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曾说:“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道之以德,齐之以礼”。古罗马普卢塔克的名言:“道德是永存的,而财富每天在更换主人。”由此可见,古代东西方思想家都强调()
A.崇德尚群
B.济世爱民
C.诚实守信
D.礼法并施
第1题:
第2题: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着丰富的民本思想,下列名言与作品对应正确的是()
第3题:
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第4题:
与“人人亲其亲,长其长,而天下平”思想不一致的是()。
第5题:
《礼记》中载:“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先鬼而后礼”。周代统治者提出了“惟命于不常”(《康诰》)、“皇天无亲,惟德是辅”(《尚书》)和“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泰誓》)等思想。殷周变革中天命观的发展实质上体现了()
第6题:
“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这一论述应当出自春秋战国的()。
第7题:
孔子强调先教后刑,重视道德教化,为此他提出()
第8题:
符合“天人合一”思想的言论有()。
第9题:
“天听自我民听”首见于先秦古籍()。
第10题: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皇祖有训,民可近,不可下,民惟邦本,本固邦宁”
“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
“仁者爱人”
第11题:
自觉性与他律性
自觉性与自律性
强制性与自律性
强制性与他律性
第12题:
第13题:
第14题:
“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出 自()
第15题:
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论语》)
第16题:
下列古语中未体现“以人为本”思想的是()。
第17题:
中华传统文化中有“天人合一”的思想。《尚书》中有“民之所欲,天必从之”、“天视自我民,天听自我民听”论述。《周易》中也有“汤武革命,顺乎天而应乎人”的观点。这种“民意”即“天意”的观点的合理性在于() ①包含了朴素的以人为本的思想 ②强调了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创造者 ③强调了天与人的对立统一 ④肯定了符合人民根本利益与符合社会发展规律的一致性
第18题:
孔子曾说:“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道之以德,齐之以礼”。古罗马普卢塔克的名言:“道德是永存的,而财富每天在更换主人。”由此可见,古代东西方思想家都强调()
第19题:
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论语》
第20题:
孔子说:“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这句话说明和法律相比,道德具有的鲜明特征是()
第21题: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人为五行之秀,实天地之心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
第22题:
“尧舜之道,孝弟而已矣”
“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天听自我民听,天视自我民视”
第23题:
政
礼
刑
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