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概述十九世纪末的法国教育。 ”相关问题
  • 第1题:

    美国汽车服务业诞生于( )。

    A十九世纪中叶

    B十九世纪末

    C二十世纪初

    D二十世纪末


    正确答案:C

  • 第2题:

    十八世纪末,十九世纪初的法国新古典主义
    从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新古典主义取代了罗马艺术而占统治地位。这一时期的法国成为西方文化艺术的中心和西方近代美术主要流派的发源地,一些重要画家均在法国产生,法国的艺术发展成为欧洲艺术的主流。
    古典主义艺术从广义上讲,是指以古希腊罗马艺术为典范,并加以推崇、摹仿的艺术。在欧洲艺术史上曾出现过几次“复兴”古代艺术的艺术思潮。第一次是文艺复兴,第二次则是在17世纪的法国,以普桑为代表的学院派美术及其美术思潮,被特指为“古典主义”美术。而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流行于法国的古典主义思潮则被称为新古典主义。
    新古典主义的绘画产生于法国大革命前夕,法国资产阶级推崇古典风格,推行古希腊、罗马的艺术语言、样式、题材、风格,是为其达到喻古讽今的目的。由于与法国大革命的密切关系,赋予了古典主义以新的内容,使得许多艺术家能够突破古典主义的程式束缚,创造出一些具有现实意义的作品,因而新古典主义又常被称为“革命的古典主义”。

  • 第3题:

    概述20世纪末叶话剧在艺术形式上的探索成就。


    正确答案: 第一,戏剧结构多姿多采。“冰糖葫芦式”结构、“马戏晚会式”结构、平行结构、双重时空结构、散点透视结构、开放型网络结构、意识流式结构等等,不一而足。
    第二,在人物刻划方面,既注重普通人形象的塑造,又注重对人物内心世界的开掘。摒弃了“造神”,而倾力于“写人”——更多是各种各样的普通人,且塑造手法多样化。
    第三,突破舞台界限,强化观演交流。冲破“镜框式舞台”界限,启发观众的参与和思考,运用“间离效果”,破除“舞台幻觉”。如改台上演出为平地演出,将观众与演员处在同一水平面上,拉近了空间的距离;或者采用中心舞台形式演出,观众围坐在舞台四周;或采取小剧场演出的形式,使观众和演员更加贴近,甚至直接参与。
    第四,打破传统分幕、分场整一概念,扩大舞台时空领域。增加剧作的场次,使演出的时间、地点变换加快,幅度加大。分割舞台、增加演区,扩大舞台空间,甚至几个演区同时表演,使时空更为经济。
    第五,加强戏剧的综合意识,丰富话剧的表现手段。音乐、舞蹈、绘画、电影、曲艺、滑稽、说唱乃至杂技、傀儡、影子、魔术等均被作为话剧的有机表现手段,使之真正成为一种综合艺术。

  • 第4题:

    一直到17世纪末,法国的所有教育都控制在()手中。

    • A、行会
    • B、国家
    • C、教会团体
    • D、大学

    正确答案:C

  • 第5题:

    试论19世纪末以来法国政府对学前教育的态度和措施。


    正确答案: (1)重视学前教育在国家和个人发展中的作用,将其纳入公共教育系统;
    (2)为学前教育的发展保证稳定可靠的经费来源,使广大幼儿能够接受免费的公共学前教育:经费由中央、省和市镇三级分摊;2~5岁儿童入园率高达81.6%,在发达国家中始终位居前列。
    (3)注意通过立法和行政手段促进学前教育的改革和确保学前教育的发展,比如通过了《费里法案》、《戈勃莱法案》、《哈比教育法》等法案,颁布了多项教育部令,规定了学前教育的目的和培养目标、课程、办学形式等,规定了学前教育师资的教育和培训要求及措施。

  • 第6题:

    乒乓球运动于十九世纪末起源于()

    • A、英国
    • B、法国
    • C、德国

    正确答案:A

  • 第7题:

    西方现代陶艺诞生于()。

    • A、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
    • B、十九世纪
    • C、二十世纪
    • D、十八世纪末十九世纪初

    正确答案:A

  • 第8题:

