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晚清出版业的特点。

题目

简述晚清出版业的特点。


相似考题
更多“简述晚清出版业的特点。 ”相关问题
  • 第1题:

    简述晚清经文学代表。


    正确答案: 龚自珍《全集》;魏源《诗古微》《书古微》;康有为《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论语注》。

  • 第2题:

    简述晚清“四大谴责小说”分别是哪些?


    正确答案: 清朝末年,清政府在镇压了戊戌变法、出卖了义和团运动后,国势衰微到了极点,民族危机愈加深重,广大群众对腐朽无能的清帝国已感到无望。具有改良思想的小说家纷纷通过小说来抨击政府和时弊,提出挽救国家的主张,人们把这一时期出现的小说称为“谴责小说”。而《官场现形记》、《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老残游记》、《孽海花》则代表了这类小说的最高成就,被后人誉为“清末四大谴责小说”。
    (1)《官场现形记》,作者李伯元(1867-1907),全书共60回,由许多独立成篇的短篇故事连缀而成。书中描写一群大大小小的封建官僚,他们贪污昏庸,媚外卖国,展开一幅清末官僚的百丑图,暴露和讽刺晚清官场的腐败,突出地反映了封建统治阶级与人民的矛盾、清王朝对帝国主义的屈辱投降。
    (2)《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作者吴趼人(1866-1910),全书108回。小说采用第一人称的形式,以主人公“九死一生”的遭遇和见闻为线索,记录了许多社会上的怪现状:官场到处是贪财受贿,营私舞弊;商场里官商勾结,尔虞我诈;洋场上嫖赌拐骗,醉生梦死等。在近二百多个小故事中形象地反映了中法战争后20年间中国社会的种种丑恶现象。
    (3)《老残游记》,作者刘鹗(1857-1909),全书20回。小说通过描写一个江湖医生老残四处行医途中的所见、所闻、所为,暴露当时某些官吏的残暴昏庸并着重抨击了那些名为“清官”、“能吏”,实为昏官酷吏的虐民行为,反映了晚清黑暗腐朽的社会现实。但作者对清政府仍寄予希望,所以对资产阶级革命和义和团运动抱敌对态度。小说在艺术上具有一定特色,语言精炼准确,形象鲜明生动,在同类小说中艺术成就最高。
    (4)《孽海花》,作者曾朴(1872-1935),全书30回,附录5回。作品以状元金雯青和名妓傅彩云(赛金花)的故事为线索,穿插了大量官僚、文人的秽闻轶事,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同治初年到甲午战争失败近三十年间的社会政治、外交、文化、思想状况,对清末黑暗政治的揭露较为有力。同时,小说还以同情的态度赞扬了维新派和资产阶级革命党人的活动。作品结构严谨,语言华美,但对秘闻艳事描写过多,表现出低级庸俗的趣味。

  • 第3题:

    简述“西风东渐”对晚清服饰的影响。


    正确答案: (1)效穿西服留学生以及与外国人接触的少数华人剪去头发,穿西装革履。
    (2)通商口岸服饰风气率先变化
    ①通商口岸率先引入西方的洋布、呢绒等服装材料。
    ②通商口岸男女率先穿各式西式服装。

  • 第4题:

    简述晚清考据学家的殿军。


    正确答案: 俞樾《诸子平议》《群经平议》《古书疑义举例》;孔诒让《周礼正义》《墨子间诂》《契文举例》。《周礼正义》《墨子间诂》堪称清人新疏、新注之冠。

  • 第5题:

    简述同光体在晚清宋诗运动中的地位。


    正确答案:(1)同光体是晚清宋诗运动的第三期。
    (2)同光体诗人多为倾向戊戌维新而后又身经列强辱国、革命兴起、变故相寻的士大夫。他们预感古典诗运衰微,思学宋人“力破余地”精神,以外国探险家的开拓本领去开拓最后一寸领土,以在丧乱之时代延长古典诗歌的生命。
    (3)在辛亥后同光体仍称盛一时。但其诗多“涂饰章句,附庸风雅,造为艰深而文浅陋”,“五四”文学革命一起,同光体也就不可避免地走向衰微了。

