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代档案管理工作的发展脉络。
夏朝,设有保管档案的官职“太史令”;
商朝,按照一定的规则收藏,保管甲骨档案;
周朝,建立了我国最早的保存档案的机构“天府”,并首创“金藤之匮”制度;
秦朝,建立“藏府”书府“等档案库,并建立了防火,防盗和定期检查等保管制度;
汉代,建造了石渠阁,兰台,东观等颇具规模档案库;
魏晋南北朝时期,各政权都有档案库,另外此时期盛行谱牒档案;
唐朝,档案工作与文书工作开始分离,建立了归档,鉴定,一案一卷,检查修缮,查阅等制度;
宋代,档案工作与文书工作全面分离,各级官衙普遍设立档案库,档案的集中,整理,保管,鉴定,销毁,查阅,保密等制度发展完备;
明代,修建了”皇史窚“后湖黄册库’等规模巨大,具有很高建筑水平的档案库,其保卫,保密制度十分严格,档案的分类,装订,保管,查阅等制度进一步发展;
清代,产生了档案上缴,分类存放,定期修缮等制度。在历史档案工作的发展过程中,档案的利用工作也是一个重要的方面。主要表现在:将档案作为施政的工具、利用档案修史和汇编典籍、将档案作为教育官民的教材。
第1题:
下列不属于新中国成立前的历史档案的是( )。
A.历代王朝时期的档案
B.民国档案
C.革命历史档案
D.现行档案
第2题:
下列不属于新中国成立前的历史档案的是()。
A历代王朝时期的档案
B民国档案
C革命历史档案
D现行档案
第3题:
档案事业包括档案室工作,档案馆工作,档案事业管理工作,档案教育工作,(),档案宣传出版工作。
第4题:
档案管理工作的基本内容主要是在档案室和档案馆进行的。
第5题:
档案管理工作包括()。
第6题:
我国档案事业由()档案法制工作、档案教育工作、档案科学研究工作、档案宣传工作和档案国际合作与对外交流工作等方面组成。
第7题:
我国档案事业各组成部分中,档案教育工作、档案科学研究工作、()是辅助,是建设和发展档案事业的重要条件。
第8题:
文书材料归业务指导是()中的重要组织部分,归档业务指导能提高全员归档意识。因此,文书档案人员的归档业务指导所产生的效果直接关系到归档文书材料的质量。
第9题:
人事档案管理工作
科研档案管理工作
文书档案管理工作
会计档案管理工作
第10题:
历代王朝时期的档案
民国档案
革命历史档案
新中国成立前的历史档案
第11题:
档案法制工作
档案宣传工作
档案行政管理工作
档案国际合作与对外交流工作
第12题:
第13题:
简述历代档案管理工作的发展脉络
夏朝,设有保管档案的官职“太史令”;
商朝,按照一定的规则收藏,保管甲骨档案;
周朝,建立了我国最早的保存档案的机构“天府”,并首创“金藤之匮”制度;
秦朝,建立“藏府”书府“等档案库,并建立了防火,防盗和定期检查等保管制度;
汉代,建造了石渠阁,兰台,东观等颇具规模档案库;
魏晋南北朝时期,各政权都有档案库,另外此时期盛行谱牒档案;
唐朝,档案工作与文书工作开始分离,建立了归档,鉴定,一案一卷,检查修缮,查阅等制度;
宋代,档案工作与文书工作全面分离,各级官衙普遍设立档案库,档案的集中,整理,保管,鉴定,销毁,查阅,保密等制度发展完备;
明代,修建了”皇史窚“后湖黄册库’等规模巨大,具有很高建筑水平的档案库,其保卫,保密制度十分严格,档案的分类,装订,保管,查阅等制度进一步发展;
清代,产生了档案上缴,分类存放,定期修缮等制度。在历史档案工作的发展过程中,档案的利用工作也是一个重要的方面。主要表现在:1.将档案作为施政的工具2.利用档案修史和汇编典籍3.将档案作为教育官民的教材
略
第14题:
随着科学技术发展,缩微技术,电子计算机技术在档案管理工作中的应用对科技档案()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第15题:
国务院()主管部门对全国城市地下管线工程档案管理工作实施指导、监督。
第16题:
列举历代管理档案的机构(4个)。
第17题:
按我国档案形成的不同历史时期,档案的类型可以分为()和新中国成立后的现行档案。
第18题:
在档案事业各组成部分中,()是核心。
第19题:
档案管理工作顺应社会发展的需求,作出适时、适势的改革和改变,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第20题:
档案行政管理工作
档案馆工作
档案室工作
档案宣传工作
第21题:
第22题:
第23题:
档案管理工作
档案法制工作
档案行政管理工作
档案宣传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