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49岁。寒战、高热伴肝区疼痛半个月。既往体健。查体:T38.s℃,P110次/分,BP110/70mmH9。皮肤无黄染,肝肋下可触及,肝区叩击痛阳性。血常规:WBC16x109/L,N 0.89。B超示肝左叶10cmx7cm液性暗区。最可能的诊断是A.肝血管瘤B.肝癌C.细菌性肝脓肿D.肝囊肿E.肝包虫病

题目

男,49岁。寒战、高热伴肝区疼痛半个月。既往体健。查体:T38.s℃,P110次/分,BP110/70mmH9。皮肤无黄染,肝肋下可触及,肝区叩击痛阳性。血常规:WBC16x109/L,N 0.89。B超示肝左叶10cmx7cm液性暗区。最可能的诊断是

A.肝血管瘤

B.肝癌

C.细菌性肝脓肿

D.肝囊肿

E.肝包虫病


相似考题
更多“男,49岁。寒战、高热伴肝区疼痛半个月。既往体健。查体:T38.s℃,P110次/分,BP110/70mmH9。皮肤无黄染, ”相关问题
  • 第1题:

    主诉:男性,35岁,发热,伴全身酸痛半个月,加重伴出血倾向1周。
    病史:半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伴全身酸痛,轻度咳嗽,无痰,二便正常,抗感冒药治疗无效,1周来病情加重,有牙龈出血。病后进食减少,睡眠差,体重无明显变化。既往体健,无药物过敏史。
    查体:T38℃,P96次/分,R20次/分,BP120/80mmHg;前胸和下肢皮肤有出血点,浅表淋巴结不大,巩膜无黄染,咽充血(+),扁桃体不大,胸骨轻压痛,心率96次/分,心律齐,双肺叩清音,右下肺少许湿啰音,腹平软,肝脾未及。
    化验:Hb82g/L,网织红细胞0.5%,WBC5.4×10/L,原幼细胞20%,PLT:29×10/L,尿、粪常规(-)


    答案:
    解析:
    分析:
    1.诊断及诊断依据(8分)
    (1)诊断
    ①急性白血病。
    ②肺部感染。
    (2)诊断依据
    ①急性白血病急性发病,有发热和出血表现;皮肤出血点,胸骨压痛(+);Hb和PLT减少,外周血片见到20%的原幼细胞。
    ②肺部感染咳嗽,体温38℃;查体发现右下肺湿啰音。
    2.鉴别诊断(5分)
    ①白血病类型鉴别。
    ②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3.进一步检查(4分)
    ①进行骨髓穿刺检查及组化染色,必要时行骨髓活检。
    ②进行MIC分型检查。
    ③胸片、痰细菌学检查。
    ④腹部B超、肝肾功能。
    4.治疗原则(3分)
    ①根据细胞类型选择适当的化疗方案。
    ②支持对症治疗,包括抗生素控制感染、止咳、营养支持治疗。
    ③有条件者完全缓解后进行骨髓移植。

  • 第2题:

    患者,男,45岁,5天前突起寒战高热,最高体温40.6℃,伴肝区持续性胀痛。查 体:皮肤巩膜无黄染,右上腹肌紧张,压痛明显,肝肋缘下3cm,质地稍硬,触痛明显,表面无结节。肝B 超示肝右叶3cm X 2cm大小之液性暗区,未见结节影。
    本例最常见的感染途径是
    A.肝动脉 B.门静脉 C.胆道 D.肝静脉


    答案:C
    解析:
    ①急性起病,高热,肝区持续性胀痛,肝脏肿大,右上腹压 痛,肝B超示液性暗区,可诊断为细菌性肝脓肿。②阿米巴性肝脓肿起病缓慢,与本病不符。肝血管瘤一般很少并发感染。本例肝脏体检不符合肝癌。③细菌性肝脓肿的感染途径有4条:胆道逆行感染是 最主要的感染途径(占50%左右)、肝动脉、门静脉、肝周围的感染蔓延等。④细菌性肝脓肿的致病菌多 为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厌氧链球菌、类杆菌属等。⑤细菌性肝脓肿的治疗主要是抗生素,对于有 手术指征的单个较大脓肿(直径 5cm)可行置管引流或切开引流。

  • 第3题:

    女性,58岁,反复发作性右上腹绞痛3年,寒战、高热伴皮肤黄染1天。 患者3年前开始出现右上腹绞痛,多于进食油腻后引起,无发热及黄疸。近2年腹痛发作频繁,偶有寒战、发热,无黄疸。半年前右上腹绞痛,伴轻度皮肤黄染,尿色深,经输液治疗后缓解。1天前突感右上腹绞痛,伴寒战、高热,体温39℃,且皮肤巩膜黄染,急诊入院。 既往6年前因“胆囊结石、胆囊炎”行胆囊造瘘术,3月后切除胆囊,术后胆绞痛症状消失。无心脏、肾疾患,无肝炎或结核史。 查体:T39℃,P98次/分,BP140/80mmHg。神清合作,皮肤巩膜黄染,心肺未见异常。腹平坦,可见右肋缘下及上腹旁正中切口瘢痕,未见肠型及蠕动波,右上腹压痛,无肌紧张、反跳痛,未及肿物,肝脾未触及,肠鸣音可闻。 辅助检查:Hb150g/L,WBC29.7×109/L,总胆红素30μmol/L,直接胆红素24.9μmol/L,余肝功、电解质均在正常范围。


    正确答案: 分析步骤:
    1.初步诊断及诊断依据
    初步诊断:急性化脓性胆管炎
    肝外胆管结石
    诊断依据:
    (1)老年女性,慢性病程,反复发作,急性加重。
    (2)患者3年前开始反复于进食油腻后出现右上腹绞痛,逐渐加重伴寒战,发热,黄疸。突发右上腹痛,寒战,高热,黄疸1天。
    (3)既往胆囊切除术史。
    (4)查体T39℃,皮肤巩膜黄染,右上腹压痛。
    (5)辅助检查WBC明显升高,总胆红素升高,直接胆红素为主。
    2.鉴别诊断
    (1)急性黄疸性肝炎:起病多较缓和,无剧烈腹痛,寒战,高热,血胆红素升高以间接胆红素为主,血白细胞不高,肝功能多有明显异常,与本患者不符。可进一步完善肝脏CT,肝炎血清学检查,自身抗体检查以除外。
    (2)胆道下段肿瘤:多表现为进行性无痛性黄疸,而本患者间断发作腹痛,发热,黄疸,与本病不符。可完善B超、CT,必要时行MRCP以进一步除外。
    (3)医源性胆道损伤:胆道手术史可导致胆道损伤,但一般于术后不久即出现,患者手术后3年方出现相关表现,考虑可除外。
    3.进一步检查
    (1)血、尿常规,凝血功能,血气分析。
    (2)乙肝五项。
    (3)腹部B超
    (4)CT
    (5)MRCP
    4.治疗原则
    (1)补液抗感染,完善术前准备。
    (2)急诊开腹探查,胆总管切开探查、解除梗阻、通畅引流。

  • 第4题:

    患者女,71岁,因“进行性加重性巩膜、皮肤黄染2个月”来诊。无腹痛,无发热。既往体健。查体:略消瘦,肝肋下可及,右上腹可触及肿大的胆囊,无触痛。上述临床表现中,可据此排除因结石造成梗阻的是()

    • A、巩膜、皮肤黄染且进行性加重
    • B、无腹痛
    • C、无发热
    • D、既往体健
    • E、触及肿大胆囊,无触痛

    正确答案:E

  • 第5题:

    男,49岁。高热伴肝区疼痛半个月,查体:皮肤无黄染,肝区叩痛阳性,右季肋部皮肤凹陷性水肿。血常规:WBC 18×109/L,N 0.90,腹部B超:肝右叶一个6cm×4cm及一个3cm×2cm的液性暗区,肝内胆管结石16年。最可能的诊断是()

    • A、原发性肝癌
    • B、化脓性胆管炎
    • C、细菌性肝脓肿
    • D、阿米巴性肝脓肿
    • E、肝囊肿

    正确答案:C

  • 第6题:

    单选题
    患者女,71岁,因“进行性加重性巩膜、皮肤黄染2个月”来诊。无腹痛,无发热。既往体健。查体:略消瘦,肝肋下可及,右上腹可触及肿大的胆囊,无触痛。上述临床表现中,可据此排除因结石造成梗阻的是()
    A

    巩膜、皮肤黄染且进行性加重

    B

    无腹痛

    C

    无发热

    D

    既往体健

    E

    触及肿大胆囊,无触痛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7题:

    单选题
    男,49岁。高热伴肝区疼痛半个月,查体:皮肤无黄染,肝区叩痛阳性,右季肋部皮肤凹陷性水肿。血常规:WBC18×109/L,N0.90,腹部B超:肝右叶一个6cm×4cm及一个3cm×2cm的液性暗区,肝内胆管结石16年。最可能的诊断是()
    A

    原发性肝癌

    B

    化脓性胆管炎

    C

    细菌性肝脓肿

    D

    阿米巴性肝脓肿

    E

    肝囊肿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8题:

    单选题
    男,49岁。寒战、高热伴肝区疼痛半个月。既往体健。查体:T 38.5℃,P 110次/分,BP 110/70mmHg。皮肤无黄染,肝肋下可触及,肝区叩击痛阳性。血常规:WBC 16×109/L,N 0.89。B超示肝左叶10cm×7cm液性暗区。最可能的诊断是(  )。
    A