  • 第6题:

    简述晚清出版业的特点。


    正确答案:整体局面:出现官刻、私刻、坊刻与传教士出版机构、洋务派翻译机构五分天下的局面。
    (一)官书局的兴起。官书局是晚清地方官刻的重要代表。如金陵书局、浙江书局、江苏官书局、广雅书局。
    (二)私家刻书以丛书为多。
    (三)民营出版业崛起。以点石斋石印书局、同文书局、商务印书馆最具代表性。
    (四)出现了传教士出版机构,给中国传统出版业带来巨大变革。墨海书馆、美华书馆是其代表。
    (五)洋务派的出版机构标志着中国近代化事业的真正启动。
    图书形制:随着铅活字印刷术的应用,西式装订出现,有平装和精装。
    图书发行:发行行业建立,在出版业中取得与编辑、出版鼎足而立的地位。行销网点遍布各地。

  • 第7题:

    问答题
    请简述晚清小说艺术新变的原因。

    正确答案: 译外小说影响和中国两类语体——文言和白话小说相互影响吸收。没有译外小说的新鲜启迪和刺激,白话小说就不可能从传统的说书模式中解脱出来,也就无法实现对文言小说技巧的吸收。从这个意义上说,小说变革的动力固然来自社会和文学自身的需要,又必须以文化开放和交流作为前提和条件。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8题:

    问答题
    简述晚清政府实行“新政”的背景。

    正确答案:
    解析:

  • 第9题:

    问答题
    晚清谴责小说有哪些特点?

    正确答案: (1)数量相当可观。
    (2)小说的主流,反映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一些重要特点,揭露帝国主义的侵略罪行,揭露封建统治阶级的腐朽没落,揭露世风的堕落和社会的黑暗,成为晚清小说的主要内容。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问答题
    简述晚清“四大谴责小说”分别是哪些?

    正确答案: 清朝末年,清政府在镇压了戊戌变法、出卖了义和团运动后,国势衰微到了极点,民族危机愈加深重,广大群众对腐朽无能的清帝国已感到无望。具有改良思想的小说家纷纷通过小说来抨击政府和时弊,提出挽救国家的主张,人们把这一时期出现的小说称为“谴责小说”。而《官场现形记》、《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老残游记》、《孽海花》则代表了这类小说的最高成就,被后人誉为“清末四大谴责小说”。
    (1)《官场现形记》,作者李伯元(1867-1907),全书共60回,由许多独立成篇的短篇故事连缀而成。书中描写一群大大小小的封建官僚,他们贪污昏庸,媚外卖国,展开一幅清末官僚的百丑图,暴露和讽刺晚清官场的腐败,突出地反映了封建统治阶级与人民的矛盾、清王朝对帝国主义的屈辱投降。
    (2)《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作者吴趼人(1866-1910),全书108回。小说采用第一人称的形式,以主人公“九死一生”的遭遇和见闻为线索,记录了许多社会上的怪现状:官场到处是贪财受贿,营私舞弊;商场里官商勾结,尔虞我诈;洋场上嫖赌拐骗,醉生梦死等。在近二百多个小故事中形象地反映了中法战争后20年间中国社会的种种丑恶现象。
    (3)《老残游记》,作者刘鹗(1857-1909),全书20回。小说通过描写一个江湖医生老残四处行医途中的所见、所闻、所为,暴露当时某些官吏的残暴昏庸并着重抨击了那些名为“清官”、“能吏”,实为昏官酷吏的虐民行为,反映了晚清黑暗腐朽的社会现实。但作者对清政府仍寄予希望,所以对资产阶级革命和义和团运动抱敌对态度。小说在艺术上具有一定特色,语言精炼准确,形象鲜明生动,在同类小说中艺术成就最高。
    (4)《孽海花》,作者曾朴(1872-1935),全书30回,附录5回。作品以状元金雯青和名妓傅彩云(赛金花)的故事为线索,穿插了大量官僚、文人的秽闻轶事,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同治初年到甲午战争失败近三十年间的社会政治、外交、文化、思想状况,对清末黑暗政治的揭露较为有力。同时,小说还以同情的态度赞扬了维新派和资产阶级革命党人的活动。作品结构严谨,语言华美,但对秘闻艳事描写过多,表现出低级庸俗的趣味。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问答题
    简述晚清文学对五四新文学的影响。

