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3)综合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二战后美欧关系演变的原因。”相关问题
  • 第1题:

    (3) 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蒸汽机的创制对历史发展的直接影响(13分)


    正确答案:
    (3)蒸汽机采用新的能源,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人类进入“蒸汽时代”;推动了燃料工业、机械制造业、冶金业、材料工业的革命;随着汽船和蒸汽机车的发明,出现了交通运输业革命,联结世界经济的纽带逐渐形成;蒸汽机的使用,使工厂规模扩大,加速了城市化进程;蒸汽机导致煤的大量开采和使用,蕴含了“能源问题”,加剧了环境污染,实际上已向人类昭示了“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 第2题:

    (3)根据材料一、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统购统销”的历史作用(15分)


    正确答案:

    3“统购统销”具有历史的必要性:保证了人民正常生活的需要:遏止了商业投机活动.稳定了物价,保障了社会生活铁序,保证了第一个五年计划的顺利进行.为工业化积累了资金:引导农民走上合作化道路。

    从长远来看,它忽视了价值规律的调节作用.影响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客观上制约了经济建设的健康发展。

  • 第3题:

    (2) 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人权和公民权的宣言》与《1791年宪法》作出有关公民权利的规定的原因。(10分)


    正确答案:

    (2 ) 《人权和公民权宣言》:目的在于否定封建制度,从普遍人权着眼.确立基本的民主原则。

    1791年宪法》:从确立实际的民主制度出发,目的在于限制下层群众的政治权利.保护有产者的利益.建立稳定的杜会铁序。

  • 第4题:

    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魏孝文帝改革的进步作用。谈谈你对当对民族关系的认识。(9分)


    正确答案:
    (2)作用:促进洛阳的繁盛;推动北方社会经济文化发展;促进民族融合;奠定隋唐国家统一的基础。认识少数民族及其文化给中原文明带来了鲜活的元素;汉族与少数民族之间的交融、互补,丰富了中华文明的内涵;避免民族对立,消除民族隔阂.是国家发展进步的重要保证。

  • 第5题:

    (2)据材料二,概括指出经济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结合所学知识举一例说明。


    参考答案:

    问题:高速度(急于求成)、浮夸风、忽视或违背客观经济规律。
    举例:“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


  • 第6题: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深圳崛起的契机是什么?分析深圳成为最具综合竞争力城市的原因有哪些?


    参考答案:

    契机:改革开放(对外开放);原因:深圳是全国城市中单位面积经济产出最高、创新能力最强的,兼顾环保。


  • 第7题:

    (2)依据材料二,概括中国政府让两国关系“一天天好起来”的处理原则。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该外交原则的国际意义。


    参考答案: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


  • 第8题: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瓦特的贡献产生了什么深远影响?


    参考答案:

    影响:推动了蒸汽机的广泛使用,使人类进入了“蒸汽时代”;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促进了经济的快速发展。


  • 第9题:

    (3)根据材料三概括导致中东地区动荡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东问题的关键是什么?


    参考答案:

    中东地区地理位置和战略位置十分重要,争夺该地就可以称霸整个世界,且这里是沟通欧亚非地区的要道。;巴以冲突。


  • 第10题:

    (2)针对材料二所反应的现象,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形成原因及对中国经济结构的影响。(10分)


    正确答案:

      (2)由于西方列强侵略,清政府被迫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而开埠通商;中国在经济上落后于西方。中国传统的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逐步沦为资本主义国家的商品倾销市场和原料产地;客观上有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和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 第11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根据李业惠《飞机发展历程》整理问题: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飞机的发展历程。(4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飞机的发展对人类社会所产生的巨大影响。(6分)


    答案:
    解析:
    (1)1903年,莱特兄弟发明了飞机;1911年,飞机首次应用于战争;1918年,新的工业部门——航空工业诞生;20世纪40年代,飞机成为军队的主要装备;20世纪40一50年代,喷气技术应用于飞机;20世纪50年代后,飞机逐渐应用于国民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 (2)飞机在军事领域的运用,改变了战争形式;作为便捷的交通工具,飞机的使用加强了世界各地的联系;飞机使用范围的扩大,使社会生活更加便利;航空工业的不断发展,带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 第12题: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晚清对外贸易的主要变化;归纳其对近代中国经济结构带来的影响。