    概述十九世纪末的法国教育。


    正确答案:共和党执政以后,根据法国资产阶级政治、经济的需要,着手改革教育。教育部长费里在1881—1882年先后颁布了几个教育方案,主要是对初等教育的改革作出安排。根据费里法案,初等教育应是世俗的(废除法卢法案中给予教会监督公立学校的权力和教士任教的特权,以“公民和道德”课取代宗教课,但法国教育的宗教性仍很强)、免费的(免除了公立母亲学校和小学的学费)、普及的(此时规定6~13岁的儿童都应入小学受七年的义务教育),因此公立小学发展很快。1886年以后又在初等学校之上设立三年制的高等小学,学生毕业后升入职业学校或师范学校,这一学校系统主要是供劳动人民子女就读的。至此,法国双轨的学校制度已见轮廓。
    另一学校轨道主要是供特权阶级子女就读的,他们一般先受家庭教育,然后进中学预备班,经过严格考试(这种考试是在小学就读的学生难以通过的,因为课程不一样)升入国立中学、市立中学或现代中学(原先那种具有实科性质的中学于1891年改称现代中学,它取消了古代语而改为学习两种现代外语,这种学校当时的社会地位较低),中学毕业考试及格即获学士学位,可以升入大学。此时法国的师范教育和高等教育也有所改变和发展。巴黎师范学校在1845年改为巴黎高等师范学校以后,又于这时改称巴黎男子高等师范学校,另于1881年创立巴黎女子高等师范学校;法国古老的大学逐渐朝着适应资产阶级政治经济需要的方向发展,巴黎大学已经发展成为包括许多独立学院、具有近代大学规模的一所综合性大学,并且重视开展科学研究工作,已是法国高等文化科学教
    育的一个重要中心。教育行政方面仍为拿破仑时代所确立的严密的中央集权制。

  • 第9题:

    单选题
    学前教育开始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始于()
    A

    十八世纪末

    B

    十九世纪初

    C

    十九世纪中叶

    D

    二十世纪初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单选题
    乒乓球运动于十九世纪末起源于()
    A

    英国

    B

    法国

    C

    德国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单选题
    教育心理学正式诞生于(  )。
    A

    二十世纪末

    B

    二十世纪初

    C

    十九世纪末

    D

    十九世纪初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问答题
    试论19世纪末以来法国政府对学前教育的态度和措施。

    正确答案: (1)重视学前教育在国家和个人发展中的作用,将其纳入公共教育系统;
    (2)为学前教育的发展保证稳定可靠的经费来源,使广大幼儿能够接受免费的公共学前教育:经费由中央、省和市镇三级分摊;2~5岁儿童入园率高达81.6%,在发达国家中始终位居前列。
    (3)注意通过立法和行政手段促进学前教育的改革和确保学前教育的发展,比如通过了《费里法案》、《戈勃莱法案》、《哈比教育法》等法案,颁布了多项教育部令,规定了学前教育的目的和培养目标、课程、办学形式等,规定了学前教育师资的教育和培训要求及措施。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教育心理学正式诞生于( )。

    A.二十世纪末

    B.二十世纪初

    C.十九世纪末

    D.十九世纪初


    正确答案:B

  • 第14题:

    《草叶集》中反应了()时期的美国时代精神。

    • A、十八世纪末期
    • B、十九世纪初期
    • C、十九世纪中期
    • D、十九世纪末期

    正确答案:C

  • 第15题:

    健美运动开创于()。

    • A、十九世纪末
    • B、十九世纪初期
    • C、十九世纪中期

    正确答案:A

  • 第16题:

    学前教育开始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始于()

    • A、十八世纪末
    • B、十九世纪初
    • C、十九世纪中叶
    • D、二十世纪初

    正确答案:C

  • 第17题:

    概述法国宪法。


    正确答案:法国在历史上是一个政体形式多变的国家,也是制定宪法最多的一个国家。在法国近现代历史上,共制定了15部宪法,其中较著名的是1791年宪法、1793年宪法、1875年宪法和1958年现行宪法。

  • 第18题:

    健美运动开创于十九世纪末。


    正确答案:正确

  • 第19题:

