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答案和解析
参考答案:

(1)建立了更加完备的官学体系,包括国子学、太学、医学、律学、算学、书学和新设的武学和画学以及各级各类地方学校,同时中央官学和地方官学还建立了相互连接的学制,州县学生可以逐级升入太学。
(2)设置了地方教育行政机构,崇宁二年,在诸路设立提举学事司,长官为提举学事使,负责管理所属州县教育,这是我国设置专门地方教育行政机构之始。
(3)创行“学田制”,为官学的稳定发展提供了物质保证。
(4)加强了教师管理制度。太学聘请著名学者为教授,并将竞争机制引入太学,每一门课程由两人讲授,“以较优劣善否”。地方官学教师实行考试选差,形成“考选教官”的制度。对学官定期考核,以考试结果作为其升迁或贬斥的依据。
(5)通过放宽入学等级限制和指定严格的学规促进了学生管理制度的发展。
(6)通过更新教材、实行“三舍法”和“积分制”加强了教学管理。


更多“简述宋代官学管理发展的主要标志。 ”相关问题
  • 第1题:

    学田制是哪个朝代管理官学的制度?()

    A唐代

    B宋代

    C元代

    D明代


    B

  • 第2题:

    隋唐时期官学管理比较完备的标志是什么?
    (1)学校管理机构和人员的设置。设置国子监。
    (2)入学资格的规定。儒学各学招收14-19岁子弟。
    (3)教学管理制度。教学计划服从于科举考试的要求,把儒学分大中小三类。
    (4)教师的管理。
    (5)学生的管理。

  • 第3题:

    ()是宋代官学逐步改造、完善、定型的时期。


    正确答案:历次兴学、庆历兴学和熙宁兴学

  • 第4题:

    ()的完备与记载内容的丰富,是宋代方志发展的主要标志。


    正确答案:志书体例

  • 第5题:

    简述宋代中央官学的设置。


    正确答案: 凡由政府领导设立的学校均称官学,设于京都的称中央官学。中央官学主要有:国子学、太学、四门学、广文馆、武学、律学、算学、书学、画学、医学、宗学、诸王宫学及京都小学等。

  • 第6题:

    简述辽、金、元时期的官学管理。


    正确答案: 辽、元、金对学校的管理主要是通过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的:
    (1)模仿汉人之制,建立学校管理体制与教育行政体制。在学校管理体制上,三代中央都设置国子监,作为中央官学的行政机构,在教育政策体制上,三代多模仿汉制,其中元代中央和地方均没有统一的教育行政机构,呈现出政出多门的特点
    (2)教学管理。在教学内容上,三代中央官学和地方官学,除本民族的语言文字外,都以儒家经典为主要内容。元代在教学管理制度上,实行“分斋升等”和考试积分制。
    (3)教师管理。辽代官学的教师主要由汉族知识分子充任,金代仍以汉人为主,单契丹族、女真族和其他少数民族的知识分子已有了一席之地,元代教师则是蒙、汉及其他少数民族兼用。元代对教师的素质要求很高,对教师进行了明确的职责规定,对教师的任用采用多种方式,并对教师建立了严格的检查纠举制度。
    (4)学生的管理。
    入学资格与学额。三代官学学生的入学资格都有比较严格的等级限制,契丹族、女真族和蒙古族在各自占统治地位的朝代享有特权。各类学校的学员都有一定的名额限制。
    学生的待遇和学规。学生在学期间,享受政府拨给的钱粮,并享有一些特殊待遇。学校有严格的学规。
    (5)经费的管理。辽、金、元官学的经费主要老子官府拨给的学田和钱粮。

  • 第7题:

    问答题
    宋代官学的发展有哪些?

    正确答案: (1)建立了更加完备的官学体系
    (2)设置了地方教育行政机构(提举学事司)
    (3)创行“学田制”
    (4)教师管理制度的加强
    (5)学生管理制度的发展
    (6)教学管理的发展。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8题:

    问答题
    简述宋代中央官学的设置。

    正确答案: 凡由政府领导设立的学校均称官学,设于京都的称中央官学。中央官学主要有:国子学、太学、四门学、广文馆、武学、律学、算学、书学、画学、医学、宗学、诸王宫学及京都小学等。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问答题
    隋唐时期官学管理比较完备的标志是什么?

