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原发灶前后野DT60Gy/30次/6周
B、原发灶前后野DT40Gy/20次/4周
C、原发灶等中心加楔形板照射DT60Gy/30次/6周
D、原发灶+肺门纵隔淋巴引流区,剂量DT60Gy/30次/6周
E、原发灶+肺门纵隔淋巴引流区,DT40Gy/20次/4周
第1题:
男性,75岁,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陈旧性心肌梗死史,心肺功能差,1秒用力通气量为50%,胸片与CT发现右上肺有一分叶、有毛刺与后胸壁关系密切的肿块,无肺门淋巴结肿大,组织学诊断为鳞癌。最佳的照射范围是( )A、原发灶+肺门
B、原发灶+肺门+纵隔淋巴引流区
C、原发灶
D、原发灶+肺门+胸壁
E、原发灶+肺门+纵隔淋巴引流区+锁骨上区
放射治疗剂量为( )A、DT 60Gy/(30次·6周)
B、DT 40Gy/20次
C、DT 50Gy/25次
D、DT 70Gy/35次
以下关于预防放射性肺病的错误的是( )A、了解照射时正常肺的受照射体积、剂量,确保肺的受照射剂量在耐受剂量范围内
B、尽量采用多野、较小野照射
C、合理的选择单次照射剂量和总剂量
D、预防应用抗生素和激素
E、放射治疗中应密切观察病情的变化,及早发现并给予恰当的处理
第2题:
男性,75岁,老慢支肺气肿,陈旧性心肌梗死史,心肺功能差,1秒通气量为50%,X线胸片与CT发现右上肺有一分叶、有毛刺与后胸壁关系密切的肿块,无肺门淋巴结肿大,组织学诊断为鳞癌,最佳的放射野设计是
A、原发灶+肺门纵隔淋巴引流区,剂量DT60Gy/30次/6周
B、原发灶+肺门纵隔淋巴引流区,剂量DT40Gy/20次/4周
C、原发灶等中心加楔形板照射,剂量DT60Gy/30次/6周
D、原发灶前后野,剂量DT60Gy/30次/6周
E、原发灶+肺门纵隔淋巴引流区,剂量DT40Gy/20次/4周
第3题:
患者,女性,36岁,教师,间断咳嗽半年,憋气10天入院,无痰,无发热,肺CT示右上肺块影,有分叶,毛刺,纵隔淋巴结肿大。诊断首先应考虑()。
A结核
B慢性炎症
C肺癌
D结核球
E右上肺转移瘤
第4题:
男,45岁,有肺结核史,近1个月来咳嗽、低热,痰中带血,胸片示:左肺上叶不张。为确诊采取哪组检查方法最佳A、痰找抗酸杆菌,痰找瘤细胞
B、胸部CT检查,经胸壁穿刺检查
C、胸部CT检查,支气管镜检查
D、支气管镜检查,纵隔镜检查
E、痰找瘤细胞,放射性核素扫描
若诊断为鳞癌,CT未见肺门纵隔淋巴结肿大,最佳的治疗方式为A、术前放疗+手术
B、术前化疗+手术
C、放射治疗
D、化学治疗
E、手术治疗
若需手术治疗,最佳的手术方式为A、肺叶切除
B、肺段切除
C、肺楔形切除
D、肺局部切除
E、左全肺切除
下列哪项因素对预后影响最大A、肿物巨大
B、中央型肺癌
C、癌肿的组织学类型及分化程度
D、术前已有肺不张
E、出现骨关节综合征
第5题:
若诊断为鳞癌,CT未见肺门纵隔淋巴结肿大,最佳的治疗方式为
A.术前放疗+手术
B.术前化疗+手术
C.放射治疗
D.化学治疗
E.手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