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123题共用题干)女性,36岁,1周前开始出现发热、面色苍白伴牙龈出血入院.人院次日起出现血尿、皮肤多处片状瘀斑.血红蛋白80g/L,白细胞2.0×109/L,,血小板50×l09/L,血浆纤维蛋白原0. 8g/L.骨髓检查可见核细胞增生极度活跃,细胞质颗粒粗大的早幼粒细胞占85%.121.以下哪项为患者出血的首要原因A.DICB.血小板减少C.血小板减少合并功能异常D.血管壁受异常早幼粒细胞浸润E.凝血因子Ⅱ、Ⅶ、Ⅸ、X缺乏

题目

(121~123题共用题干)

女性,36岁,1周前开始出现发热、面色苍白伴牙龈出血入院.人院次日起出现血尿、皮肤多处片状瘀斑.血红蛋白80g/L,白细胞2.0×109/L,,血小板50×l09/L,血浆纤维蛋白原0. 8g/L.骨髓检查可见核细胞增生极度活跃,细胞质颗粒粗大的早幼粒细胞占85%.

121.以下哪项为患者出血的首要原因

A.DIC

B.血小板减少

C.血小板减少合并功能异常

D.血管壁受异常早幼粒细胞浸润

E.凝血因子Ⅱ、Ⅶ、Ⅸ、X缺乏


相似考题
更多“(121~123题共用题干)女性,36岁,1周前开始出现发热、面色苍白伴牙龈出血入院.人院次日起出现血尿、 ”相关问题
  • 第1题:

    男,34岁,发热、面色苍白伴牙龈出血2周入院。入院次日起出现皮肤多处片状瘀斑、血尿。Hb78g/L,WBC2.0×10/L,Plt50×10/L,血浆纤维蛋白原0.8g/L。骨髓检查:有核细胞增生极度活跃,细胞质颗粒粗大的早幼粒细胞占90%。患者出血的首要原因是

    A.异常早幼粒细胞浸润血管壁

    B.血小板减少

    C.血小板减少伴功能异常

    D.凝血因子Ⅱ、Ⅷ、Ⅸ、X缺乏

    E.DIC


    正确答案:E
    发热、面色苍白伴牙龈出血为骨髓造血功能受抑制的表现,皮肤多处片状瘀斑、血尿为DIC的临床表现,血红蛋白减少、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骨髓检查有核细胞增生极度活跃,细胞质颗粒粗大的早幼粒细胞占极大比例,考虑急非淋M型合并DIC引起出血。

  • 第2题:

    女性,32岁,发热、面色苍白伴牙龈出血一周入院。入院次日起出现皮肤多处片状瘀斑、血尿。血常规:血红蛋白80g/L,白细胞3.0×10/L,血小板50×10/L,血浆纤维蛋白原0.8g/L。骨髓检查:有核细胞增生极度活跃,细胞浆颗粒粗大的早幼粒细胞占85%。患者出血的首要原因是

    A.异常早幼粒细胞浸润血管壁
    B.异常中性粒细胞浸润血管壁
    C.血小板减少伴功能异常
    D.凝血因子Ⅱ、Ⅶ、Ⅸ、X缺乏
    E.DIC

    答案:E
    解析:
    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出血原因多为DIC。

  • 第3题:

    女性,36岁,发热、面色苍白伴牙龈出血1周入院。入院次日起出现皮肤多处片状瘀斑、血尿。血红蛋白80g/L,白细胞2.0×109/L,血小板50×109/L,血浆纤维蛋白原0.8g/L。骨髓检查:有核细胞增生极度活跃,细胞浆颗粒粗大的早幼粒细胞占85%。患者出血的首要原因是()。

    A异常早幼粒细胞浸润血管壁

    BDIC

    C血小板减少伴功能异常

    D凝血因子Ⅱ、Ⅶ、Ⅸ、Ⅹ缺乏

    E凝血因子Ⅶ、Ⅷ缺乏


    B

  • 第4题:


    女性,36岁,发热、面色苍白伴牙龈出血2周入院。入院次日起出现皮肤多处片状瘀斑、血尿。血红蛋白80g/L,白细胞2.0×10/L,血小板50×10/L,血浆纤维蛋白原0.8g/L。骨髓检查:有核细胞增生极度活跃,细胞浆颗粒粗大的早幼粒细胞占85%。

    出血的原因是
    A.异常早幼粒细胞浸润血管壁
    B.血沉增加
    C.血小板减少伴功能异常
    D.凝血因子Ⅱ、Ⅶ、Ⅸ、Ⅹ缺乏
    E.DIC

    答案:E
    解析:

    【该题针对“白血病-急性白血病”知识点进行考核】

    患者早幼粒细胞占85%,故为M3型,故易发生DIC,M3型治疗首选全反式维甲酸,由于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患者机体广泛形成血栓而引起DIC,常伴有继发性的纤溶亢进,使患者出现严重的出血合并症甚至引起死亡。完全缓解后的治疗应以化疗+全反式维甲酸交替治疗的疗法为主。

  • 第5题:

    女,36岁,发热、面色苍白伴牙龈出血一周入院。入院次日起出现皮肤多处片状淤斑、血尿。血红蛋白80g/L,白细胞2.0×109/L,血小板50×109/L,血浆纤维蛋白原0.8g/L。骨髓检查:有核细胞增生极度活跃,细胞浆颗粒粗大的早幼粒细胞占85%。患者出血的首要原因是()

    A异常早幼粒细胞浸润血管壁

    BDIC

    C血小板减少伴功能异常

    D凝血因子Ⅱ、Ⅶ、Ⅸ、Ⅹ缺乏

    E凝血因子Ⅶ、Ⅷ缺乏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