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男,50岁,胃痛隐隐,泛吐清水,喜温喜按,舌淡苔薄,脉迟缓。治疗取穴()
A.中脘内关足三里神阙气海
B.中脘内关足三里脾俞胃俞
C.中脘内关足三里胃俞太冲
D.中脘内关足三里梁门天枢
E.中脘内关足三里三阴交太溪
第1题:
赵某,男,46岁。反复胃脘疼痛3年,胃痛隐隐,绵绵不休,喜温喜按,空腹痛甚,得食则缓,受凉后发作,泛吐清水,神疲纳呆,四肢倦怠,大便溏薄,舌淡苔白,脉迟缓。其证候诊断是( )
A、饮食伤胃证
B、寒邪客胃证
C、胃阴亏耗证
D、脾胃虚寒证
E、瘀血停胃证
第2题:
第3题:
患者男,33岁。证见胃痛,痛势较轻,喜温喜按,空腹痛甚,得食痛减,泛吐清水,纳差,神疲乏力,手足不温,大便溏薄。舌淡苔白,脉迟缓。治疗可选用的方剂是()。
第4题:
患者男,60岁,因“胃痛”就诊。平素胃痛隐隐,喜温喜按,空腹痛甚,纳后痛减,兼见泛吐清水,纳差便溏,手足不温,舌苔薄白,脉迟缓。除主穴外,还应选择()
第5题:
患者男,33岁。证见胃痛,痛势较轻,喜温喜按,空腹痛甚,得食痛减,泛吐清水,纳差,神疲乏力,手足不温,大便溏薄。舌淡苔白,脉迟缓。该患者的疼痛为()。
第6题:
某男,50岁,胃痛隐隐,泛吐清水,喜温喜按,舌淡苔薄,脉迟缓。治疗取穴()
第7题:
第8题:
蜂蜜水
盐水
姜汤
米汤
黄酒
第9题:
第10题:
饮食伤胃证
寒邪客胃证
胃阴亏耗证
脾胃虚寒证
瘀血停胃证
第11题:
第12题:
第13题:
第14题:
胃痛隐隐,喜温喜按,空腹痛甚,得食痛减,泛吐清水,神疲乏力,大便溏薄,舌淡苔白,脉迟缓。其治法是()
第15题:
治疗胃脘疼痛隐隐,喜按喜暖,兼见泛吐清水,便溏,手足不温,舌淡苔薄,脉虚弱,在足三里、内关、中脘基础上,应加取( )
第16题:
患者男,33岁。证见胃痛,痛势较轻,喜温喜按,空腹痛甚,得食痛减,泛吐清水,纳差,神疲乏力,手足不温,大便溏薄。舌淡苔白,脉迟缓。其病机为()。
第17题:
患者,男性,56岁,胃痛10年,现胃痛隐隐,喜温喜按,畏寒肢冷,泛吐清水,腹胀便溏,舌淡胖,边有齿痕,苔白,脉迟缓,治疗方剂是()
第18题:
胃俞、梁门
下脘、梁门
太冲、肝俞
肾俞、太溪
关元、脾俞、胃俞
第19题:
梁门、下脘
期门、太冲
膈俞、三阴交
胃俞、三阴交
关元、脾俞、胃俞
第20题:
胀痛
刺痛
窜痛
隐痛
灼痛
第21题:
胃俞、梁门
下脘、梁门
太冲、肝俞
肾俞、太溪
关元、脾俞、胃俞
第22题:
健脾化湿
温中健脾
温中补肾
散寒止痛
散寒除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