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70 岁。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患者。近1 个月调整用药为阿司匹林、比索洛尔、辛伐他汀、二甲双胍。近3 天双下肢无力及疼痛,双侧足背动脉搏动一致。实验室检查:血CK2200U/L,cTn 10.01ng/ml,血肌酐368μmol/L。出现双下肢无力及疼痛的最可能原因是()A. 糖尿病足B. 主动脉夹层C. 间歇性跛行D. 横纹肌溶液E. 腰椎间盘突出症

题目
女,70 岁。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患者。近1 个月调整用药为阿司匹林、比索洛尔、辛伐他汀、二甲双胍。近3 天双下肢无力及疼痛,双侧足背动脉搏动一致。实验室检查:血CK2200U/L,cTn 10.01ng/ml,血肌酐368μmol/L。出现双下肢无力及疼痛的最可能原因是()

A. 糖尿病足

B. 主动脉夹层

C. 间歇性跛行

D. 横纹肌溶液

E. 腰椎间盘突出症


相似考题
更多“女,70 岁。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患者。近1 个月调整用药为阿司匹林、比索洛尔、辛伐他汀、二甲双胍。近3 天双下肢无力及疼痛,双侧足背动脉搏动一致。实验室检查:血CK2200U/L,cTn 10.01ng/ml,血肌酐368μmol/L。出现双下肢无力及疼痛的最可能原因是() ”相关问题
  • 第1题:

    患者女性,70岁,冠心病、糖尿病10年,近1周胸闷、憋气、不能平卧,尿量减少,查血压100/60mmHg,心率130次/分,端坐呼吸,双肺满布湿啰音,双下肢重度水肿,血肌酐310μmol/L,经强心、利尿等治疗后,病情无缓解,宜选择哪种治疗方法

    A、利尿

    B、肾脏替代治疗

    C、补液

    D、注射"美托洛尔"针

    E、"多巴胺"微泵注射


    参考答案:B

  • 第2题:

    患儿男,8岁。近5天来先出现双下肢无力、发麻,继之出现双上肢无力。检查:呼吸每分钟正常,颅神经无异常,心、肺无异常,双上肢肌力4级,双下肢肌力2级,肌张力低下,膝腱反射消失,巴氏征阴性,双下肢痛觉、触觉及深感觉存在。脑脊液压力正常,蛋白定量1.1g/L,细胞数10×106/L。

    典型的脑脊液蛋白-细胞分离现象一般出现于

    A、起病后1~2个月
    B、起病后2个月
    C、起病后10天内
    D、起病后4~7天内
    E、起病后2周~1个月

    答案:E
    解析:
    脑脊液病初多无明显异常,发病2周后蛋白逐渐增高,第4~6周最明显,一般可达1~2g/L。而细胞计数正常,故称蛋白细胞分离现象。免疫球蛋白,特别是IgG及IgM升高,寡克隆区带可呈阳性。

  • 第3题:

    张某,女,50岁。患有一型糖尿病多年,采用胰岛素治疗,3个月前发现高血压,同时使用普萘洛尔进行治疗。近日感觉肌肉明显无力,不能正常活动。血清检测显示,血清钾6.5mmol/L(正常值3.5~5.5mmol/L)医生调整用药剂量,减少普萘洛尔增加胰岛素,数日后基本恢复正常。 诊断:高血钾性肌无力 讨论:1、血钾对兴奋性有何影响?患者为何出现肌无力? 2、调整药物剂量后为何能改善症状


    1 500 千卡

  • 第4题:

    患者,女,70岁,因高血压、冠心病口服阿司匹林、卡托普利、普萘洛尔、硝苯地平、辛伐他汀等药物治疗,用药过程中感觉四肢无力、肌肉酸痛、下肢肌肉疼痛,血磷酸肌激酶水平明显增高。出现上述异常最可能的原因是

    A.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B.下肢动脉粥样硬化
    C.普萘洛尔的副作用
    D.卡托普利的副作用
    E.辛伐他汀的副作用

    答案:E
    解析:
    辛伐他汀的副作用偶有横纹肌溶解症,可出现四肢无力、肌肉酸痛,可出现血磷酸肌激酶水平增高,故选E。

  • 第5题:

    女,68岁。糖尿病近15年,一直服用格列齐特,二甲双胍等降糖药物治疗效果不佳,近1个月来,出现双下肢水肿,空腹血糖16 mmol/L,尿常规尿蛋白(++),血肌酐165μmol/L。应采用的治疗方案是

    A、改用胰岛素
    B、继续服用格列齐特+二甲双胍
    C、二甲双胍+阿卡波糖
    D、格列齐特+胰岛素增敏剂
    E、以上都不对

    答案:A
    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