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石变法中的募役法与唐朝的纳绢代役相比,在社会经济发展方面表现出的最大特征是()
A.限制了官僚地主在经济上的特权
B.增加了封建政府的财政收入
C.保证了农民的劳动时间,有利于农业生产
D.封建赋税由实物形态向货币形态转化
第1题:
第2题:
王安石变法中的募役法与唐朝的纳绢代役相比,在社会经济发展方面表现出的最大特征是()
第3题:
王安石变法措施中,有利于稳定物价和促进商品交流的是()
第4题:
唐朝租庸调制规定农民可以纳绢或布代役,其中的“布”是指()
第5题:
唐代实施的“纳绢代役”和王安石变法中的“募役法”,皆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其共同原因是()。
第6题:
王安石变法的措施中,对大商人打击最大的是()
第7题:
王安石变法中,能限制大商人对市场的控制,有利于稳定物价和商品交流的措施是()。
第8题:
青苗法
募役法
方田均税法
市易法
第9题:
青苗法
募役法
一条鞭法
方田均税法
第10题:
①②
②③
⑤
③④
第11题:
王安石的募役法和唐朝的纳绢代役相比,在社会经济发展方面表现出的最大特征是()
第12题:
北宋王安石变法,着眼于稳定物价的措施是()
第13题:
王安石变法措施中,既可以限制高利贷盘剥,又可以增加政府财政收入的是()
第14题:
王安石认为可以“广积蓄,平物价,使农人有以赴时趋事,而兼并不得乘其急”的变法措施是()
第15题:
两税法的最大特点是()
第16题:
在王安石变法的措施中,兼有打击官僚贵族特权、增加财政收入和减轻农民负担的是()。
第17题:
保证了农民的劳动时间
增加了政府的收入
限制了官僚地主的特权
减轻了农民的负担
第18题:
均输法、市易法
保甲法、农田水利法
方田均税法、募役法
青苗法、免役法
第19题:
青苗法
募役法
方田均税法
市易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