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男性,61岁,因胸痛2小时入院。查体:血压90∕60mmHg,听诊双肺广泛湿性啰音,心音低钝。心电图示Ⅱ、Ⅲ、aVF、rV3、rV4导联Q波形成,ST段抬高,TnI升高,行冠状动脉造影术,最可能存在病变的血管是A、右冠状动脉B、左主干C、前降支D、回旋支E、第一间隔支

题目
患者男性,61岁,因胸痛2小时入院。查体:血压90∕60mmHg,听诊双肺广泛湿性啰音,心音低钝。心电图示Ⅱ、Ⅲ、aVF、rV3、rV4导联Q波形成,ST段抬高,TnI升高,行冠状动脉造影术,最可能存在病变的血管是

A、右冠状动脉

B、左主干

C、前降支

D、回旋支

E、第一间隔支


相似考题
更多“患者男性,61岁,因胸痛2小时入院。查体:血压90∕60mmHg,听诊双肺广泛湿性啰音,心音低钝。心电图示Ⅱ、Ⅲ、aVF、rV3、rV4导联Q波形成,ST段抬高,TnI升高,行冠状动脉造影术,最可能存在病变的血管是 ”相关问题
  • 第1题:

    患者女性,76岁,活动时胸闷、胸痛3年余,加重1小时入院。查体:BP110∕70mmHg,P70次∕分,R18次∕分,双肺未闻及干湿啰音,心脏听诊未闻及病理性杂音,双下肢无水肿。心肌酶谱升高,心电图示:Ⅱ、Ⅲ、aVF、rV4导联Q波形成,ST段抬高。住院期间患者心率出现变化,减慢为40次∕分,P波多于QRS波,P波与QRS波无关,QRS波0.16秒,应采取的治疗为

    A、安置临时心脏起搏器

    B、安置永久心脏起搏器

    C、阿托品

    D、多巴胺

    E、异丙肾上腺素


    参考答案:A

  • 第2题:


    男性患者,48岁,教授。因反复心前区疼痛1年,加重伴呼吸困难2小时入院。入院前1年常感心前区压迫性疼痛,多于劳累、饭后发作,每次持续3~5分钟,休息后减轻。入院前半月,疼痛渐频繁,休息时也发作。入院前2小时突感心前区压榨样疼痛,并向左肩部、臂部放射,伴大汗淋漓、呼吸困难,咳出少量粉红色泡沫状痰液,急诊入院。查体:体温37℃,心率90次/分,血压80/40mmHg。呼吸急促、皮肤湿冷,颈静脉稍充盈,双肺底部可闻有湿鸣音,心界向左扩大,心音弱。心电图ST段Ⅱ、Ⅲ、aVF导联弓背样抬高,QRSⅡ、Ⅲ、aVF导联呈QS型,T波倒置。

    下壁心梗的心电图定位诊断
    A.V~V导联表现为异常Q波或QS波
    B.Ⅱ、Ⅲ、aVF导联异常Q波
    C.Ⅰ、aVL、V、V导联异常Q波
    D.V~V导联异常Q波
    E.V~V导联异常Q波

    答案:B
    解析:

  • 第3题:

    患者,男性,52岁,突发胸骨后疼痛1小时来诊。查体:BP100/60mmHg,HR90次/分,律齐,心音低钝,双肺(-),心电图示V导ST段抬高>0.3mV,Ⅱ、Ⅲ、aVF导ST段压低,心肌酶正常。既往有高血压病史8年。

    首选最佳治疗方案是
    A.吗啡镇痛
    B.静脉溶栓治疗
    C.硝酸甘油舌下含服
    D.静脉肝素治疗
    E.急诊冠状动脉造影及介入治疗

    答案:E
    解析:

  • 第4题:

    男性患者,48岁,教授。因反复心前区疼痛1年,加重伴呼吸困难2小时入院。入院前1年常感心前区压迫性疼痛,多于劳累、饭后发作,每次持续3~5分钟,休息后减轻。入院前半月,疼痛渐频繁,休息时也发作。入院前2小时突感心前区压榨样疼痛,并向左肩部、臂部放射,伴大汗淋漓、呼吸困难,咳出少量粉红色泡沫状痰液,急诊入院。查体:体温37℃,心率90次/分,血压80/40mmHg。呼吸急促,皮肤湿冷,颈静脉稍充盈,双肺底部可闻有湿鸣音,心界向左扩大,心音弱。心电图ST段Ⅱ、Ⅲ、aVF导联弓背样抬高,QRSⅡ、Ⅲ、aVF导联呈QS型,T波倒置。

    下壁心梗的心电图定位诊断

    A.Ⅴ1~Ⅴ3导联表现为异常Q波或QS波
    B.Ⅱ、Ⅲ、aVF导联异常Q波
    C.Ⅰ、aVL、Ⅴ5、Ⅴ6导联异常Q波
    D.Ⅴ4~Ⅴ6导联异常Q波
    E.Ⅴ1~Ⅴ5导联异常Q波

    答案:B
    解析:

  • 第5题:

    患者,65岁女性,因阵发性胸闷8年,持续性胸痛8小时收入院。入院时血压为150/90mmHg,诊断为急性前壁心肌梗死。

    支持诊断的心电图改变是

    A、Ⅱ、Ⅲ、aVF出现异常Q波,伴ST段弓背向上抬高
    B、V1-V4导联出现异常Q波伴ST段弓背向上抬高
    C、Ⅰ、aVL出现肺性P波
    D、频发室性期间收缩
    E、普遍导联ST段压低

    答案:B
    解析:
    本患者诊断为急性前壁心肌梗死,典型的心电图表现为V1-V4导联出现异常Q波伴ST段弓背向上抬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