    肝血管瘤

    B

    肝癌

    C

    细菌性肝脓肿

    D

    肝囊肿

    E

    肝包虫病


    正确答案: C
    解析:
    中年男性患者,主要症状为寒战、高热、肝区疼痛和肝大,B超示肝左叶10cm×7cm液性暗区,提示细菌性肝脓肿可能性大。

  • 第9题:

    患者,男,45岁,5天前突起寒战高热,最高体温40.6℃,伴肝区持续性胀痛。查 体:皮肤巩膜无黄染,右上腹肌紧张,压痛明显,肝肋缘下3cm,质地稍硬,触痛明显,表面无结节。肝B 超示肝右叶3cm X 2cm大小之液性暗区,未见结节影。

    本例最可能的诊断是
    A.细菌性肝脓肿 B.阿米巴性肝脓肿 C.肝血管瘤并发感染 D.肝癌并感染


    答案:A
    解析:
    ①急性起病,高热,肝区持续性胀痛,肝脏肿大,右上腹压 痛,肝B超示液性暗区,可诊断为细菌性肝脓肿。②阿米巴性肝脓肿起病缓慢,与本病不符。肝血管瘤一般很少并发感染。本例肝脏体检不符合肝癌。③细菌性肝脓肿的感染途径有4条:胆道逆行感染是 最主要的感染途径(占50%左右)、肝动脉、门静脉、肝周围的感染蔓延等。④细菌性肝脓肿的致病菌多 为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厌氧链球菌、类杆菌属等。⑤细菌性肝脓肿的治疗主要是抗生素,对于有 手术指征的单个较大脓肿(直径 5cm)可行置管引流或切开引流。

  • 第10题:

    男,41 岁。突发寒战、高热,伴肝区疼痛5 天。呈弛张热,大量出汗、心慌,肝区胀痛不适,为持续性钝痛,伴恶心、食欲不振。查体:皮肤无黄染,肝肋下4cm,有压痛,右肋弓及腋中处肋间皮肤水肿,压痛(+)。血常规:WBC 18×109/L,N 0.90。
    首先考虑的诊断是()

    A.细菌性肝脓肿
    B.急性胆囊炎
    C.肝癌并发感染
    D.胆石症并发感染
    E.肝囊肿合并感染

    答案:A
    解析:

  • 第11题:

    病历摘要女性,47岁。阵发性右上腹痛1天。患者1天前进食油腻食物后,出现右上腹部疼痛,阵发加剧,疼痛向右肩背部放射。不久开始出现发热,伴恶心、呕吐胃内容物。发病以来,大、小便正常。既往史:体健,否认心、肝、肾病史,无药物过敏史。查体:T38.8℃,P110次/分,R24次/分,BP110/60mmHg,急性病容,结膜无苍白,巩膜无黄染。心肺检查未见异常,腹部稍胀,未见胃肠型和蠕动波。右上腹部压痛、轻度反跳痛和肌紧张,肝脾触诊不满意,Murphy征(+)。腹部叩诊鼓音,移动性浊音阴性,肠鸣音正常。实验室检查:WBC13×109/L,Hb130×109/L。腹部(肝胆区)B超显示:胆囊增大、壁增厚;胆囊腔内有一强回声光团伴声影。要求:根据以上病历摘要,请写出初步诊断及诊断依据、鉴别诊断、进一步检查与治疗原则。


    正确答案: 初步诊断及诊断依据
    初步诊断:1.局限性腹膜炎2.急性胆囊炎3.胆囊结石
    诊断依据:1.病史:(1)中年女性,典型的油脂餐后急性发作病史。(2)症状:右上腹部疼痛,阵发加剧,疼痛向右肩部放射。2.查体:右上腹部压痛、轻度反跳痛和肌紧张,Murphy征(+)。3.腹部B超示胆囊增大,壁增厚,腔内可见一强回声光团伴声影。
    鉴别诊断:1.胆管结石、胆管炎2.急性胰腺炎3.胃、十二指肠炎或消化性溃疡
    进一步检查:1.复查腹部B超。2.必要时行腹部CT。3.血淀粉酶检查。
    治疗原则:1.非手术治疗:禁食、抗炎、对症解痉止痛等措施,缓解后行择期手术治疗。2.非手术治疗不缓解,考虑急诊开腹探查,行胆囊切除术。

  • 第12题:

    病历摘要:男性,25岁,发热伴咳嗽1周,加重伴出血倾向3天。患者1周前前无明互诱因出现发热38.5℃,伴全身酸痛,轻度咳嗽,无痰,给一般抗感冒药治疗无效,1周来病情加重,刷牙时牙龈出血。病后一般状态差。既往体健,无药物过敏史。查体:T38.9℃.P100次/分,R20次/分,Bp110/80mmHg,胸部皮肤有少许出血点,巩膜无黄染,浅表淋巴结未触及,咽充血(+),扁桃体不大,胸骨轻压痛,心率96次/分,律齐,肺部叩诊清音,右下肺少许湿啰音,腹平软,肝脾未及。化验:Hb:80g/L,网织红细胞:0.5%,WBC://4.4×109/L,原幼细胞25%,Plt:25×109/L。


    正确答案: 1.诊断及诊断依据:(8分)
    (1)诊断
    ①急性白血病。(3分)
    ②肺部感染。(1分)
    (2)诊断依据(4分)
    ①急性白血病:急性发病,有发热和出血表现;查体:皮肤出血点,胸骨压痛(+);化验:Hb和Plt减少,外周血片见到25%的原幼细胞。(2分)
    ②肺感染:咳嗽,发热38℃;查体发现右下肺湿啰音。(2分)
    2.鉴别诊断:(6分)
    (1)白血病类型鉴别。(3分)
    (2)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3分)
    3.进一步检查:(4分)
    (1)骨髓穿刺检查及组化染色,必要时骨髓活检。(1.5分)
    (2)进行MIC分型检查。(1.5分)
    (3)胸片,腹部B超,痰细菌学检查,肝肾功能。(1分)
    4.治疗原则:(4分)
    (1)化疗:根据细胞类型选择适当的化疗方案。(2分)
    (2)支持对症治疗:包括抗生素控制感染。(1分)
    (3)有条件者完全缓解后进行骨髓移植。(1分)

  • 第13题:

    患者男性,52岁,既往体健。因"全身黄染伴乏力3天"入院。查体全身皮肤及巩膜黄染,未见肝掌、蜘蛛痣,肝脾肋下未及。下述实验室检查最有可能为正常范围的是()

    • A、血清总胆红素
    • B、血清谷丙转氨酶
    • C、血氨
    • D、出凝血功能
    • E、血常规

    正确答案:E

  • 第14题:

    问答题
    患者女性,18岁。主诉:发热、食欲减退、恶心3周,皮肤黄染5天。病史:患者于3周前无明显诱因发热,体温高达38.5℃,无寒战,无咳嗽,有乏力、食欲减退、恶心、厌油,右上腹部不适,曾按"上呼吸道感染"和"胃炎"治疗,无好转。5天前皮肤出现黄染,尿色较黄,无皮肤瘙痒,大便不白,体重无明显变化。既往体健,无肝炎和胆石症史,无药物过敏史,无输血史。查体:T37.6℃,P80次/分,R20次/分,BP110/70mmHg;皮肤略黄,无出血点,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巩膜黄染,咽(-),心肺(-),腹平软,肝肋下3cm,质软,右上腹有轻压痛和叩击痛,侧位时可扪及脾脏,腹水征(-),下肢无水肿。辅助检查:Hb120g/L,WBC4.7×109/L,N0.65,L0.30,M0.05,PLT200×109/L;尿蛋白(-),尿胆红素(+),尿胆原(+);粪便颜色加深,隐血(-)。

    正确答案: 1.诊断及诊断依据(8分)(1)诊断:黄疸原因待查(急性黄疸型肝炎可能性大)。(2)诊断依据①发热、全身不适、乏力、食欲减退、恶心呕吐、右上腹不适等全身及消化道症状,5天前出现黄疸。②查体发现皮肤、巩膜黄染,肝脾肿大,肝区有压痛和叩击痛。③胆红素及尿胆原均阳性。
    2.鉴别诊断(5分)①鉴别黄疸型肝炎的类型。②溶血性黄疸。③肝外阻塞性黄疸。
    3.进一步检查(4分)①肝功能(包括血胆红素)、血脂检查及溶血性贫血的实验室检查。②肝炎病毒标记物检查。③腹部B超检查。
    4.治疗原则(3分)①一般治疗,如休息、严禁饮酒等。②抗病毒治疗包括应用干扰素、拉米夫定等。③应用护肝药物。④中医药治疗。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5题:

    单选题
    患者,男性,52岁。既往体健。因“全身黄染伴乏力3天”入院。查体全身皮肤及巩膜黄染,未见肝掌、蜘蛛痣,肝脾肋下未触及。下述实验室检查最有可能在正常范围的是()
    A

    血清总胆红素

    B

    血清谷丙转氨酶

    C

    血氨

    D

    出凝血功能

    E

    血常规


    正确答案: E
    解析: 患者因"全身黄染伴乏力3天"入院。查体全身皮肤及巩膜黄染,未见肝掌、蜘蛛痣,肝脾肋下来触及,提示肝功能可能异常,血清胆红素、转氨酶、出凝血功能及血氨均和肝功能有较直接的密切相关,而血常规影响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