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要分析唐乾陵布局的主要特点,并简要说明其中阙和神道的作用?
1、布局乾陵是“因山为陵”的典型,其以梁山为陵墓主体,梁山前有双峰(高度低于梁山)对峙为阙,一条长长的神道夹持在双乳峰中间,径直北上,直达陵墓南门朱雀门。气势恢弘,选址极为巧妙。
2、阙阙的形制是指在夯土台上立木构的“观”。帝王阙的规制是三出阙。乾陵共有三对阙,一对在第一道门、一对在双乳峰峰顶、一对在陵墓南门朱雀门,作为空间转换和过渡的标志。
3、神道指通向陵墓主体的长墓道,其两侧分立石象生,如石马、石人、石狮、朱雀、碑等夹道而立,引导拜者。
第1题:
从择址、形制、神道几方面简要分析明十三陵的总体布局特点?
1、择址十三陵以天寿山为屏障,三面环山,南面敞开。神道南端左右各有小丘,如同双阙,与唐乾陵有异曲同工之效。整个陵区地势开阔宏伟,选址极佳。
2、形制演变由明之前的方上之制演变为宝城宝顶、方城明楼。陵墓主体由方截椎体变为倒扣的半球体谓之宝顶。宝顶环以墙垣谓之宝城。宝城南门有一城楼样式的方形歇山建筑谓之明楼。
3、神道明十三陵合用一条神道,并采用明陵首创的曲折自然式神道形式。有多重牌坊、门殿、碑亭等作为空间的过渡与转折,还有形态各异的石象生夹道而立。
第2题:
第3题:
在陵园的空间布局形式中,属于以神道贯串全局的轴线布局形式的陵园有()
第4题:
简述我国古代帝陵的体制的组成。试以唐乾陵、明十三陵和清陵为例,说明其特点与历史发展的规律。
第5题:
第6题:
唐乾陵、汉茂陵、清东陵
汉茂陵、清东陵、唐乾陵
秦始皇陵、唐乾陵、明定陵
北宋陵、唐乾陵、清景陵
第7题:
秦始皇陵
明清帝王陵
汉茂陵
唐代高宗乾陵
明十三陵
第8题:
秦始皇陵
汉茂陵
唐乾陵
明孝陵
第9题:
第10题:
第11题:
秦始皇陵、明十三陵、唐乾陵
秦始皇陵、唐乾陵、明十三陵
唐乾陵、明十三陵、秦始皇陵
唐乾陵、秦始皇陵、明十三陵
第12题:
第13题:
简述唐乾陵的布局特点。
利用地形,因山为坟,以墓前双峰为阙;平面布局是在山陵四周筑方形“神墙”,四边设门,门外建角楼,陵前主神道向南延伸;遍植松柏,精神表意。
依梁山而建,梁山前有双峰对峙,高度低于梁山,乾陵墓室藏于梁山中,而利用双峰建为墓前双阙,使整个陵区显得崇高、雄伟,选址极为成功。阙内神道两侧分立石柱、飞马、朱雀、石马、石人、碑、藩酋群像、石狮等。陵前共有三对阙,最外一对阙在山下神道南端,中间一阙在乳峰,最后一阙在朱雀门前。神道两侧石刻和阙台的衬托,使梁山更为突出。梁山周围原有陵墙,陵门四出,现已不存。前堂后寝。墓室四壁及甬道两侧绘有柱枋斗拱、树木、宫女、内监等象征宫廷生活的笔画。甬道外墓道两侧还绘有列戟、仪仗等宫门前的情状。
第14题:
第15题:
唐高宗和武后之墓是()?
第16题:
神道上有异族异国人物石像生的陵墓是()。
第17题:
第18题:
昭陵、乾陵、孝陵、茂陵
乾陵、昭陵、茂陵、孝陵
昭陵、乾陵、茂陵、孝陵
乾陵、昭陵、孝陵、茂陵
第19题:
第20题:
唐乾陵,汉茂陵,清东陵
汉茂陵,清东陵,唐乾陵
秦始皇陵,唐乾陵,明定陵
北宋陵,唐乾陵,清景陵
汉茂陵,明长陵,清福陵
第21题:
汉茂陵
唐乾陵
明十三陵
清东陵
第22题:
始皇陵,明长陵,唐乾陵
始皇陵,明定陵,清昭陵
唐乾陵,清裕陵,始皇陵
唐乾陵,始皇陵,明长陵
第23题:
秦始皇陵
汉茂陵
唐乾陵
明十三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