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女性,54岁,于2周前牙痛,右颌面部轻度肿张,未能治疗,10日来高热,体温39.8℃,寒战,咳嗽,少量白痰,痰量逐渐增加,呈黄色脓痰,略带猩味,血白细胞21×109/L,中性粒细胞94%,X线胸片:左上大片状浓密阴影,内有3×3平方厘米空腔及液体。应首先考虑的诊断是()。A.原发性支气管肺癌B.吸入性肺脓肿 C.肺结核D.肺炎球菌性肺炎E.支气管囊肿继发感染

题目

患者女性,54岁,于2周前牙痛,右颌面部轻度肿张,未能治疗,10日来高热,体温39.8℃,寒战,咳嗽,少量白痰,痰量逐渐增加,呈黄色脓痰,略带猩味,血白细胞21×109/L,中性粒细胞94%,X线胸片:左上大片状浓密阴影,内有3×3平方厘米空腔及液体。应首先考虑的诊断是()。

A.原发性支气管肺癌

B.吸入性肺脓肿 C.肺结核

D.肺炎球菌性肺炎

E.支气管囊肿继发感染


相似考题
更多“患者女性,54岁,于2周前牙痛,右颌面部轻度肿张,未能治疗,10日来高热,体温39.8℃,寒战,咳嗽,少量 ”相关问题
  • 第1题:

    女性,54岁,2周前牙痛,右颌肿胀,自服去痛片和消炎药。近4天来高热,体温39.8℃,伴寒战、咳嗽、咳少量白痰。其后痰量逐渐增多,呈黄脓痰有臭味。WBC21×10/L,中性粒细胞94%。X线胸片:左上肺大片浓密阴影,内有3cm×3cm空洞,可见液平

    应首先考虑的诊断是
    A.原发性支气管肺癌
    B.吸入性肺脓肿
    C.肺结核
    D.肺炎球菌肺炎
    E.支气管囊肿继发感染

    答案:B
    解析:
    1.较好地取得病原学证据的方法。
    2.吸入性肺脓肿的典型临床表现。

  • 第2题:

    共用题干
    患者,男,22岁,患者因淋雨出现寒战、高热、肌肉酸痛半日来诊,右胸放射至右肩,呼吸时加重。查体:体温39.5℃,血压90/60mmHg,脉搏95次/分;右下肺语音震颤增强,呼吸音粗,可闻及湿啰音。

    该患者24小时体温波动在39.0℃~39.8℃(之间),发热的热型是
    A:弛张热
    B:间歇热
    C:稽留热
    D:回归热
    E:波状热

    答案:C
    解析:
    稽留热多为高热,体温常在39℃以上,昼夜间体温变动范围较小,一般上午体温较下午低,但24小时内波动幅度不超过1℃,可持续数天或数周,体温可渐退或骤退,临床上常见于大叶性肺炎、伤寒、副伤寒、斑疹伤寒、恙虫病等急性传染病的极期。
    血沉标本应注入抗凝试管。
    同时抽取不同种类的血标本时,一般注入容器的顺序:血培养瓶一抗凝管一干燥试管。

  • 第3题:

    女性,54岁,2周前牙痛,右颌中度肿胀。未治疗。4天来高热,体温39.8℃,寒战,咳嗽,咳少量白痰。其后痰量逐渐增多,呈黄脓痰有臭味。WBC21×109/L,中性粒细胞94%。X线胸片:左上肺大片浓密阴影,内有3cm×3cm空洞及液平。哪项检查是病因学诊断较为准确的方法()

    A咳出痰病原学检查

    B血培养

    C军团菌抗体测定

    D左上肺X线断层显像

    E经纤支镜双套管防污染技术取得深部痰液涂片及培养


    E

  • 第4题:

    女性,54岁,2周前牙痛,右颌肿胀,自服去痛片和消炎药。近4天来高热,体温39.8℃,伴寒战、咳嗽、咳少量白痰。其后痰量逐渐增多,呈黄脓痰有臭味。WBC21×10/L,中性粒细胞94%。X线胸片:左上肺大片浓密阴影,内有3cm×3cm空洞,可见液平

    哪项检查是病因学诊断较为准确的方法
    A.咳出痰病原学检查
    B.血培养
    C.军团体抗体测定
    D.胸部高分辨CT
    E.经纤支镜双套管防污染技术取得深部痰液,涂片及培养

    答案:E
    解析:
    1.较好地取得病原学证据的方法。
    2.吸入性肺脓肿的典型临床表现。

  • 第5题:

    患者,男,22岁,患者因淋雨出现寒战、高热、肌肉酸痛半日来诊,右胸放射至右肩,呼吸时加重。查体:体温39.5℃,血压90/60mmHg,脉搏95次/分;右下肺语音震颤增强,呼吸音粗,可闻及湿啰音。

    该患者24小时体温波动在39.0℃~39.8℃(之间),发热的热型是( )
    A.弛张热
    B.间歇热
    C.稽留热
    D.回归热
    E.波状热

    答案:C
    解析:
    1.稽留热多为高热,体温常在39℃以上,昼夜间体温变动范围较小,一般上午体温较下午低,但24小时内波动幅度不超过1℃,可持续数天或数周,体温可渐退或骤退,临床上常见于大叶性肺炎、伤寒、副伤寒、斑疹伤寒、恙虫病等急性传染病的疾期。
    2.血沉标本应注入抗凝试管。
    3.同时抽取不同种类的血标本时,一般注入容器的顺序:血培养瓶-抗凝管-干燥试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