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简述19世纪玻璃工业的两大技术革新。 ”相关问题
  • 第1题:

    世界聚甲醛工业发展有哪两大特点?


    正确答案: 一是生产更趋集中和垄断,其中赫斯特-塞拉尼斯公司,杜邦公司、巴斯夫公司和三菱瓦斯四家公司生产能力占全球聚甲醛总生产能力的80%左右,这几大公司控制着聚甲醛的生产与市场,主宰着世界聚甲醛的命运。
    二是亚洲发展迅速,消费增加较快,1995以前世界聚甲醛生产装置90%左右位于美国、西欧、日本等发达国家和地区;1995到2001年亚洲尤其是马来西亚、新加坡、韩国和中国台湾新建装置能力达到16.3万吨,加上日本的增加量,亚洲新增能力占全球新增加能力超过60%。

  • 第2题:

    简述技术革新成果鉴定小组主要程序和主要内容。


    正确答案: ①听取申报单位技术革新成果汇报情况;
    ②实地查验技术革新成果完成情况,审阅技术革新成果申报资料;
    ③讨论对技术革新成果验收意见,签署技术革新成果验收证书;
    ④颁发技术革新成果验收证书。

  • 第3题:

    第二次工业革命也推动了一些老工业部门的技术革新和发展。其中,最为突出的是:()

    • A、纺织业
    • B、造船业
    • C、机器制造业
    • D、钢铁工业

    正确答案:D

  • 第4题:

    下列玻璃类型不属于按其加工工艺不同分类的种类是()

    • A、平板玻璃
    • B、压延玻璃
    • C、工业技术玻璃
    • D、石英玻璃

    正确答案:D

  • 第5题:

    伴随着能源工业化的进展,人们选择更方便、更经济性的能源形态,也就是说,这一技术革新也是基于()产生的。


    正确答案:经济太原理

  • 第6题:

    发酵工业中,常用的氮源可分为()、()两大类。


    正确答案:有机氮源;无机氮源

  • 第7题:

    简述城市工业区区位的两大发展趋势及原因。


    正确答案:两大趋势:
    ①工业区不断向城市外缘移动;
    ②工业区趋向于沿主要交通干线分布
    原因:
    ①老工业区——自然团聚,布局较乱;土地紧张;环境污染问题突出;工业运输量增大
    ②新工业区——布局合理;地价低;环境较好;交通通达性好。

  • 第8题:

    问答题
    玻璃结构的两大主要学说的论点,论据以及学说的重点是什么?玻璃结构的特点是什么?

    正确答案: 玻璃结构的两大主要学说为晶子学说和无规则网络学说.
    晶子学说论点是玻璃是由无数晶子所组成,这些晶子不同于微晶,是带有点阵变形的有序排列区域,分散在无定形介质中,且从晶子到无定型区的过的过度是逐步完成的,两者间并无明显界限.晶子学说为X-射线结构分析数据所证实,玻璃的X-射线衍射图,一般发生宽的衍射峰,与相应晶体的强烈尖锐的衍射峰有明显的不同,但二者所处的位置是基本相同的.把晶体磨成细粉,颗粒度小于0.1微米时,其X-射线衍射图也发生一种宽广的衍射峰,与玻璃类似,且颗粒度越小,射峰的峰值宽度越大.学说重点强调了玻璃结构的近程有序性,不均匀性和不连续性.
    无规则网络学说论点是像石英晶体一样,熔融石英玻璃的基本结构单元也是硅氧四面体,玻璃被看作是由硅氧四面体为结构单元的三度空间网络所组成的,但其排序是无序的,缺乏对称性和周期性的重复,故不同于晶态石英结构.论据:瓦伦等人的X-射线衍射结果先后皆支持了这一学说.无规则网络学说着重说明了玻璃结构的连续性,统计均匀性与无序性,可以解释玻璃的各向同性,内部性质的均匀性和随成分改变时玻璃性质变化的连续性等.
    玻璃结构的特点是短程有序和长程无序,从宏观上看玻璃主要表现为无序,均匀和连续性,而从微观上看它又是有序,不均匀和不连续性.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单选题
    第二次工业革命也推动了一些老工业部门的技术革新和发展。其中,最为突出的是:()
    A

    纺织业

    B

    造船业

    C

    机器制造业

    D

    钢铁工业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单选题
    农业社会城市的主要职能是(    )。
    A

