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硫脲类抗甲状腺药物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的主要作用机制是A.降低靶细胞对T3、T4的敏感性B.抑 ”相关问题
  • 第1题:

    硫脲类抗甲状腺药物治疗甲亢的主要作用是

    A.降低靶细胞对T3、T4的敏感性

    B.抑制碘的吸收

    C.抑制甲状腺激素的释放

    D.抑制促甲状腺激素的合成

    E.抑制甲状腺激素的合成


    正确答案:E

  • 第2题:

    硫脲类抗甲状腺药物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的主要作用为

    A.降低靶细胞对T、T的敏感性
    B.抑制碘的吸收
    C.抑制甲状腺激素的释放
    D.抑制促甲状腺激素的释放
    E.抑制甲状腺激素合成

    答案:E
    解析:
    硫脲类药物通过抑制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活性、影响酪氨酸残基碘化、抑制碘化物形成活性碘等多种途径抑制甲状腺激素的合成,故本题选E。

  • 第3题:

    甲亢患者服硫脲类药物后症状减轻,而甲状腺肿大加重,机制为

    A、血中甲状腺刺激物增多
    B、合并甲状腺炎
    C、出现甲状腺功能减退
    D、对硫脲类耐药
    E、T3、T4减少反馈引起TSH增加

    答案:E
    解析:
    硫脲类药物能与甲状腺内的过氧化物酶结合而使之失活,从而使碘不能被氧化成活性碘,酪氨酸不能被碘化成一碘酪氨酸和二碘酪氨酸,且使MIT和DIT不能缩合成T3、T4。由于这类药物只影响合成,不影响释放,需待腺泡内T3、T4耗竭后,才起作用,故显效慢。一般服药1~2周后开始减轻症状,1-3个月才能消除症状。T3、T4的减少,可反馈引起TSH增加,因此,用药后期可使甲状腺细胞和血管增生肿大。

  • 第4题:

    男性,20岁,出现心悸、多汗、手颤2个月,无明显突眼,甲状腺I度弥漫性肿大,血游离T3、T4增高,TSH降低。肝、肾功能正常,血WBC 6.8×109/L。诊为甲状腺功能亢进。既往无甲状腺功能亢进病史,治疗应选择

    A.核素131I治疗

    B.甲状腺切除术

    C.抗甲状腺药物治疗

    D.抗甲状腺药物治疗后手术治疗

    E.抗甲状腺药物治疗后核素131I治疗


    正确答案:C
    甲状腺功能亢进治疗包括药物治疗、放射性碘治疗及手术治疗。年龄25岁以下为放射性碘治疗禁忌证。该患者甲状腺轻度肿大,初发,最合适的治疗为药物治疗。

  • 第5题:

    甲亢患者服硫脲类药物后症状减轻,而甲状腺肿大加重,机制为

    A:T3、T4反馈抑制减弱
    B:合并甲状腺炎
    C:出现甲状腺功能减退
    D:对硫脲类耐药
    E:血中甲状腺刺激物增多

    答案:A
    解析:
    硫脲类药物能与甲状腺内的过氧化物酶结合而使之失活,从而使碘不能被氧化成活性碘,酪氨酸不能被碘化成一碘酪氨酸和二碘酪氨酸,且使MIT和DIT不能缩合成T3和T4。由于这类药物只影响合成,不影响释放,需待腺泡内T3、T4耗竭后,才起作用,故显效慢。一般服药1~2周后开始减轻症状,1~3个月才能消除症状。T3、T4的减少,可反馈引起TSH增加,因此,用药后期可使甲状腺细胞和血管增生肿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