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冷战所造成的两极对峙国际格局和经济上的两个平等市场,促使相互对抗的东西方两大集团都高度地加强各自内部的协调。而这种两大集团内部的高度协调却在分割世界的同时又对世界市场的一体化产生直接的影响。冷战与两极格局对峙开始的标志分别是什么?依据材料四,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两极格局对世界整体交融与联系所产生的积极影响。
第1题: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答案:对
解析:因为两极格局是以美苏为中心,在欧洲形成北约与华约两大军事集团对立、在全球形成资本主义阵营和社会主义阵营全面对抗的格局。存在于20世纪50年代初期至90年代初期(1991年底)苏联解体为终点。
两极格局表现在以美国和苏联为首的北约和华约的军事对峙及对第三世界的争夺,经济上的相互的禁运和封锁,军备上的疯狂竞争,妄图取得战胜对手的优势,意识形态上的相互攻击。 总的来说,就是以美国和苏联的两大集团在世界的权利结构中占据绝对主导位置,相互敌视、对峙,但是又不能击败对手的世界权力划分形势。
第2题:
第3题:
冷战”是指在两大军事政治集团在意识形态上尖锐的对立,在军事上进行激烈抗衡,在经济上相互隔离的状态。
第4题:
下列关于“两极格局”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第5题:
下列有关对“两极格局”的评述,其中,揭示其本质特征的是()
第6题:
材料冷战所造成的两极对峙国际格局和经济上的两个平等市场,促使相互对抗的东西方两大集团都高度地加强各自内部的协调。而这种两大集团内部的高度协调却在分割世界的同时又对世界市场的一体化产生直接的影响。冷战与两极格局对峙开始的标志分别是什么?依据材料四,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两极格局对世界整体交融与联系所产生的积极影响。
第7题:
二战以后,形成雅尔塔体系,就出现了两大阵营对峙的()格局。
第8题:
某西方学者明确指出:“马歇尔计划则对‘冷战’的激化和两极格局的最终形成负有更为直接的责任。”这主要是因为该计划的实施()
第9题:
时间格局
维也纳格局
华盛顿体系
两极格局
第10题:
第11题:
苏美争夺
东西方对抗
经济问题
军队问题
第12题:
逐渐形成美苏争夺霸权的局面
美国推行“冷战”政策
形成美苏对立的两极格局
形成美苏为首的两大阵营对峙局面
第13题:
第14题:
冷战期间,两大阵营在军事领域里的对抗表现为()组织和()两大军事集团的紧张对峙。
第15题:
冷战时期美苏对峙持续几十年属于世界格局所形成的是()。
第16题:
材料一:由于欧洲水手探索世界海洋并建立起远洋贸易的航线,全球贸易和物种交流发展起来。……粮食作物、牲畜品种、病菌与人类移民也漂洋过海,极大地影响着全世界的各个社会。农作物的移植和牲畜的传播改善了人类的营养状况,增加了东半球的人口。……大量移民和人类群体的迁移改变了美洲的社会文化图景,加速了世界人民的整合。 ——(美)杰里·本特利等《新全球史(下)》 材料二:早期的工业化只在英国、西欧和北美发生;到了19世纪后期,俄国和日本也开始了工业化。除了扩展到西欧以外,由于工具、技术、商业和金融组织的工业化,以及能够从农业社会获得原材料的交通网络的建立,整个世界被联系在了一起。很多自然资源丰富的地区逐渐成为原料出口地,工业国的代理控制了与贸易有关的商业金融组织机构,相应地,原料出口国却缺少对资源的控制能力。一些国家的市场上充斥着来自工业国家的廉价制造品,传统工业和地方经济被破坏。 ——(美)杰里·本特利等《新全球史(下)》 材料三:冷战所造成的两极对峙国际格局和经济上的两个平行市场,促使相互对抗的东西方两大集团都高度地加强各自内部的协调,而这种两大集团内部的高度协调却在分割世界的同时又对世界市场的一体化产生直接的影响。 ——叶江《大变局—全球化、冷战与当代国际政治经济关系》 根据材料三及所学知识,用辩证的观点概括指出冷战对整体世界发展的影响。
第17题:
对二战后世界政治格局演变的过程,最准确的解释是()
第18题:
战后两极格局演变的主线是()
第19题:
进入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后,雅尔塔体系发展演变的新特点是()
第20题:
促使全球政治经济地理格局由“两极对抗”转为“一强多极”的冲击力量。
第21题:
走向多极化→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争霸全球→两大阵营对立→两极格局终结
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争霸全球→两大阵营对立→两极格局终结→走向多极化
两极格局终结→两大阵营对立→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争霸全球→走向多极化
两大阵营对立→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争霸全球→两极格局终结→走向多极化
第22题:
对
错
第23题:
维也纳体系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两极格局
多极化格局
第24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