    经济中心

    B

    政治、军事或者宗教中心

    C

    手工业和商业中心

    D

    技术革新中心


    正确答案: C
    解析:

  • 第11题:

    问答题
    简述城市工业区区位的两大发展趋势及原因。

    正确答案: 两大趋势:
    ①工业区不断向城市外缘移动;
    ②工业区趋向于沿主要交通干线分布
    原因:
    ①老工业区——自然团聚,布局较乱;土地紧张;环境污染问题突出;工业运输量增大
    ②新工业区——布局合理;地价低;环境较好;交通通达性好。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问答题
    19世纪的玻璃工业有了哪两种技术革新?

    正确答案: (1)模内吹制成型技术,使瓶一类的容器能以较低成本重复生产。
    (2)玻璃压制成型技术,熔融的玻璃置于加热的金属模具中,然后压入一个内模使制件成型。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其他非工业用玻璃制品


    正确答案:7020009990

  • 第14题:

    玻璃结构的两大主要学说的论点、论据以及学说的重点是什么?玻璃结构的特点是什么?


    正确答案: 晶子学说:苏联学者列别捷夫提出的晶子假说,论点是玻璃是无数的高分散晶子的的结合体,硅酸盐玻璃的晶子的化学性质取决于玻璃的化学组成,玻璃的结构特征是微不均匀性和近程有序性。论据是晶子学说为X射线衍射结构分析数据所证实。晶子学说强调了玻璃结构的近程有序和远程无序的性、不均与和不连续性。
    无规则网络假说:论点是凡是成为玻璃态的物质和相应的晶体结构一样,也是由一个三度空间网络所构成,这种网络是由离子多面体(三角体或四面体)构筑起来的。晶体结构是由多面体无数次有规律重复构成,而玻璃中结构多面体的重复性没有规律性。论据是查哈里阿森于1932年提出了无规则网络学说,他借助于哥斯密特的离子结晶化学的一些原理,并参照玻璃的某些性质与相应的相似性而提出来的。无规则网络学说的重点是说明了玻璃结构的连续性、统计性均匀性与无序性,可以解释玻璃的各向异性、内部性质均匀性和随成分改变时玻璃性质变化的连续性等。
    玻璃结构的特点:近程有序和远程无序的结构特点。

  • 第15题:

    ()是建筑玻璃中用量最大的一种。

    • A、平板玻璃
    • B、压延玻璃
    • C、工业技术玻璃
    • D、石英玻璃

    正确答案:A

  • 第16题:

    矿产工业指标主要包括:()两大类。


    正确答案:矿石质量和矿床开采技术条件

  • 第17题:

    在技术创新与技术革新的关系中,()

    • A、技术创新就是技术革新
    • B、技术创新包含着技术革新
    • C、技术革新是技术创新的起点
    • D、技术革新是技术创新成功的标志

    正确答案:B,C

  • 第18题:

    其他工业用玻璃制品


    正确答案:7020001990

  • 第19题:

    问答题
    简述19世纪玻璃工业的两大技术革新。

    正确答案: 19世纪玻璃工业无论在规模还是生产技术上都有很大发展,有两种技术革新,增加了产量同时扩大了产品范围:其一是模内吹制成型技术,这使瓶一类的容器能以较低成本重复生产,以满足日益增长的酿造、食品和医药工业的需要;其二是玻璃压制成型技术,熔融的玻璃置于加热的金属模具中,然后压入一个内模使制件成形。这种技术在18世纪20年代中期首先发展于美国,而后很快传播到欧洲。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0题:

    填空题
    矿产工业指标主要包括:()两大类。

    正确答案: 矿石质量和矿床开采技术条件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填空题
    玻璃制品的主要类型有()和()两大类。

    正确答案: 餐桌用玻璃制品及玻璃瓶,医药用玻璃容器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多选题
    在技术创新与技术革新的关系中,()
    A

    技术创新就是技术革新

    B

    技术创新包含着技术革新

    C

    技术革新是技术创新的起点

    D

    技术革新是技术创新成功的标志


    正确答案: D,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单选题
    ()是建筑玻璃中用量最大的一种。
    A

    平板玻璃

    B

    压延玻璃

    C

    工业技术玻璃

    D

    石英玻璃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