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用题干) 女,4s岁,左乳房包块5个月,乳房无不适症状,有时感左肩背部不适。隐痛。查体:一般情况好,左乳房外上象限可触及3cmx2cm包块,质硬。不光滑,活动,无压痛,左腋窝触及3 枚肿大淋巴结。钼靶摄片:左乳房2cm*2cm高密度影,周边有毛刺,中央有细沙样钙化点。 若患者拟行手术治疗,预防术后感染最重要的措施是A.缝合前彻底冲洗B.术前纠正贫血和低蛋白血症C.术前、术中、术后应用广谱抗生素D.安置有效的术后引流E.遵守无菌操作

题目

(共用题干) 女,4s岁,左乳房包块5个月,乳房无不适症状,有时感左肩背部不适。隐痛。查体:一般情况好,左乳房外上象限可触及3cmx2cm包块,质硬。不光滑,活动,无压痛,左腋窝触及3 枚肿大淋巴结。钼靶摄片:左乳房2cm*2cm高密度影,周边有毛刺,中央有细沙样钙化点。 若患者拟行手术治疗,预防术后感染最重要的措施是

A.缝合前彻底冲洗

B.术前纠正贫血和低蛋白血症

C.术前、术中、术后应用广谱抗生素

D.安置有效的术后引流

E.遵守无菌操作


相似考题
更多“(共用题干) 女,4s岁,左乳房包块5个月,乳房无不适症状,有时感左肩背部不适。隐痛。查体:一般情况好 ”相关问题
  • 第1题:

    (40~42题共用题干) 患者,女性,45岁。自我扪及左乳房肿块1月余,肿物未见明显增大。既往有结核史,月经规律。查体左乳房外上象限有2cmX l.5cm肿物质中,无压痛,表面不光滑,边界不清楚,活动度好,与局部皮肤有少许粘连。左腋下可扪及1枚1cm肿大淋巴结。 最可能的诊断是

    A.左乳房肉瘤

    B.左乳房纤维腺瘤

    C.左乳房脓肿

    D.左乳癌

    E.左侧多乳头畸形


    正确答案:D
    乳腺癌发病年龄在我国以40~60岁居多。多发生于乳腺的外上象限,其次是乳头、乳晕区和内上象限。最常见的首发症状是患侧的无痛、单发肿物,质地偏硬,表面不光滑,和周围组织界线不十分清晰。当肿物侵及Cooper韧带时可出现局部皮肤的凹陷“酒窝征”,腋窝淋巴结有转移时可及肿大淋巴结。根据上述资料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应该是乳腺癌。乳腺囊性增生症的乳腺肿物多为多发、散在、质软,而且一般不会有腋窝淋巴结的肿大和皮肤的粘连。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主要表现为乳头溢液。乳房脓肿和结核都有其特有的表现和全身症状。

  • 第2题:

    女,55岁。左乳房红肿、增大1个月,进展较快,无疼痛、发热。查体:左乳房红肿,局部温度略高,发硬,但未触及包块,左腋窝有肿大淋巴结,稍硬,活动度好,无压痛血常规正常。最可能的诊断是

    A.炎性乳腺癌

    B.急性乳腺炎

    C.乳房结核

    D.导管内乳头状瘤

    E.乳腺增生症


    正确答案:A
    炎性乳腺癌往往发病急骤,患者多数以乳房皮肤的红、肿、热等乳房炎性症状而就诊,炎性乳腺癌的体征,常见乳房弥漫性或局限性皮肤硬化、变厚、表面不平,皮肤水肿似橘皮样,可有卫星结节。皮肤最初呈粉红色,很快变成瘀血样紫红色,呈丹毒样改变。乳房迅速增大,皮温增高,触之韧感,常见乳头干裂、结痂和内陷。

  • 第3题:

    (共用题干) 女,33岁。发现左乳房包块10天,无不适症状。查体:乳房视诊无异常,左乳房外上象限可触及5cm X1.5 Cm包块,质硬,不光滑,活动度良好,左腋窝未触及肿大淋巴结。钼靶x 线片检查示1.5cm x 1cm密度增高影.周边有小毛刺,中央可见聚集细小钙化点。 121.准备手术治疗。以下可选择的术式中,必须在术后放疗的是

    A.保留胸大、小肌的改良根治术

    B.全乳房切除术

    C.保留胸大肌的改良根治术

    D.乳腺癌根治术

    E.保留乳房的乳腺切除术


    正确答案:E
    只要是保乳术,无论是哪个分期,术后必须化疗:近年临床上已逐渐推广使用曲妥珠单抗注射液,系通过转基因技术制备,对HER2过度表达的病人有~定好处。

  • 第4题:

    (共用题干)女,45岁,左乳房包块5个月,乳房无不适症状,有时感左肩部不适、隐痛。查体:一般情况好,左乳房.外上象限可触及3cm×2cm包块,质硬,不光滑,活动,无压痛,左腋窝触及3枚肿大淋巴结,钼靶摄片:左乳房2cm×2cm高密度影,周边有毛刺,中央有细沙样钙化点。若患者拟行手术治疗,预防术后感染最重要的措施是

    A.缝合前彻底冲洗

    B.术前纠正贫血和低蛋白血症

    C.术前、术中、术后应用光谱抗生素

    D.安置有效的术后引流

    E.遵守无菌操作


    正确答案:E
    同位素骨扫描是发现肿瘤患者骨转移的重要检查方法。

  • 第5题:

    (61~63题共用题干)

    女,39岁,洗澡时发现左乳包块,无痛。 3年前因肺结核住院治疗。体检:左乳房外上象限略高于右乳房外上象限,皮肤稍皱褶,局部可扪及直径为1.5cm大小肿块,质硬,表面不甚光滑,边界欠清,可活动,左腋下可扪及肿大淋巴结。胸透示陈旧性结核灶

    根据上述病史可能的诊断是

    A.乳腺结核

    B.乳腺癌

    C.乳房脂肪坏死

    D.乳腺囊性增生病

    E.乳房纤维腺瘤


    正确答案:B
    B。根据患者年龄39岁,发现乳房肿块,无痛、质硬、表面不平、边界不清、酒窝征等。左腋下可扪及肿大淋巴结。最可能的诊断为乳腺癌。

  • 第6题:

    女,34岁,双侧乳房胀痛5年余,胀痛症状在月经前出现,自己在乳房触及到不规则“包块”,来月经后症状缓解,“包块”变小,另外与情绪和疲劳有一定关系,对这种疾病的描述,错误的是:
    A.多在双侧乳房出现不适症状
    B.癌变发生率高,视为癌前病变
    C.腺体可能会发生增生、萎缩等变化
    D.常见于岁的女性
    E. 一般认为与内分泌紊乱有关


    答案:B
    解析:
    与月经有关的乳腺病多为良性病变。

  • 第7题:

    女,45岁,左乳房包块5个月,乳房无不适症状,有时感左肩部不适、隐痛。查体:一般情况好,左乳房
    外上象限可触及3cmX2cm包块,质硬’不光滑,活动,无压痛,左腋窝触及3枚肿大淋巴结,钼靶摄片:左乳房2cmX2cm高密度影,周边有毛刺,中央有细沙样钙化点。
    患者术后3年出现腰背部疼痛,逐渐加重,为明确诊断首选的主要检查是:
    A. PET-CT
    B. CEA
    C.CA15 -3
    D.同位素骨扫描
    E.免疫指标检测


    答案:D
    解析:
    同位素骨扫描是发现肿瘤患者骨转移的重要检查方法。

  • 第8题:

    女,33岁。发现左乳房包块10天,无不适症状查体:乳房视诊无异常,左乳房外上象限可触及1.5cmX1.5cm包块,质硬,不光滑,活动度良好,左腋窝未触及肿大淋巴结。钼靶X线片检査示1.5cmX1cm密度增高影,周边有小毛剌,中央可见聚集细小钙化点
    术后10天拟行综合治疗,决定是否可用靶向治疗(曲妥珠单抗)的肿瘤标记物是
    A. ER
    B. Her-2
    C.P53
    D. Ki67
    E.PR


    答案:B
    解析:
    曲妥珠单抗,是抗Her2的单克隆抗体,它通过将自己附着在Her2上来阻止人体表皮生长因子在Her2上的附着,从而阻断癌细胞的生长,赫赛汀还可以刺激身体自身的免疫细胞去摧毁癌细胞。

  • 第9题:

    患者女性,32岁。发现左乳房包块10天,无不适症状。查体:乳房视诊无异常,左乳房外上象限可触及1.5cm×1.5cm包块,质硬,不光滑,活动度良好,左腋窝未触及肿大淋巴结。钼靶X线检查示1.5cm×1cm密度增高影,周边有小毛刺,中央可见聚集细小钙化点。
    [问题1][单选题]
    准备手术治疗。以下可以选择的术式中,必须在术后放疗的是

    A、保留胸大肌的改良根治术
    B、全乳房切除术
    C、保留乳房的乳腺癌切除术
    D、保留胸大、小肌的改良根治术
    E、乳腺癌根治术

    答案:C
    解析:
    题干:选择的术式中必须放疗的是:保留乳房的乳腺癌切除术后,放射治疗是以重要组成部分。应于肿块局部广泛切除后给予较高剂量放射治疗。

  • 第10题:

    某患者,女,42岁,发现右乳房肿块2个月。查体:右乳房皮肤表面呈现橘皮样改变,外上象限可扪及3cm×2cm大小的包块,质硬,小活动,无压痛,腋下可扪及2个淋巴结,质偏硬,左乳阴性。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为()

    • A、乳房炎
    • B、乳腺癌
    • C、乳房结核
    • D、乳腺囊肿
    • E、乳房纤维腺瘤

    正确答案:B

  • 第11题:

    单选题
    第14~15题共用题干)某患者,女,42岁,发现右乳房肿块2个月。查体:右乳房皮肤表面呈现橘皮样改变,外上象限可扪及3cm×2cm大小的包块,质硬,小活动,无压痛,腋下可扪及2个淋巴结,质偏硬,左乳阴性。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为()。
    A

    乳房炎

    B

    乳腺癌

    C

    乳房结核

    D

    乳腺囊肿

    E

    乳房纤维腺瘤


    正确答案: E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单选题
    某患者,女,42岁,发现右乳房肿块2个月。查体:右乳房皮肤表面呈现橘皮样改变,外上象限可扪及3cm×2cm大小的包块,质硬,小活动,无压痛,腋下可扪及2个淋巴结,质偏硬,左乳阴性。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为()
    A

    乳房炎

    B

    乳腺癌

    C

    乳房结核

    D

    乳腺囊肿

    E

    乳房纤维腺瘤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女,34岁,双侧乳房胀痛5年余,胀痛症状在月经前出现,自己在乳房触及到不规则"包块",来月经后症状缓解,"包块"变小,另外与情绪和疲劳有一定关系,对这种疾病的描述,错误的是:

    A.多在双侧乳房出现不适症状

    B.癌变发生率高,视为癌前病变

    C.腺体可能会发生增生、萎缩等变化

    D.常见于25-45岁的女性

    E.一般认为与内分泌紊乱有关


    正确答案:B
    与月经有关的乳腺病多为良性病变。

  • 第14题:

    女,33岁。发现左乳房包块10天,无不适症状查体:乳房视诊无异常,左乳房外上象限可触及1.5cm×1.5cm包块,质硬,不光滑,活动度良好,左腋窝未触及肿大淋巴结。钼靶X线片检查示1.5cm×1cm密度增高影,周边有小毛刺,中央可见聚集细小钙化点

    A.保留胸大、小肌的改良根治术

    B.全乳房切除术

    C.保留胸大肌的改良根治术

    D.乳腺癌根治术

    E.保留乳房的乳腺切除术


    正确答案:E
    1.钼靶示周边有小毛刺,中央可见聚集细小钙化点,考虑为乳腺癌。保留乳房的乳腺切除术术后须放疗。所有保乳手术患者,包括浸润性癌、原位癌早期浸润和原位癌的患者,均应予术后放疗。2.曲妥珠单抗,是抗Her2的单克隆抗体,它通过将自己附着在Her2上来阻止人体表皮生长因子在Her2上的附着,从而阻断癌细胞的生长,赫赛汀还可以刺激身体自身的免疫细胞去摧毁癌细胞。

  • 第15题:

    女,34岁。双侧乳房胀痛s年余。胀痛症状在月经前出现,自己在乳房触及到不规则的“包块”,来月经后症状缓解,“包块变小,另外与情绪和疲劳有一定关系。对这种疾病的描述,错误的是

    A.多在双侧乳房出现不适症状

    B.癌变发生率高,视为癌前病变

    C.腺体可能会发生增生、萎缩等变化

    D.常见于25—4s岁的女性

    E.一般认为与内分泌衰乱有关


    正确答案:B
    与月经有关的乳腺病多为良性病变。

  • 第16题:

    (61-63题共用题干) 女,39岁,洗澡时发现左乳包块,无痛。3年前因肺结核住院治疗。体检:左乳房外 上象限略高于右乳房外上象限,皮肤稍皱褶,局部可扪及直径为l.5cm大小肿块,质硬,表面不甚光滑,边界欠清,可活动,左腋下可扪及肿大淋巴结。胸透示陈旧性结核灶 根据上述病史可能的诊断是

    A.乳腺结核

    B.乳腺癌

    C.乳房脂肪坏死

    D.乳腺囊性增生病

    E.乳房纤维腺瘤


    正确答案:B
    根据患者年龄39岁,发现乳房肿块,无痛、质硬、表面不平、边界不清、酒窝征等。左腋下可扪及肿大淋巴结。最可能的诊断为乳腺癌。

  • 第17题:

    女,45岁,左乳房包块5个月,乳房无不适症状,有时感左肩部不适、隐痛。查体:一般情况好,左乳房
    外上象限可触及3cmX2cm包块,质硬’不光滑,活动,无压痛,左腋窝触及3枚肿大淋巴结,钼靶摄片:左乳房2cmX2cm高密度影,周边有毛刺,中央有细沙样钙化点。
    若患者拟行手术治疗,预防术后感染最重要的措施是
    A.缝合前彻底冲洗
    B.术前纠正贫血和低蛋白血症
    C.术前、术中、术后应用光谱抗生素
    D.安置有效的术后引流
    E.遵守无菌操作


    答案:E
    解析:
    同位素骨扫描是发现肿瘤患者骨转移的重要检查方法。

  • 第18题:

    患者女性,56岁。左乳房红肿、增大1个月,进展较快,无疼痛、发热。查体:左乳房红肿,局部温度略高,发硬,但未触及包块,左腋窝有肿大淋巴结,稍硬,活动度好,无压痛。血常规正常。最可能的诊断是

    A.急性乳腺炎
    B.乳房结核
    C.炎性乳腺癌
    D.乳腺增生症
    E.导管内乳头状瘤

    答案:C
    解析:
    乳腺皮肤红肿、增厚、变硬,出现橘皮样外观,逐渐变成似淤血的紫红色,病变皮肤温度会升高,成炎症性改变,考虑是炎性乳腺癌。炎性乳腺癌是乳腺癌发病过程中的一个特殊的病变,可能发生在各种类型的乳腺癌中,没有病理组织类型的特殊性。
      【该题针对“乳房疾病-乳腺癌”知识点进行考核】

  • 第19题:

    女,33岁。发现左乳房包块10天,无不适症状查体:乳房视诊无异常,左乳房外上象限可触及1.5cmX1.5cm包块,质硬,不光滑,活动度良好,左腋窝未触及肿大淋巴结。钼靶X线片检査示1.5cmX1cm密度增高影,周边有小毛剌,中央可见聚集细小钙化点
    准备手术治疗。以下可选择的术式中,必须在术后放疗的是
    A.保留胸大、小肌的改良根治术
    B.全乳房切除术
    C.保留胸大肌的改良根治术
    D.乳腺癌根治术
    E.保留乳房的乳腺切除术


    答案:E
    解析:
    钼靶示周边有小毛刺,中央可见聚集细小钙化点,考虑为乳腺癌。保留乳房的乳腺切除术术后须放疗。所有保乳手术患者,包括浸润性癌、原位癌早期浸润和原位癌的患者,均应予术后放疗。

  • 第20题:

    患者女性,56岁。左乳房红肿、增大1个月,进展较快,无疼痛、发热。查体:左乳房红肿,局部温度略高,发硬,但未触及包块,左腋窝有肿大淋巴结,稍硬,活动度好,无压痛。血常规正常。最可能的诊断是

    A、乳房结核
    B、炎性乳腺癌
    C、乳腺增生症
    D、导管内乳头状瘤
    E、急性乳腺炎

    答案:B
    解析:
    炎性乳腺癌往往发病急骤,患者多数以乳房皮肤的红、肿、热、痛、压痛等乳房炎性症状而就诊,仅有50%左右病人自述伴有肿块。炎性乳腺癌的体征,常见乳房弥漫性或局限性皮肤硬化、变厚、表面不平,皮肤水肿似橘皮样,可有卫星结节。皮肤最初呈粉红色,很快变成瘀血样紫红色,呈丹毒样改变。乳房迅速增大,皮温增高,触之韧感,常见乳头干裂、结痂和内陷。

  • 第21题:

    患者女性,50岁,左乳外上象限包块,质硬表面欠光滑,表皮呈橘皮样改变,无压痛,伴情志不舒,胸闷不适,苔薄白,脉弦滑。 本病可诊为()

    • A、乳痈
    • B、乳房纤维瘤
    • C、乳腺增生
    • D、乳腺癌
    • E、乳房结核

    正确答案:D

  • 第22题:

    单选题
    第14~15题共用题干)某患者,女,42岁,发现右乳房肿块2个月。查体:右乳房皮肤表面呈现橘皮样改变,外上象限可扪及3cm×2cm大小的包块,质硬,小活动,无压痛,腋下可扪及2个淋巴结,质偏硬,左乳阴性。乳腺癌根治术后最易产生功能障碍部位是()。
    A

    肩关节

    B

    肘关节

    C

    腕关节

    D

    髋关节

    E

    膝关节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单选题
    患者,女性,50岁。左乳外上象限包块,质硬表面欠光滑,表皮呈橘皮样改变,无压痛,伴情志不舒,胸闷不适,苔薄白,脉弦滑。本病可诊为()
    A

    乳痈

    B

    乳房纤维瘤

    C

    乳腺增生

    D

    乳腺癌

    E

    乳房结核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