    正确答案: 1.文学观念的变化和现代格局的形成。
    2.翻译文学的繁荣。
    3.“小说界革命”和小说创作的繁荣。
    4.话剧的萌芽。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问答题
    晚清教育行政体制的特点。

    正确答案: 1、清政府建立了中央、省和县三级教育行政体制。同时还相应地设置了中央、省和县的视学,以便及时掌握各地办学情形,并予以积极引导和严格规范。
    2、学部是我国近代中央教育行政机构正式的、单独的、专门的建制,学部的最高长官是尚书,其次是左右侍郎,皆为政务官;学务公所是省教育行政机构,提学史是省教育行政的最高长官,劝学所厅是厅、州、县的教育行政机关,劝学所设总董一员。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手工印刷出版时期我国出版业发展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正确答案: 手工印刷出版时期,我国出版业处于一个逐步壮大的时期,其发展具有三个主要特点:
    (1)图书的生产以制版印刷为主。无论是直接雕刻制板,还是活字排版,都要先将文稿制作成可大量复制的印刷版,然后再用印版复制书页,与手工抄写时期相比,生产效率大为提高。
    (2)出现了专门的出版机构,包括官方出版机构、私人出版机构及商业出版机构。
    (3)图书流通有了较大发展。流通已开始与生产分离,流通的范围非常广泛,并出现了版权贸易。

  • 第14题:

    晚清谴责小说有哪些特点?


    正确答案: (1)数量相当可观。
    (2)小说的主流,反映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一些重要特点,揭露帝国主义的侵略罪行,揭露封建统治阶级的腐朽没落,揭露世风的堕落和社会的黑暗,成为晚清小说的主要内容。

  • 第15题:

    晚清教育行政体制的特点。


    正确答案: 1、清政府建立了中央、省和县三级教育行政体制。同时还相应地设置了中央、省和县的视学,以便及时掌握各地办学情形,并予以积极引导和严格规范。
    2、学部是我国近代中央教育行政机构正式的、单独的、专门的建制,学部的最高长官是尚书,其次是左右侍郎,皆为政务官;学务公所是省教育行政机构,提学史是省教育行政的最高长官,劝学所厅是厅、州、县的教育行政机关,劝学所设总董一员。

  • 第16题:

    对我国出版业的性质特点,表述不准确的是()。

    • A、出版业属于社会主义思想文化阵地,具有意识形态性
    • B、出版业具有产业经济属性和文化创意性
    • C、出版业与信息技术有天然的适应性
    • D、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矛盾性

    正确答案:D

  • 第17题:

    电子出版时期的出版业有哪些主要的特点?


    正确答案:电子出版时期的出版业具有四个特点:
    (1)计算机普遍应用于出版物生产制作领域。在印刷中利用计算机录入排版,在出版校对工作中逐步运用计算机进行校对。
    (2)电子出版物是重要的出版产品。在电子出版时代,电子出版物数量多、质量高、深受广大读者的欢迎。
    (3)网络出版活动繁荣。出版社在互联网上开设网站,网上售书活动发展迅速。
    (4)广泛采用按需印刷。按需印刷是一种是建立在数字式信息远距离传输和高密度存储的基础上的技术。其操作过程是将图书内容数字化后,利用电子文件在专门的激光打印机上高速印制书页,并用专用计算机完成折页、配页、装订等工序。

  • 第18题:

    手工抄写出版时期我国出版业的发展有哪些主要的特点?


