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者坎迪斯•古切尔在《全球文明史》一书中说:“它代表了反对中世纪基督教背景的欧洲文化记忆系统的‘再生’,欧洲的思想家被希腊罗马作家所鼓舞,被那些世俗的、不神圣的、人文主义的、不以上帝为中心的价值观所鼓舞,以理性为基础,而不是以基督教信仰为基础。同样,8世纪之后,在中国发生了一场关于儒家思想的‘再生’,在1200年左右达到高潮。”材料中的这两场“再生”分别指的是()
A.启蒙运动陆王心学
B.文艺复兴宋明理学
C.宗教改革宋明理学
D.文艺复兴汉代儒学
第1题:
设计了“总体设计”方法解决调查中的合作问题的是()。
第2题:
勃艮第乐派代表人物()。
第3题:
基督教在中世纪时期对欧洲文明的影响非常深刻。
第4题:
在内隐记忆的理论解释中,加工论的代表人物是()。
第5题:
学者坎迪斯•古切尔在《全球文明史》一书中说:“它代表了反对中世纪基督教背景的欧洲文化记忆系统的‘再生’,欧洲的思想家被希腊罗马作家所鼓舞,被那些世俗的、不神圣的、人文主义的、不以上帝为中心的价值观所鼓舞,以理性为基础,而不是以基督教信仰为基础。同样,8世纪之后,在中国发生了一场关于儒家思想的‘再生’,在1200年左右达到高潮。”材料中的这两场“再生”分别指的是()
第6题:
提出“三喻文化说”的学者是()。
第7题:
基督教文化在中世纪欧洲取得了一统天下的地位。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第8题:
在《巴黎习惯法评述》一书中提出意思自治原则的学者是()
第9题:
包尔生
M.米德
斯普兰格
帕森斯
第10题:
华勒
威里斯
布迪尔
包尔斯与金帝斯
第11题:
第12题:
对
错
第13题:
中世纪最具权威的音乐理论家是(),他是古代文化在中世纪最重要的传播者,著有《音乐的体制》一书。
第14题:
基督教教会于中世纪兴起,奠定了基督教在欧洲历史上的地位。
第15题:
中世纪欧洲经济生活的基本单元是“小而全”的庄园;中世纪基督教文化的主要成就表现为经院哲学、骑士文学和()
第16题:
美国学者爱尔伍德在《文化进化论》一书中所列举的文化成因理论观点中,影响最广的是()
第17题:
冲突论学派代表人物()提出文化再制的观点。
第18题:
在《企业文化》一书中首先提出“企业文化”概念的学者是()
第19题:
当代文化社会学家法国学者布尔迪厄在《区分:鉴赏判断的社会批判》一书中,提出了“()”的概念。
第20题:
第21题:
自然环境说
特殊本能说
心理偶然说
传播交流说
第22题:
文化方面:基督教是灵魂上天堂的唯一途径;经济方面:成为欧洲最大的经济实体;政治方面:把世俗王权掌握在股掌之中。
中世纪,罗马天主教会控制了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资源,掌握了巨大的权利,在权利的腐蚀之下,教会开始堕落。
中世纪基督教社会的深刻矛盾:基督教神职人员与基督教理想的背道而驰以及一种普遍的虚伪。
上述三项都对
第23题:
中古西欧社会的基督教神权在精神和文化领域凌驾一切
基督教产生于公元前1世纪的巴勒斯坦地区
基督教会能够推动中古西欧社会的发展
基督教会在某种程度上也阻碍了中古西欧社会的进步
第24题:
彼德与华特曼
华特曼与迪尔
迪尔与肯尼迪
肯尼迪与彼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