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材料二反映了日军的哪一暴行?
第1题:
(2)材料二反映了怎样的战争形势?面对这种形势,反法西斯国家在1942年初采取了什么对策?
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战争规模不断扩大,法西斯国家在欧亚等地大肆侵略扩张。对策:签署《联合国家宣言》或建立国际(世界)反法西斯联盟。
第2题:
(2)根据材料二指出欧洲走向联合的主要目的。中国于哪一年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不想沦为超级大国的附庸,发展本国经济和提高国际地位;1972年。
第3题:
第4题:
第5题:
深受人们尊敬和爱戴的蔡公时烈士,江西九江人,原国民革命军外交处主任,对日军暴行,大义凛然,慷慨赴难,魂留济南。半身铜像座落在新公园中。()
第6题:
材料是指人类社会可接受、可经济地用来制造有用的构件、器件(或物品)的物质。以下哪一项不是这一定义的判据()
第7题:
原日本侵华士兵三谷翔回忆1937年12月初的南京时说:“在中山北路附近的广场上,我望见一堆堆尸体,每堆至少五六十具……有很多老人、妇女甚至还有孩子…………惨不忍睹……陆军做得太无耻、太过分。”该材料()
第8题:
材料一:方里而井,井九百亩,其中为公亩.八家皆私百亩,同养公田,公事毕,然后敢治私事。-------<<孟子藤文公上>> 材料二:募民囤田许下,得谷百万,于是州郡例置田官,所在积谷,征伐四方,无运粮之劳,虽兼并群贼,克平天下。------<<三国志.武帝纪>> 材料三:至秦则不然,用商鞅之法,改帝王之制,除井田,民得买卖.富者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故贫民常衣牛马之衣,而食犬彘之食。-----<<汉书.食货志>>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哪一种土地制度?并概况制度的内容。 <2>材料二反映的是什么制度?属于哪一种土地所有制形式? <3>材料三反映了怎样的制度变化?这一变化对社会产生了怎么样的影响?
第9题:
材料1 日本侵略者在旅顺疯狂屠杀我国同胞,死难者达一万八千余人,为掩盖罪行,日军将被害者尸体集中火化,把骨灰装进棺材里埋葬,用木牌写上“清国将士阵亡之墓” 材料2 某日,中国难民5000余人,被日军集体押往南京中山码头,双手反绑,排列成行,用枪扫射后,弃尸江中,其中仅有两人逃生。 请回答: (1)两则材料反映的是在近代史上日军制造的哪两起屠杀事件? (2)它们分别发生在哪次战争中? (3)读了上述材料后,你有什么想法?
第10题:
第11题:
配合了正面作战
抗击了侵华日军的主力
对日军后方构成战略威胁
彻底粉碎了日军速战速决的计划
第12题:
第13题:
(1)材料一中的珍珠港事件对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进程有何影响?1937年12月。日本在中国战场还犯下了哪一反人类的暴行?
二战进一步扩大,达到最大规模;日本在南京实行“大屠杀”。
第14题:
(1)材料一反映了人类历史上的哪一重大事件?依据材料指出它对世界的影响。
新航路开辟。打破了世界各地相互隔绝的局面,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
第15题:
第16题:
以下关于戈雷岛和奥斯威辛集中营之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的原因中,不正确的是()
第17题:
1937年12月至次年1月日军在南京进行了惨绝人寰的血腥大屠杀,遇难同胞达30万人以上。当时直接纵容日军如此野兽暴行的元凶是()
第18题:
材料一:全中国同胞们!平津危急!华北危急!中华民族危急!只有全民族实行抗战,才是我们的出路!全国上下立刻放弃任何与日寇和平苟安的希望与估计。......我们要求全国人民,用全力援助神圣的抗日自卫战争!我们的口号是:武装保卫平津,保卫华北!不让日本帝国主义占领中国寸土!为保卫领土流尽最后一滴血!全中国同胞、政府与军队,团结起来,建筑民族统一战线的坚固长城,抵抗日寇的侵略!国共两党紧密合作抵抗日寇的新进攻!驱逐日寇出中国! 材料二:1937年12月,日军占领某地以后,进行了灭绝人性的烧杀抢掠“大竞赛”。在持续六周的屠杀中,被害的中国人达30万以上。日军滔天罪行磬竹难书,震惊了世界,被中外舆论称为“现代史上破天荒的残酷记录”、“现代文明史上最黑暗的一页”。 材料三:罗斯福说:“假如没有中国,假如中国被打垮了,你想有多少个师团的日本兵,可以调到其他方面来作战......”(2)材料二反映了日军的哪一暴行?
第19题:
中国抗日战争打乱了法西斯的战略协同计划,体现在()。
第20题:
抗战初期敌后游击战争的作用有()
第21题:
抗战期间,八路军俘虏日军战俘大约2000多名,其中有不少自愿参加了(),主要活动就是对日军展开反战传单,揭露军国主义者的暴行,呼吁下层官兵为了和平,不做无辜的牺牲,放下武器向八路军投降。由于该组织积极频繁的活动,令日军高层惶惶不可终日
第22题:
反映了资源、能源、环保的考虑与要求
反映了经济性指标
考虑了社会效益
没考虑材料性能
第23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