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述孔子的教师观。
第1题:
试述孔子思想
(1)绘事后素,仁是内在的,根本的,首要的,而表现在外在的礼虽然重要却居于仁之后。
(2)尽善尽美,在孔子看来,美与善必须相辅相成,相得益彰。艺术作品既要有美的形式,又要有善的内容。孔子的审美标准是很明确的,那就是尽善尽美,美的形式只有与善相统一,才是真正完美的艺术。它们相互联系,相互统一。孔子显然更注重内在的仁或善,更注重人的修养与艺术的教化作用,社会效果,为此后人品与画品,书品的结合埋下了认识的伏笔。
(3)文质彬彬,文与质既可以看做是艺术的两个方面----形式与内容,又可以看成是一个人的修养的两个方面----思想和风度,文是形式,是修饰,是外在的,质是内容,是品格,是内在的,一个人,一件艺术品缺少必要的形式就显得粗野,而只有形式,没有必要的内涵同样浮乏,不能动人。
第2题:
第3题:
试述孔子的“论文”的观点
孔子常说的“文”,一般泛指文化和学术,具体则指《诗》《书》和六艺。其概念和后世的文学或文章的概念不尽相同,虽然也包括文学、文章在内。
孔子对这个包括文学在内的广义的文或文学是极为重视的。不但自己熟悉,而且还把这些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之一。
略
第4题:
试述一个教师应该具备的当代学生观。
第5题:
()是孔子经济思想的灵魂。
第6题:
试述孔子的文学思想。
第7题:
试述新课改的教师观和教学观。
第8题:
试述孔子的教师观。
第9题:
试述孔子的德育原则。
第10题:
第11题:
财富观
货币观
义利观
经管观
第12题:
第13题:
()是孔子经济思想的灵魂。
A.财富观
B.货币观
C.义利观
D.经管观
第14题:
第15题:
简述孔子的人性观。
第16题:
如何理解孔子的美育观?
第17题:
论述孔子的文艺观。
第18题: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倡导的教师观是()
第19题:
如何评价孔子的天命鬼神观?
第20题:
试述孔子对教育作用的论述。
第21题:
试述孔子在中国教育史上的伟大贡献。(关于道德教育与教师的思想)
第22题:
第23题:
第24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