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古代劳动人民一直有着美好愿望——“五谷丰登”和“六畜兴旺”。这也反映了我国古代农业经济的特点之一是()
A.精耕细作的生产模式日益完善
B.采用男耕女织的经营模式
C.有家畜养殖业的传统
D.以种植业为主,家畜饲养业为辅
第1题:
在我国古代,虽然儿童科学教育有了很大的发展,但是一般的劳动人民子女仍然在家庭中接受()。
第2题:
()与()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漫长的生产与生活实践中发明创造的一种染色技艺,有着悠久的历史与文化传统。
第3题:
在我国古代,“社稷”是国家的代称,其中,“社”指土地之神,“稷”指主管五谷之神。关于国家的这种理解,反映了我国古代()
第4题:
以“游”为词跟的词有中性与贬义两种,如:游览、游荡、反映了我国古代社会()的特点。
第5题:
祈盼“五谷丰登”“六畜兴旺”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一个美好愿望,这反映了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一个特点是()
第6题:
下列关于我国古代神话的说法中,错误的一项是()。
第7题:
“游幸”、“游学”、“游宦”、“游侠”、“游方”等不同的旅游名词反映了我国古代()的伦理特征。
第8题:
农谚是劳动人民长期生产实践中积累起来的经验结晶,它对于农业生产必然起着一定的指导作用,如“要知五谷,先看五木”,“白露早,寒露迟,秋分草子正当时”,“种好稻好,娘好囡好”,“早稻水上飘,晚稻插齐腰”,“寸麦不怕尺水,尺麦但怕寸水”。以上五则农谚反映了()
第9题:
墨子
周礼
法经
西游记
孙子兵法
第10题:
第11题:
第12题:
第13题:
我国古代劳动人民一直有着美好愿望——“五谷丰登”和“六畜兴旺”。这也反映了我国古代农业经济的特点之一是()
第14题:
“官无封建,而吏有封建”是我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突出特点。官和吏的主要区别在于官僚实行限任制,而吏胥实行常任制。官僚放任要回避本籍,而吏胥基本上是土著。因而形成吏胥左右官场的局面,被形容为“养百万虎狼于民间。”这一现象()。
第15题:
下列关于我国古代科学技术对中华文化重要性的看法正确的是()
第16题:
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利用人工防治害虫的方法主要有哪些?
第17题:
我国古代桥梁的种类和特点有哪些?
第18题:
我国古代诗文中,有许多关心民间疾苦、同情劳动人民的佳句,如:()。
第19题:
古代中国以农立国。下列关于我国古代农业经济基本特点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第20题:
第21题:
神话是远古人类借助想象以反映自然和社会生活为内容的故事。
我国古代神话反映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渴望了解自然、征服自然的坚强意志和顽强精神。
我国上古神话带有鲜明的民族性。
我国古代神话是现实主义文学的萌芽。
第22题:
在思想内容方面,我国古代神话反映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渴望了解自然、征服自然的坚强意志和顽强精神。
我国上古神话最早对我国的民族精神作了艺术上的概括并因而带有鲜明的民族性
在艺术形式方面,我国上古神话传说具有强烈的积极浪漫主义色彩
在艺术形式方面,我国上古神话传说具有强烈的现实主义色彩
第23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