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女,58岁。绝经10年又出现少量不规则阴道流血,于子宫右侧可触及一能与子宫分开如拳大小的实质性肿物。诊断性刮宫为子宫内膜呈腺囊型增生。根据患者症状,初步诊断为A、卵巢卵泡膜细胞瘤B、子宫内膜癌C、卵巢黏液性囊腺瘤D、卵巢浆液性囊腺瘤E、卵巢畸胎瘤

题目

患者,女,58岁。绝经10年又出现少量不规则阴道流血,于子宫右侧可触及一能与子宫分开如拳大小的实质性肿物。诊断性刮宫为子宫内膜呈腺囊型增生。根据患者症状,初步诊断为

A、卵巢卵泡膜细胞瘤

B、子宫内膜癌

C、卵巢黏液性囊腺瘤

D、卵巢浆液性囊腺瘤

E、卵巢畸胎瘤


相似考题
参考答案和解析
参考答案:A
更多“患者,女,58岁。绝经10年又出现少量不规则阴道流血,于子宫右侧可触及一能与子宫分开如拳大小的实质 ”相关问题
  • 第1题:

    无排卵性功血的主要临床特点是

    A、阴道少量流血

    B、阴道多量流血

    C、不规则子宫出血

    D、绝经后出血

    E、接触性出血


    参考答案:C

  • 第2题:

    患者,女,58岁,绝经4年,近半年阴道不规则出血2次;妇检:子宫正常大小,左侧可扪及正常卵巢,右侧可扪及5cm×5cm大小实质性肿块,阴道细胞学检查有雌激素影响,子宫内膜组织学检查为增生期变化,下列哪项诊断最可能

    A.子宫体癌
    B.内胚窦瘤
    C.颗粒细胞瘤
    D.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
    E.卵巢纤维瘤

    答案:C
    解析:
    这是一道分析题,考核学生对绝经后出血的鉴别诊断能力。常见错误为选A或D。选择A者认为阴道细胞学检查有雌激素影响、子宫内膜组织学检查为增生期变化提示患者绝经后仍有雌激素分泌,子宫内膜长期受雌激素刺激,易发生癌变,故应考虑宫体癌;选择D者认为患者表现为绝经后出血,子宫正常大小,子宫内膜组织学检查未见癌细胞,为增生期变化,阴道细胞学检查有雌激素影响,故考虑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两种错误都在于未考虑右侧附件实质性肿块与绝经后出血的关系。正确答案为C。颗粒细胞瘤为实性或部分囊性肿瘤,能分泌雌激素,可引起绝经后患者不规则阴道流血,本患者右侧附件5cm×5cm大小实质性肿块为颗粒细胞瘤,在肿瘤分泌的雌激素持续刺激下出现绝经后出血、阴道细胞学检查有雌激素影响、子宫内膜增生期变化,而子宫大小正常,完全符合颗粒细胞瘤的临床表现。

  • 第3题:

    (共用题干)患者女,55岁。绝经3年,不规则阴道流血6个月,流血量时多时少,有时伴血块。妇科检查阴道内暗红色血迹,宫颈光滑,宫口松弛,宫颈管内触及不平感,子宫40天妊娠大小软,饱满。

    该患者的初步诊断是( )。

    A. 黏膜下子宫肌瘤
    B. 子宫肉瘤
    C. 子宫内膜癌
    D. 侵蚀性葡萄胎
    E. 浆膜下子宫肌瘤

    答案:C
    解析:
    子宫内膜癌典型症状是绝经后不规则阴道流血。

  • 第4题:

    56岁妇女,绝经7年又出现少量不规则阴道流血,于子宫右侧可触及一能与子宫分开,拳大小的实质性肿物,诊断性刮宫为子宫内膜呈腺囊型增生,本例最可能诊断是

    A.卵巢纤维瘤

    B.子宫内膜癌前期病变

    C.卵巢颗粒细胞瘤

    D.卵巢成熟"实性"畸胎瘤

    E.以上都不是


    正确答案:C

  • 第5题:

    患者女,56岁。绝经7年,出现小量阴道流血1个月,伴多量脓性阴道排液,妇科检查:阴道壁充血、水肿、有出血点。宫颈光滑,子宫大小正常,双附件区未触及明显异常,分段诊刮(-)。该患者最可疑的诊断是

    A.子宫颈癌
    B.子宫内膜癌
    C.老年性阴道炎
    D.卵巢癌
    E.子宫肌瘤

    答案:C
    解析:
    老年性阴道炎典型白带是淡黄色泡沫状,严重时白带可混有血液。患者做分段诊刮阴性排除癌。所以选项C为正确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