    正确答案:手工抄写出版时期是指从雕版印刷出现的公元6世纪初到19世纪中叶机械化印刷厂在我国建立的1300多年,此期我国出版业的发展有三个主要的特点:
    (1)图书的生产制作以手工抄写为主。大量史料都有对东汉、魏晋南北朝时期佣书人的记载和对隋唐抄书活动的描述,这都说明此期图书生产制作是以手工抄写为主的。
    (2)图书的流通以个体书摊、书贩为主。这些个体书摊、书贩有的单个流动推销,有的云集成市。
    (3)佛道教经典及单篇文学作品成为当时最重要的出版品种。
    东汉之后,佛教和道教盛行,从皇帝到老百姓都普遍信奉宗教。对宗教的迷恋,使佛道教经典被官府大量抄写制作进而影响到民间。此期又是文学非常发达的时期,文学作品大量涌现,文学书籍的抄写与流传成为了一种社会时尚。

  • 第19题:

    问答题
    简述我国出版业的构成。

    正确答案: 我国出版业主要由出版单位、印刷(复制)单位、发行单位、制作单位、出版专业教育和科研单位等构成。它们各有不同的职能,又共同直接或间接地为出版物的生产和经营服务。
    ⑴出版单位:出版单位是从事出版活动的机构。
    ⑵印刷(复制)单位:印刷(复制)单位是从事出版物物质生产过程的部门,包括印刷厂和音像制品、电子出版物的复制工厂等。
    ⑶发行单位:发行单位是用商品流通方式将出版物向社会传播并销售给消费者的专职单位,包括总发行、批发单位和零售单位,但承担本版出版物总发行业务的出版单位不在其内。
    ⑷制作单位:制作单位是指对精神生产内容进行技术加工处理,制成能够据以批量复制出版物的、具有一定物质形式的“母版”的专门单位。
    ⑸其他单位:出版专业教育单位是专门培养编辑出版、印刷复制和发行等方面专业人才的教育机构。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0题:

    问答题
    简述现代图书出版业的发展态势表现。

    正确答案: 第一,市场法则使出版产业向集团化、跨国化(国际化)、垄断化方向发展。
    第二,出版产业结构更趋合理,分工更适应集团化、规模化经营的要求。
    第三,推动发行渠道的多样化及开通国际书刊市场,成为出版产业发展的关键。
    第四,产业合作与冲突并存,尤其表现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对全球出版产业的垄断与广大发展中国家的民族出版产业的独立和崛起之间。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问答题
    简述龚自珍散文在晚清文坛的地位及影响。

    正确答案: (1)龚自珍是以文章慷慨论天下事这一经世文风的开创者。
    (2)龚自珍以其恢奇瑰玮的文笔,驰骋开阔的思想气势,冲破了嘉道之际“万马齐喑”的风气。即使在道光年间的经世文中,也是独具一格,文学性最强的。
    (3)其影响之深,在五十余年后的清末仍有强烈反响。光绪间的新学家几乎人人都经过崇拜龚氏的时期,确有功于晚清思想的解放。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问答题
    简析晚清中国公债的特点.

    正确答案: 1经济上的掠夺性:①借款的利息高;②折扣大;③利用操纵汇价的涨落及银价下跌的形式,对中国进行勒索;
    2政治上的奴役性:①外债多由赔款转化而来;②外债由外国人指定用途;③限制向他国借款,不许提前偿还;④一般由中国关税、盐税以及百货厘金等作担保;⑤如到期不能还本付息,债权国有权到通商口岸直接征税。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单选题
    对我国出版业的性质特点,表述不准确的是(  )。
    A

    出版业属于社会主义思想文化阵地,具有意识形态性

    B

    出版业具有产业经济属性和文化创意性

    C

    出版业与信息技术有天然的适应性

    D

    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矛盾性


    正确答案: C
    解析:
    D项,我国出版业的特点主要有:①属于社会主义思想文化阵地;②具有产业经济属性;③富有文化创意价值;④与信息技术密切相关;⑤事业和产业的有机统一。

  • 第24题:

    问答题
    简述出版业、音像、电影业广告的运作策略。

    正确答案: ①由以面向经销商为主转变为面向最终消费者。
    ②部分图书和音像制品的广告可由以辅助性广告为主转变为以发布大众媒体广告为主。
    ③要有明确的受众定位。
    ④凸显特色塑造品牌。
    ⑤把握广告时机。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