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核细胞感染病毒后产生的具有抗病毒作用的蛋白质是
A.白喉毒素
B.干扰素
C.转录因子
D.阻遏蛋白
第1题:
反式作用因子是指
A.具有转录调节功能的各种蛋白质因子
B.具有翻译调节功能的各种蛋白质因子
C.具有基因表达调控功能的各种因子
D.调控另一基因转录的某一基因编码蛋白质
E.调控任意基因转录的某一基因编码蛋白质
第2题:
真核细胞感染病毒后产生的具有抗病毒作用的蛋白质是
A.阻遏蛋白
B.干扰素
C.转录因子
D.白喉毒素
E.激活蛋白
第3题:
干扰素(IFN)抗病毒的作用机制是
A.干扰病毒的吸附
B.干扰病毒的穿入
C.直接干扰病毒mRNA的转录
D.诱导邻近细胞产生抗病毒蛋白
E.干扰病毒的释放
第4题:
第5题:
干扰素抗病毒的作用机制是()
第6题:
干扰病毒吸附到细胞膜上
诱导宿主细胞产生抗病毒蛋白质
直接干扰病毒mRNA的转录
干扰病毒穿入细胞
第7题:
具有抗病毒、抗肿瘤作用的蛋白质
具有抗病毒作用的蛋白质
具有抗肿瘤作用的蛋白质
是病毒感染后产生的抗体
是病毒本身合成的蛋白质
第8题:
关于干扰素,错误的是
A.诱导细胞产生抗病毒蛋白
B.具有种属特异性
C.抗病毒感染具有特异性
D.具有抗肿瘤功能
E.可增强NK细胞的杀伤活性
第9题:
干扰素抗病毒感染的机制是
A.直接干扰病毒mRNA的转录
B.阻止病毒进入易感细胞
C.诱导细胞产生抗病毒蛋白
D.影响病毒装配
E.抑制病毒的释放
第10题:
干扰素抗病毒的作用机制是
A.干扰病毒的吸附
B.干扰病毒的穿入
C.直接干扰病毒mRNA的转录
D.诱导抗病毒蛋白质的产生
E.干扰病毒的释放
第11题:
干扰素的作用机制是()。
第12题:
干扰病毒的穿入
干扰病毒的吸附
直接干扰病毒mRNA的转录
诱导抗病毒蛋白质的产生
干扰病毒的释放
第13题:
干扰病毒的穿入
干扰病毒的吸附
直接干扰病毒mRNA的转录
诱导抗病毒蛋白质的产生
干扰病毒的释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