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统一全国后为什么要实行“车同轨”?
古代的车轮子是用木料外加铁箍箍紧的,史书称之为铁笼。车子在泥石板的道路上行驶日久,车轮就会在路上留下两道深深的车轮痕迹,即车辙,以后的车辆都是在这两道车辙中行走,所谓南辕北辙的“辙”,就是说的这种车轮痕迹。
战国时期,一个国家的车轮距离与其他国家的不同,因为无法套进这两道车辙中,他国的车辆就无法再到路上行走,这也是各国有意用这种车辙来进行防御,以阻挡其他国家侵略的一个方法。秦始皇统一中国后,把这种不同的车辙道路统一为一种尺寸的车辙道路,使得全中国的车轮距离统一尺寸,在各地道路上可以通行无阻,这才是秦始皇车同轨的真正意义。《史记·秦始皇本纪》:“一法度衡石丈尺,车同轨,书同文。”这样一来,全国的辎重车可以在各条道路上自由行走,对于调剂各地的经济、军事以及国计民生有着非常重大的意义,遂成为统一的象征。
第1题:
秦始皇统一了全国文字这种汉字称作什么?
第2题:
秦代统一文化的措施有()。①书同文②度同制③行同伦④车同轨⑤地同域
第3题:
停机后为什么要进行盘车?
第4题:
为了巩固对全国的统治,秦始皇实行统一的货币和度量衡、“书同文、车同轨”等政策。其中将丞相李斯等人创造的()字体作为标准通用的字体并推广到全国各地。
第5题:
以下哪项事迹不属于秦始皇所做?()
第6题:
停车后为什么要盘车?
第7题:
秦始皇建立了统一的多民族专制主义国家后,统一了()。
第8题:
秦始皇在全国范围内确立了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中央集权指()
第9题:
第10题:
文字
货币
度量衡
车轨
第11题:
统一度量衡
统一车轨
统一语言
统一货币
第12题:
郡县制
车同轨、书同文、币同制
收缴兵器、焚书坑儒
上述都是
第13题:
“车同轨”的意思是()。
第14题:
停机后为什么要进行盘车?怎样盘车?
第15题:
秦始皇灭六国后,统一了全国文字,是什么?
第16题:
下列哪项属于秦始皇维护中央集权的措施?()
第17题:
有学者认为,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在更加广阔的国土上更加彻底地实施郡县制,才使得“车同轨、书同文、钱同币、行同伦、统一度量衡”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得以在全国贯彻落实。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
第18题:
机组停机后为什么要进行盘车?
第19题:
秦朝能达到“一法制,衡、石、丈、尺、车同轨,书同文”的前提条件是:()
第20题:
第21题:
第22题:
第23题:
车轮的直径要统一
车的载重量要统一
车的长度要统一
车轮间的幅度要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