    正确答案: 变化:贸易主权沦丧;贸易地位由出超变为入超;中国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沦为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海禁政策被打破;外贸管理逐渐近代化;贸易思想转变,由抑商变为护商。影响:加速了自然经济的解体;促进了外资的产生;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与发展;

  • 第13题:

    (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78年后“统购统销”变化的特点及原因。(14分)


    正确答案:

    ( 2 ) 特点:从农副产品到粮棉.从农村到城市:范围逐步缩小直至取消.呈现出阶段性。

    原因:改革开放;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工农业产品极大丰富.消费品市场供求关系明显改善:邓小平南方谈话和中共十四大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市场经济不断发展。

  • 第14题: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相关制度规定的历史背景。(5)


    正确答案:

    2)历史背录.租佃契约关系普遍化.自耕小农仍是农业生产的主体.土地兼并加剧,政府根据杜会变化在政策上进行调整。

  • 第15题:

    (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析爱因斯坦关于科学与战争关系的基本观点。

    (9分)


    正确答案:

    2)科学不能为战争服务:迫不得已时科学应该帮助正义战争制止非正义战争:防止科学成果用于战争.威胁人类生存。从人道主义出发.体现了科学家的良知。

  • 第16题:

    (3)分别指出图10、图11所示遗迹与哪一宗教有关?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泉州成为“多宗教博物馆”的原因。


    参考答案:

    图10:伊斯兰教。图11:摩尼教。
    原因:宋元时期,泉州实行对外开放政策,成为东方第一大港;海外贸易发达;大批海外商人云集泉州;对外来文化兼容并蓄。


  • 第17题:

    (2)依据材料二,指出上海租界公园问题的焦点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上海租界公园问题产生的历史根源


    参考答案:

    焦点:是否允许华人进入公园;历史根源:根据《南京条约》,清朝政府开放了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等五处为通商口岸。


  • 第18题:

    (2)材料二中,深圳、珠海是在哪个省设立的经济特区?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将四个经济特区设立在深圳、珠海、汕头、厦门的主要原因。


    参考答案:

    广东省。这四个经济特区毗邻香港、澳门、台湾,便于吸收侨资、外资,引进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有出海谋生的传统;在海外拥有众多的华侨、华裔,便于发展外向型经济


  • 第19题:

    3.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签订的这一条约给中国造成了什么严重的危害?


    参考答案:

    《辛丑条约》给中国人民增加了新的沉重的负担,严重损害了中国的主权。从此,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 第20题:

    (2)据材料二,指出美欧关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结合材料三分析其变化的原因。


    参考答案:

    变化:西欧依附(受制)于美国到逐步摆脱美国控制而独立自主(或美欧关系分化)。
    原因:美国经济发展实力相对下降;西欧(欧共体)经济实力不断增强。


  • 第21题: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罗斯福新政的中心措施。说明美国政府兴建大型水利工程的主要作用是什么?


    参考答案:

    对工业的调整。加强了国家基础设施建设,有利于农业生产;便利了水上交通;吸纳了大量失业者就业;刺激了生产和消费;提高了该地区的人民生活水平等。


  • 第22题:

    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美国持这种态度的原因。


    参考答案:

    英国当时是侵华殖民利益最大的国家。中国工人阶级参加五四运动引起英国殖民当局的恐慌,害怕运动触动英国的在华利益。


  • 第23题: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汉代法律和英国《大宪章》的特点产生的原因及其共同的历史价值。


    正确答案: 1、原因
    汉律:秦律严酷繁杂,吸取教训;汉初经济残破,实行休养生息政策;为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需要,儒学融合法家等思想形成新儒学,强调礼法并用。
    《大宪章》:英国具有法治传统;中世纪的契约关系、政治协商传统;王权与贵族矛盾激化,臣民反专制,争取民主、自由意识的产生;人文精神的发展。
    2、历史价值:对后世都产生深远影响;都有利于缓和矛盾,稳定政局;都有利于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