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来判断暴露危险因素是否与疾病有关联及其关联程度大小的一种观察性研究方法是
A.普查
B.队列研究
C.病例对照研究
D.抽样调查
E.理论流行病学研究.
第1题:
某项队列研究得出的相对危险度为2.6,95%可信区间为1.7~3.4,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暴露与疾病的关联为正关联
B.率差为1.7
C.该暴露因素是疾病的危险因素
D.暴露组的发病危险比对照组高
E.暴露组的发病危险是对照组的2.6倍
第2题:
某项队列研究得出的相对危险度为 2.6,95%置信区间为1.7~3.4,下列哪种说法不正确
A.率差为1.7
B.暴露与疾病的关联为正关联
C.暴露组的发病危险比对照组高
D.暴露组的发病危险是对照组的 2.6倍
E.该暴露因素是疾病的危险因素
第3题:
相对危险度(RR)是队列研究中反映暴露与发病(死亡)关联强度的指标,下列说法哪一个是正确的
A、RR95%可信区间(CI)的上限>1,认为暴露与疾病呈"正"关联,即暴露因素是疾病的危险因素
B、RR95%CI的下限1,认为暴露与疾病呈"负"关联,即暴露因素是保护因素
D、RR95%CI包括1,则认为暴露因素与疾病有统计学关联
E、RR95%CI包括1,则认为暴露因素与疾病无统计学关联
第4题:
能验证暴露因素与疾病之间因果关联的研究类型是
A.筛查
B.现况研究
C.队列研究
D.生态学研究
E.病例对照研究
第5题:
第6题:
第7题:
队列研究中,表示暴露因素与疾病关联程度的指标有()。
第8题:
某项队列研究得出的相对危险度为1.5,95%的可信限为1.1~2.8,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第9题:
某队列研究得出的相对危险度为1.5,95%的可信区间为1.1~2.8.下列哪一种说法不正确()
第10题:
混杂因素成立的基本条件()
第11题:
RR95%可信区间(CI)的上限>1,认为暴露与疾病呈“正”关联,即暴露因素是疾病的危险因素
RR95%CI的下限<1,认为暴露与疾病呈“负”关联,即暴露因素是保护因素
RR95%CI的下限>1,认为暴露与疾病呈“负”关联,即暴露因素是保护因素
RR95%CI包括1,则认为暴露因素与疾病有统计学联系
RR95%CI包括1,则认为暴露因素与疾病无统计学联系
第12题:
筛查
现况研究
队列研究
生态学研究
病例对照研究
第13题:
混淆因素的作用是
A.使暴露因素与研究结果之间的关联减弱
B.使暴露因素与研究结果之间的关联增强
C.使暴露因素与研究结果之间的关联增强或减弱
D.使暴露因素与研究结果之间的关联无关
E.以上均不对
第14题:
某项队列研究得出的相对危险度为2.6,95%的可信区间为1.7~3.4,下列哪种说法不正确
A.率差为1.7
B.暴露与疾病的关联为正关联
C.暴露组的发病危险比对照组高
D.暴露组的发病危险是对照组的2.6倍
E.该暴露因素是疾病的危险因素
第15题:
可以用来判断暴露危险因素是否与疾病有关联及其关联程度大小的观察性研究方法是
A.普查
B.队列研究
C.病例对照研究
D.抽样调查
E.理论流行病学研究
第16题:
第17题:
第18题:
第19题:
为什么病例对照研究、队列研究可以得出研究因素与疾病间的因果关联结论,但在分类上将它们归于观察性研究设计?
第20题:
能验证暴露因素与疾病之间因果关联的研究类型是()
第21题:
选定暴露和未暴露于某种因素的两种人群,追踪其各自的发病结局,比较两者发病结局的差异,从而判断暴露因素与发病有无因果关联及关联程度,该研究为()
第22题:
相对危险度(RR)是队列研究中反映暴露与发病(死亡)关联强度的指标,下列说法哪一个是正确的()。
第23题:
RR
OR
AR
PAR
PA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