    正确答案: (1)学校管理机构和人员的设置。设置国子监。
    (2)入学资格的规定。儒学各学招收14-19岁子弟。
    (3)教学管理制度。教学计划服从于科举考试的要求,把儒学分大中小三类。
    (4)教师的管理。
    (5)学生的管理。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问答题
    简述唐朝官学管理制度。

    正确答案: (1)行束脩礼
    (2)制定教学计划
    (3)推行考试制度
    (4)建立假期制度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问答题
    简述宋代中央官学的管理制度。

    正确答案: (1)学官的编制与选用标准:学官包括管理人员和教学人员;学官选用标准有三项,德行、学业、年龄;
    (2)学生的入学资格和限额:入学实行升贡制度,限额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发展变化的;
    (3)教学管理:主要是分斋制和三舍法,以传授儒学为基本任务,专门学校还有专业课。
    (4)考试已形成系列比较完整的制度。
    (5)学规:重视日常生活行为管理,注意学行考核,学业考试与操行评定相结合构成学员总成绩。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问答题
    试述宋代的官学管理的经验。

    正确答案: (1)建立了更加完备的官学体系。宋代经三次兴学运动,官学制度更加完备,地方学校也得到了普遍的发展。
    (2)设置了地方教育行政机构。宋代教育行政制度沿袭唐制,并有所发展,建立了专门的地方教育行政机构。
    (3)创行“学田制”。学田制的建立为官学的稳定发展提供了物质保证,促进了宋元时期的地方官学的大发展。
    (4)教师管理制度的加强。宋代严格选任教师,同时将竞争机制引入教学。地方官学教师的选任采用新的“考选教官”制度。
    (5)学生管理制度的发展。放宽了入学等级;制定了严格的学规。
    (6)教学管理的发展。教材的更新;“三舍法”和“积分制”的实行。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简述唐朝官学管理制度。
    (1)行束脩礼
    (2)制定教学计划
    (3)推行考试制度
    (4)建立假期制度

  • 第14题:

    宋代官学的发展有哪些?
    (1)建立了更加完备的官学体系
    (2)设置了地方教育行政机构(提举学事司)
    (3)创行“学田制”
    (4)教师管理制度的加强
    (5)学生管理制度的发展
    (6)教学管理的发展。

  • 第15题:

    宋代的官学管理的主要标志或特点、经验?


    正确答案: ⑴建立更加完备的官学体系。宋代经三次兴学运动,官学制度更加完备,国子学、太学、医学、律学、算学和书学得到了整顿和充实,又增设了武学和画学。
    ⑵设置了地方教育行政机构。崇宁二年(1103年),在诸路设立提举学事司,长官称提举学事使,是我国设置专门地方行政机构的开始。
    ⑶创行“学田制”
    ⑷教师管理制度的加强。地方官学教师实行考试选差。宋代官学还实行定期考核。
    ⑸学生管理制度的发展。
    ①放宽了入学等级
    ②制定了严格的学规。
    ⑹教学管理的发展。“四书”的地位上升,与“五经”并列为钦定教材。“三舍法”“积分制”的实行。

  • 第16题:

    简述宋代建筑与城市发展的主要成就。


    正确答案: 此时期城市结构发生深刻变化,与唐时期建筑朴拙大方的风格相比,建筑进一步趋向装饰化、精致化。
    1、城市结构与布局发生了深刻变化:里坊制、夜禁→自由商业街。
    2、木架建筑采用古典模数制。
    以“材”为单位作为造屋的尺度标准,材分八等,按屋宇的大小、主次量屋用材,工料的估算有了统一标准。
    3、建筑群体布局上强化主轴线,增加纵深层次(如河北正定兴隆寺)。单体建筑体量与屋顶的组合更加精巧复杂(如滕王阁)。
    4、建筑装修与色彩趋向细密、精巧、华丽。
    门窗、家具等的样式发生细显著变化,如唐直棂窗——宋格子窗(门)。色彩更趋富丽,如唐红柱白墙灰瓦——宋彩画、琉璃等。
    5、砖石建筑水平达到新的高度砖石建筑主要指塔,再次是桥梁等。其中宋塔取得的成就历代最高。其特点为:(1)木塔已少,以砖石塔为主。
    (2)发展了八角形、六边形等多边形平面。
    (3)楼阁式塔最多,可供登临。塔身多作筒体结构,墙面及檐部多仿木构。

  • 第17题:

    试述宋代的官学管理的经验。


    正确答案: (1)建立了更加完备的官学体系。宋代经三次兴学运动,官学制度更加完备,地方学校也得到了普遍的发展。
    (2)设置了地方教育行政机构。宋代教育行政制度沿袭唐制,并有所发展,建立了专门的地方教育行政机构。
    (3)创行“学田制”。学田制的建立为官学的稳定发展提供了物质保证,促进了宋元时期的地方官学的大发展。
    (4)教师管理制度的加强。宋代严格选任教师,同时将竞争机制引入教学。地方官学教师的选任采用新的“考选教官”制度。
    (5)学生管理制度的发展。放宽了入学等级;制定了严格的学规。
    (6)教学管理的发展。教材的更新;“三舍法”和“积分制”的实行。

  • 第18题:

    简述宋代官刻特点。


    正确答案:(1)政府重视,皇帝参与,把出版作为教化及维护封建统治的工具;
    (2)宗旨明确,内容集中,多为经史御纂之书;
    (3)人才荟萃,管理严格,刊本质量有保证;
    (4)财力雄厚,不惜工本,纸墨装帧属上乘;
    (5)地位显赫,带动全国出版业。

  • 第19题:

    问答题
    简述辽、金、元时期的官学管理。

    正确答案: 辽、元、金对学校的管理主要是通过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的:
    (1)模仿汉人之制,建立学校管理体制与教育行政体制。在学校管理体制上,三代中央都设置国子监,作为中央官学的行政机构,在教育政策体制上,三代多模仿汉制,其中元代中央和地方均没有统一的教育行政机构,呈现出政出多门的特点
    (2)教学管理。在教学内容上,三代中央官学和地方官学,除本民族的语言文字外,都以儒家经典为主要内容。元代在教学管理制度上,实行“分斋升等”和考试积分制。
    (3)教师管理。辽代官学的教师主要由汉族知识分子充任,金代仍以汉人为主,单契丹族、女真族和其他少数民族的知识分子已有了一席之地,元代教师则是蒙、汉及其他少数民族兼用。元代对教师的素质要求很高,对教师进行了明确的职责规定,对教师的任用采用多种方式,并对教师建立了严格的检查纠举制度。
    (4)学生的管理。
    入学资格与学额。三代官学学生的入学资格都有比较严格的等级限制,契丹族、女真族和蒙古族在各自占统治地位的朝代享有特权。各类学校的学员都有一定的名额限制。
    学生的待遇和学规。学生在学期间,享受政府拨给的钱粮,并享有一些特殊待遇。学校有严格的学规。
    (5)经费的管理。辽、金、元官学的经费主要老子官府拨给的学田和钱粮。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0题:

    填空题
    ()是宋代官学逐步改造、完善、定型的时期。

    正确答案: 历次兴学、庆历兴学和熙宁兴学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单选题
    学田制是哪个朝代管理官学的制度?()
    A

    唐代

    B

    宋代

    C

    元代

    D

    明代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问答题
    宋代的官学管理的主要标志或特点、经验?

    正确答案: ⑴建立更加完备的官学体系。宋代经三次兴学运动,官学制度更加完备,国子学、太学、医学、律学、算学和书学得到了整顿和充实,又增设了武学和画学。
    ⑵设置了地方教育行政机构。崇宁二年(1103年),在诸路设立提举学事司,长官称提举学事使,是我国设置专门地方行政机构的开始。
    ⑶创行“学田制”
    ⑷教师管理制度的加强。地方官学教师实行考试选差。宋代官学还实行定期考核。
    ⑸学生管理制度的发展。
    ①放宽了入学等级
    ②制定了严格的学规。
    ⑹教学管理的发展。“四书”的地位上升,与“五经”并列为钦定教材。“三舍法”“积分制”的实行。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问答题
    简述宋代官学管理发展的主要标志。

    正确答案: (1)建立了更加完备的官学体系,包括国子学、太学、医学、律学、算学、书学和新设的武学和画学以及各级各类地方学校,同时中央官学和地方官学还建立了相互连接的学制,州县学生可以逐级升入太学。
    (2)设置了地方教育行政机构,崇宁二年,在诸路设立提举学事司,长官为提举学事使,负责管理所属州县教育,这是我国设置专门地方教育行政机构之始。
    (3)创行“学田制”,为官学的稳定发展提供了物质保证。
    (4)加强了教师管理制度。太学聘请著名学者为教授,并将竞争机制引入太学,每一门课程由两人讲授,“以较优劣善否”。地方官学教师实行考试选差,形成“考选教官”的制度。对学官定期考核,以考试结果作为其升迁或贬斥的依据。
    (5)通过放宽入学等级限制和指定严格的学规促进了学生管理制度的发展。
    (6)通过更新教材、实行“三舍法”和“积分制”加强了教学管理。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