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浆尿酸浓度达多少以上时为过饱和状态,易出现微小结晶析出( )
A.0.2mmol/L
B.0.3mmol/L
C.0.48mmol/L
D.0.2mmol/L
E.0.42mmol/L
第1题:
溶液中溶质的浓度已经超过饱和溶解度而并不从溶液中结晶析出的现象称为?
A.过饱和现象
B.饱和现象
C.未饱和现象
第2题:
血浆尿酸浓度达多少以上时为过饱和状态,易出现微小结晶析出( )
A.0.2mmol/L
B.0.3mmol/L
C.0.48mmol/L
D.0.2mmol/L
E.0.42mmol/L
第3题:
采用降温或浓缩的方法使溶液达到过饱和状态析出溶质,此操作称为()。
第4题:
当池水中溶氧量过饱和度达()以上,溶氧量达()毫克/升以上时,易引起鱼类气泡病。
第5题:
血浆尿酸浓度达多少以上且持久不降时,易出现微小结晶析出( )
第6题:
从理论上解释为何溶液浓度必须达到一定过饱和度时才能析出晶体?
第7题:
碱性尿中易出现的是()
第8题:
滑油的浊点是指溶解在滑油中的石蜡开始结晶并析出微小晶体而导致滑油出现浑浊或模糊时的()
第9题:
0.2mmol/L
0.3mmol/L
0.48mmol/L
0.2mmol/L
0.42mmol/L
第10题:
亮氨酸结晶
磺胺结晶
胱氨酸结晶
尿酸钙结晶
尿钠结晶
第11题:
第12题:
对
错
第13题:
在工业生产中为了得到质量好粒度大的晶体,常在介稳区进行结晶。介稳区是指( )。
A.溶液没有达到饱和的区域
B.溶液刚好达到饱和的区域
C.溶液有一定过饱和度,但程度小,不能自发地析出结晶的区域
D.溶液的过饱和程度大,能自发地析出结晶的区域
第14题:
第15题:
在中厚板中添加微合金元素,通过应变诱导从过饱和的奥氏体中析出及其微小的微合金化元素的碳、氮化合物,使再结晶过程推迟,可实现强化作用。
第16题:
在工业生产中为了得到质量好粒度大的晶体,常在介稳区进行结晶。介稳区是指()。
第17题:
血浆尿酸浓度达多少以上时为过饱和状态,易出现微小结晶析出()。
第18题:
结晶过程是指改变溶液的()条件,使溶液中某组分过饱和,形成结晶析出的过程。
第19题:
关于溶质的过饱和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第20题:
0.12mmol/L
0.24mmol/L
0.36mmol/L
0.42mmol/L
0.48mmol/L
第21题:
第22题:
0.12mmol/L
0.24mm01/L
0.36mmol/L
0.42mmol/L
0.48mmol/L
第23题:
第24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