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其为利也博哉”。这句话指的是()。
A.隋朝运河的作用
B.唐朝南北交通的发达
C.元朝南北交通的畅通
D.明朝对外港口的繁华
第1题:
语译题:博而不繁,详而有要,综合究竟,真窥渊海。兹岂仅以医书觏哉?实性理之精微,格物之《通典》,帝王之秘箓,臣民之重宝也。李君用心嘉惠何勤哉!
第2题:
“北通涿郡(北京)之渔商,南运江都(扬州)之转输,其为利也博哉!”是对古代哪一水利工程历史作用的评价()
第3题:
大运河南起余杭,北达()
第4题:
“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其为利也博(丰厚)哉。”这反映出隋朝开凿的大运河()
第5题:
“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其为利也博哉!”此话说明隋朝开凿大运河的重大意义是()
第6题:
“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其为利也博哉”。这句话指的是()。
第7题:
古人云:“日之所照日阳。”下列各项中,两者均属于“阳”的方位是()。
第8题:
河南省的洛阳位于洛河之(),陕西省的华阴位于华山之()。
第9题:
第10题:
隋朝运河的作用
唐朝南北交通的发达
元朝南北交通的畅通
明朝对外港口的繁华
第11题:
涿郡
余杭
洛阳
江都
第12题:
洛河之北,华山之北
洛河之南,华山之北
洛河之北,华山之南
洛河之南,华山之南
第13题:
文言文中山之南、水之北称“阳”;山之北、水之南称“阴”。请指出下面地名的位置,衡阳()。
第14题:
隋朝大运河的中心点是()。
第15题:
语译题:音律象数之肇端,藏府经络之曲折,靡不缕指而胪列焉。大哉至哉!垂不朽之仁慈,开生民之寿域。其为德也,与天地同,与日月并,岂直规规治疾方术已哉?
第16题:
“将兴辽东之段,自洛口开渠达涿郡,以通漕运”,这条运河是指()
第17题:
古人把山南水北称为“阳”,山北水南称为“阴”,如衡阳在衡山之南,江阴是长江之南。
第18题:
翻译:故待农而食之,虞而出之,工而成之,商而通之。此宁有政教发征期会哉?。(司马迁《史记·货殖列传序》)
第19题:
中国古代地名中的"阴""阳"往往体现了该地与相邻山、水的关系。以下都表示"阴"的方位是()。
第20题:
下列关于地理位置的描述与城市之间对应关系错误的是()。
第21题:
洛河之北,华山之北
洛河之南,华山之北
洛河之北,华山之南
洛河之南,华山之南
第22题:
山之南、水之北
山之南、水之南
山之北、水之北
山之北、水之南
第23题:
北;北
北;南
南;南
南;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