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男性,45岁。心前区持续性疼痛1周。查体:重病容,T 38.8℃,BP 100/70mmHg,颈静脉怒张,心界向两侧扩大,心率120次/分,心音弱,心律整,无杂音,心电图Ⅰ、Ⅱ、Ⅲ、aVF、aVL、V1~V5导联ST段弓背向下抬高,T波倒置,无病理性Q波,最可能的诊断是A.变异型心绞痛B.急性下壁兼广泛前壁心肌梗死C.中间综合征D.急性肺动脉栓塞E.急性心包炎

题目

患者,男性,45岁。心前区持续性疼痛1周。查体:重病容,T 38.8℃,BP 100/70mmHg,颈静脉怒张,心界向两侧扩大,心率120次/分,心音弱,心律整,无杂音,心电图Ⅰ、Ⅱ、Ⅲ、aVF、aVL、V1~V5导联ST段弓背向下抬高,T波倒置,无病理性Q波,最可能的诊断是

A.变异型心绞痛

B.急性下壁兼广泛前壁心肌梗死

C.中间综合征

D.急性肺动脉栓塞

E.急性心包炎


相似考题
更多“患者,男性,45岁。心前区持续性疼痛1周。查体:重病容,T 38.8℃,BP 100/70mmHg,颈静脉怒张,心界向两侧 ”相关问题
  • 第1题:

    45岁男性,心前区持续性疼痛1周,查体:重病容,体温38.8℃,血压100/70mmHg,颈静脉怒张,心界向两侧扩大,心率120次/分,心音弱,心律整,无杂音,心电图Ⅰ.Ⅱ.Ⅲ.Avf.Avl.V 1 至V 5 导联,ST段弓背向下抬高,T波倒置,最可能的诊断

    A. 变异型心绞
    B. 急性下壁兼广泛前壁心肌梗死
    C. 中间综合征
    D. 急性肺动脉栓塞
    E. 急性心包炎

    答案:E
    解析:

  • 第2题:

    45岁男性,心前区持续性疼痛1周。查体:体温38.8℃,血压100/80mmHg,心界向两侧扩大,心率120次/分。ST段弓背向下抬高,T波倒置。诊断为急性心包炎,首选的治疗药物是

    A、硝酸甘油
    B、普萘洛尔
    C、布洛芬
    D、阿替洛韦
    E、卡托普利

    答案:C
    解析:
    对症治疗中非甾体抗炎药为主要治疗药物,首选布洛芬。

  • 第3题:

    45岁男性,心前区持续性疼痛1周。查体: 重病容,体温3 8°C,血压100/70mmHg,颈 静脉怒张,心界向两侧扩大,心率120次/分, 心音弱,心律整,无杂音,心电图I、n、DI、aVF、 aVL、^、^导联ST段弓背向下抬高, T波倒置,最可能的诊断是
    A.变异型心绞痛^
    B.急性下壁兼广泛前壁心肌梗死
    C.中间综合征
    D.急性肺动脉栓塞
    E.急性心包炎


    答案:E
    解析:
    考核要点为急性心包炎的诊断。根据病例,患者除aVR导联之外,其余导联ST段弓背向下抬 高,T波倒置,体温38. 8°C,心界向两侧扩大,无病理性Q波,应首先考虑急性心包炎的诊断。

  • 第4题:

    45岁男性,心前区持续性疼痛1周。查体:重病容,体温38.8℃,血压100/70mmHg,颈静脉怒张,心界向两侧扩大,心率120次/分。心音弱。心律整,无杂音,心电图I、Ⅱ、Ⅲ、aVF、aVL、V1至V5导联。ST段弓背向下抬高,T波倒置。最可能的诊断

    A、变异型心绞痛
    B、急性下壁兼广泛前壁心肌梗死
    C、中间综合征
    D、急性肺动脉栓塞
    E、急性心包炎

    答案:E
    解析:
    急性心包炎是由于心包脏层和壁层急性炎症引起的,以胸痛、心包摩擦音为特征的临床综合征。临床表现:胸痛;呼吸困难;全身症状。ECG:除aVR和V1外,所有导联ST段呈弓背向下抬高,T波高耸直立,可持续一到数日后回恢复;心包积液时QRS低电压;无病理性Q波,常有窦性心动过速。

  • 第5题:

    患者,男性,45岁。心前区持续性疼痛1周。查体:重病容,T38.8℃,BP100/70mmHg,颈静脉怒张,心界向两侧扩大,心率120次/分,心音弱,心律整,无杂音,心电图Ⅰ、Ⅱ、Ⅲ、aVF、aVL、V1~V5导联ST段弓背向下抬高,T波倒置,无病理性Q波,最可能的诊断是

    A:变异型心绞痛
    B:急性下壁兼广泛前壁心肌梗死
    C:中间综合征
    D:急性肺动脉栓塞
    E:急性心包炎

    答案:E
    解析:
    根据病例,患者除aVR导联之外,其余导联ST段弓背向下抬高,T波倒置,体温38.8℃,心界向两侧扩大,无病理性Q波,应首先考虑为急性心包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