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产生抑制性突触后电位的离子基础是
A.Na+
B.K+
C.Ca2+
D.Cl-
E.H+
第1题:
静息电位的大小接近于
A.Na+平衡电位
B.K+平衡电位
C.Ca2+平衡电位
D.Cl平衡电位
E.HCOa
第2题:
肾小管分泌H+增多时可减少
A.Na+的重吸收
B.K+的分泌
C.NH3的分泌
D.Cl-的排泄
E.尿素的排泄
第3题:
可产生抑制性突触后电位的离子基础是
A.K+
B.Na+
C.Ca2+
D.Cl-
E.H+
第4题:
心室肌动作电位0期去极化的离子机制是
A.Na+内流
B.K+外流
C.Ca2+内流
D.Na+内流和K+外流
E.K+外流和Ca2+内流
第5题:
消化道平滑肌细胞动作电位产生的主要离子基础是
A.K+外流
B.Na+内流
C.Ca2+内流
D.Cl-内流
第6题:
抑制性突触后电位产生的离子机制是
A.Na+内流
B.K+内流
C.Ca2+内流
D.CI-内流
E.K+外流
D[解析]抑制性突触后电位产生的机制是某种抑制性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使膜上CI"通道开放,引起Cr内流,从而使膜电位发生超极化,选项D正确。
第7题:
产生抑制性突触后电位的主要离子基础是( )。
第8题:
心室肌2期复极平台期的离子机制是
A.Na+内流
B.K+外流
C.Ca2+内流
D.Na+内流和K+外流
E.K+外流和Ca2+内流
第9题:
可产生抑制性突触后电位的离子基础是
A.K+
B.Na+
C.Ca2+
D.Cl—
E.Mg2+
第10题:
第11题:
第12题:
第13题:
抑制性突触后电位产生的离子机制是
A.Na+内流
B.K+勾流
C.Ca2+内流
D.K+外流
E.C1-内流
第14题:
骨骼肌细胞动作电位上升支的形成是由于
A.Na+内流
B.K+外流
C.Ca2+内流
D.K+内流
E.低于阈值的局部电位刺激
第15题:
神经细胞锋电位上升支的离子机制
A.Na+外流
B.K+外流
C.Na+内流
D.K+内流
第16题:
抑制性突触后电位产生的离子机制是
A.Na+内流
B.K+内流
C.Ca2+内流
D.Cl-内流
E.K+外流
第17题:
抑制性突触后电位产生的离子机制主要是
A.Na+内流
B.K+外流
C.Ca2+内流
D.Cl-内流
E.Na+内流和K+外流
第18题:
心室肌0期去极化主要是由于
A.Na+快速内流
B.K+快速外流
C.Ca2+缓慢内流
D.Ca2+内流和K+外流
E.K+外流逐渐衰减
第19题:
{TSE}题共用备选答案 A.K+ B.Na+ C.Ca2+ D. Cl- E.H+ 静息电位产生的离子基础是
第20题:
心肌细胞动作电位第4相主要离子流是( )
A.Na+内流;
B.K+外流;
C.Ca2+内流;
D.Cl-内流;
E.Na+泵离子流。
第21题:
促使轴突末梢释放神经递质的离子是
A.K+
B.H+
C.CA2+
D.CL-
E.NA+
第22题:
第23题:
第24题:
K+
H+
Ca2+
Cl-
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