民族工业迅速发展,到1919年,中国近代产业工人已经达到了()人左右。
    A

    60万

    B

    100万

    C

    200万

    D

    500万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问答题
    概述1919年以前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发展变化过程,论述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在旧中国的历史地位。

    正确答案: 鸦片战争前,中国已有了资本主义萌芽。
    战后,自然经济逐步解体,在外国资本主义和洋务运动刺激下,19世纪六、七十年代,产生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
    甲午战后,自然经济加速解体,洋务派无力控制民族资本主义,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得到初步发展。
    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帝制,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西方列强放松了对华经济的扩张,民族资本主义获得较快发展。
    民族资本主义工业是一种新的经济因素,其产生和发展有利于社会的进步,它是维新变法运动和民主革命运动的重要经济前提,是无产阶级队伍壮大的前提之一。
    民族资本主义工业资金少规模小,技术力量薄弱,没有形成完整的工业体系,地区分布不合理,在一定程度上依赖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势力,难已独立发展。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近代中国无产阶级基本特点是()

    • A、人数多
    • B、人数少
    • C、产生先于资产阶级
    • D、产生晚于资产阶级
    • E、战斗力强

    正确答案:B,C,E

  • 第14题:

    中国的近代社会起始于()。

    • A、1840
    • B、1919
    • C、1949
    • D、1956

    正确答案:A

  • 第15题: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在1919年和1937年后都出现了大幅度下滑。造成这两个时期下滑的共同原因是()

    • A、国民政府的肆意搜刮
    • B、国共内战导致经济发展出现困难
    • C、外国侵略加剧打击了民族企业
    • D、中国被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正确答案:C

  • 第16题:

    在中国近代化探索的过程中,试图通过改革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是()


    正确答案:戊戌变法

  • 第17题:

    洋务派兴办近代企业,目的是使中国朝着资本主义方向发展。


    正确答案:错误

  • 第18题:

    近代中国没有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原因()

    • A、中国资产阶级的软弱性
    • B、帝国主义不允许
    • C、封建主义不允许
    • D、无产阶级不允许

    正确答案:A,B,C

  • 第19题:

    随着近代资本主义的发展,到1919年时中国无产阶级人数约有()

    • A、100万人
    • B、200万人
    • C、300万人
    • D、400万人

    正确答案:B

  • 第20题:

    单选题
    林增平的《近代中国资产阶级论略》一文认为,中国封建社会孕育的资本主义萌芽过于微弱,鸦片战争后因西方资本主义入侵,大多凋零,幸存者绝少,因之“在原始积累的过程中,就缺乏原来的手工工场作为发展的基础。中国新兴的近代企业,绝大部分是从无到有,把西方已有的企业成套地移植过来的”。作者的观点是()
    A

    近代民族工业主要由明清资本主义萌芽发展而来

    B

    近代民族工业主要由于外国资本主义侵略而产生

    C

    明清资本主义萌芽和近代西方资本主义侵略对近代民族工业的产生同样重要

    D

    近代民族工业的产生与明清资本主义萌芽和近代西方资本主义侵略无关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填空题
    随着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中国产业工人队伍不断壮大,到1919年时产业工人的数量达到()万人。

    正确答案: 200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单选题
    导致近代中国人由学习西方“器物”转向学习“制度”的决定因素是()
    A

    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程度不断加深

    B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C

    中国革命的指导思想不断走向科学

    D

    中国无产阶级独立登上政治舞台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多选题
    近代中国无产阶级基本特点是()
    A

    人数多

    B

    人数少

    C

    产生先于资产阶级

    D

    产生晚于资产阶级

    E

    战斗力强


    正确答案: E,A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