    法国游吟诗人歌曲概述。


    正确答案:兴盛于11世纪至13世纪末的游吟诗人,首先出现在法国南部,叫做“特罗巴多”。12世纪中叶,法国北部也形成了一个游吟诗人聚集中心,这些游吟诗人被称为“特罗威尔”。当时的诗歌大都配有旋律,大部分旋律已经遗失,被记下谱来的歌曲被收在《尚松曲集》中。游吟诗人歌曲的中心题材是爱情,最重要的新主题是“宫廷之恋”,除此之外还涉及相当丰富的题材,其主要形式大致可分为康索、晨歌、田园歌、辩论歌、讽刺歌、悲歌、记功歌等。

  • 第20题:

    单选题
    一直到17世纪末,法国的所有教育都控制在()手中。
    A

    行会

    B

    国家

    C

    教会团体

    D

    大学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名词解释题
    十八世纪末,十九世纪初的法国新古典主义

    正确答案: 从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新古典主义取代了罗马艺术而占统治地位。这一时期的法国成为西方文化艺术的中心和西方近代美术主要流派的发源地,一些重要画家均在法国产生,法国的艺术发展成为欧洲艺术的主流。
    古典主义艺术从广义上讲,是指以古希腊罗马艺术为典范,并加以推崇、摹仿的艺术。在欧洲艺术史上曾出现过几次“复兴”古代艺术的艺术思潮。第一次是文艺复兴,第二次则是在17世纪的法国,以普桑为代表的学院派美术及其美术思潮,被特指为“古典主义”美术。而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流行于法国的古典主义思潮则被称为新古典主义。
    新古典主义的绘画产生于法国大革命前夕,法国资产阶级推崇古典风格,推行古希腊、罗马的艺术语言、样式、题材、风格,是为其达到喻古讽今的目的。由于与法国大革命的密切关系,赋予了古典主义以新的内容,使得许多艺术家能够突破古典主义的程式束缚,创造出一些具有现实意义的作品,因而新古典主义又常被称为“革命的古典主义”。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单选题
    《草叶集》中反应了()时期的美国时代精神。
    A

    十八世纪末期

    B

    十九世纪初期

    C

    十九世纪中期

    D

    十九世纪末期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问答题
    概述十九世纪末的法国教育。

    正确答案: 共和党执政以后,根据法国资产阶级政治、经济的需要,着手改革教育。教育部长费里在1881—1882年先后颁布了几个教育方案,主要是对初等教育的改革作出安排。根据费里法案,初等教育应是世俗的(废除法卢法案中给予教会监督公立学校的权力和教士任教的特权,以“公民和道德”课取代宗教课,但法国教育的宗教性仍很强)、免费的(免除了公立母亲学校和小学的学费)、普及的(此时规定6~13岁的儿童都应入小学受七年的义务教育),因此公立小学发展很快。1886年以后又在初等学校之上设立三年制的高等小学,学生毕业后升入职业学校或师范学校,这一学校系统主要是供劳动人民子女就读的。至此,法国双轨的学校制度已见轮廓。
    另一学校轨道主要是供特权阶级子女就读的,他们一般先受家庭教育,然后进中学预备班,经过严格考试(这种考试是在小学就读的学生难以通过的,因为课程不一样)升入国立中学、市立中学或现代中学(原先那种具有实科性质的中学于1891年改称现代中学,它取消了古代语而改为学习两种现代外语,这种学校当时的社会地位较低),中学毕业考试及格即获学士学位,可以升入大学。此时法国的师范教育和高等教育也有所改变和发展。巴黎师范学校在1845年改为巴黎高等师范学校以后,又于这时改称巴黎男子高等师范学校,另于1881年创立巴黎女子高等师范学校;法国古老的大学逐渐朝着适应资产阶级政治经济需要的方向发展,巴黎大学已经发展成为包括许多独立学院、具有近代大学规模的一所综合性大学,并且重视开展科学研究工作,已是法国高等文化科学教
    育的一个重要中心。教育行政方面仍为拿破仑时代所确立的严密的中央集权制。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4题:

    单选题
    西方现代陶艺诞生于()。
    A

    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

    B

    十九世纪

    C

    二十世纪

    D

    十八世纪末十九世纪初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