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男,30岁,颈前肿块7天,查体:颈软,甲状腺右叶中下级可触及一直径约2.5cm大小实性肿块,质硬,尚光滑,可随吞咽动作上下活动,颈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能明确肿物性质的检查是A、MRIB、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C、B超D、增强CTE、ECT

题目

患者,男,30岁,颈前肿块7天,查体:颈软,甲状腺右叶中下级可触及一直径约2.5cm大小实性肿块,质硬,尚光滑,可随吞咽动作上下活动,颈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能明确肿物性质的检查是

A、MRI

B、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

C、B超

D、增强CT

E、ECT


相似考题
更多“患者,男,30岁,颈前肿块7天,查体:颈软,甲状腺右叶中下级可触及一直径约2.5cm大小实性肿块,质硬,尚 ”相关问题
  • 第1题:

    患者,男,30岁,颈前肿块7天,查体:颈软,甲状腺右叶中下级可触及一直径约2.5cm大小实性肿块,质硬,尚光滑,可随吞咽动作上下活动,颈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能明确肿物性质的检查是

    A、MRI

    B、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

    C、B超

    D、增强CT

    E、ECT


    参考答案:B

  • 第2题:

    患者,女,22岁,颈前肿物3个月,查体:右叶甲状腺可触及一质硬结节,直径2cm,同侧颈淋巴结可及2个,质中,活动。B型超声:甲状腺右叶一低回声实性团块。为明确肿物良、恶性,下列各项检查,首先应选择

    A.同位素扫描
    B.血清降钙素测定
    C.针吸细胞学检查
    D.颈部软组织像
    E.右侧颈淋巴结活检

    答案:A
    解析:
    患者年青女性,右甲状腺质硬结节,同侧淋巴结肿大、质中,B超低回声,甲状腺癌的可能性大。为明确肿瘤良、恶性,为进一步治疗确定手术方案,通常先做患者易接受的核素扫描,明确甲状腺功能活动情况,因为热结节几乎全为良性,冷结节10%为恶性;若为冷结节则迸一步行针吸活检。血清降钙素测定用于甲状旁腺肿瘤和甲状腺髓样癌的检查。颈淋巴结活检不如直接活检肿瘤。颈部软组织像意义不大,故选A。

  • 第3题:

    共用题干
    女,30岁。5年前右颈部触及蚕豆大小的肿块,无不适,近半年来增大明显且有声嘶。检查:甲状腺右叶肿块直径3cm,随吞咽活动,无压痛,质硬,左叶不大。B超示右甲状腺单结节,边界欠清,内有强光点,右颈淋巴结肿大。测血T3、T4、TSH值正常,TPOAb不高。

    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
    A:甲状腺乳头状癌
    B:甲状腺腺瘤
    C:甲状腺未分化癌
    D:桥本甲状腺炎
    E:结节性甲状腺肿

    答案:A
    解析:
    题31:该患者病史较长,触诊及B超提示甲状腺右叶内单结节,伴有钙化,边界欠清,结节血流丰富;近来发生变化,结节增大,有声嘶,说明已压迫到喉返神经,而这些是恶性病变的表现,故其初步诊断应考虑是甲状腺分化型癌。TPO-Ab正常,可排除慢性炎症;结节性甲状腺肿多为多发结节,单结节可能性极小,B超也不支持。题32:甲状腺结节的进一步确诊,即明确性质需取得病理组织学的诊断,B超、CT、ECT、MRI、PET均为影像学检查方法,仅提供诊断线索,不能确诊。FNAC是目前术前较为准确的诊断方法,通过对肿瘤细胞分析,对甲状腺乳头状癌、桥本甲状腺炎等可提供确诊性的依据,此法诊断正确率在80%左右,所以目前FNAC是甲状腺结节的主要诊断手段,但滤泡状癌则不能作依据,通常滤泡状癌相对少见,占10%。题33:因FNAC尚有部分不能确诊,有假阳性和假阴性,这有待术中行冷冻切片检查和术后的石蜡切片检查,其结果获得的病理诊断才是确诊的金标准。该患者已高度怀疑是癌,对其处理就不能再长时间的地观察等待,而硬化剂治疗、抑制治疗与131I治疗均十分盲目,是不可取的,抑制治疗更为不妥。在未明确诊断情况下应当尽早手术处理,既可尽快获得病理诊断,又,可及时进行相应手术治疗。对于原发灶首次手术切除范围至少是患侧腺叶加峡部切除。题34:甲状腺手术应仔细、规范化操作,避免可能的并发症发生,而该患者术后发生了咽干、呛咳、发音不响的异常表现,这些症状是手术损伤了喉上神经内支与外支所致,若用靠近甲状腺上极近包膜结扎甲状腺上动静脉的方法,则可避免其发生。喉上神经损伤发生后一般不需特殊处理,会自行恢复正常。

  • 第4题:

    女性,25岁,发现颈前肿块半年,但无任何症状。体格检查:右颈前扪及3cm×2cm肿块,质地偏硬,表面不光滑,但肿块可随吞咽上下移动,同时在右锁骨上区触及一个质硬淋巴结。首先应考虑患的是哪一种疾病

    A、颈淋巴结核

    B、颈部淋巴结转移癌

    C、甲状腺癌

    D、结节性甲状腺肿

    E、慢性淋巴性甲状腺炎


    参考答案:C

  • 第5题:

    共用题干
    女,30岁。5年前右颈部触及蚕豆大小的肿块,无不适,近半年来增大明显且有声嘶。检查:甲状腺右叶肿块直径3cm,随吞咽活动,无压痛,质硬,左叶不大。B超示右甲状腺单结节,边界欠清,内有强光点,右颈淋巴结肿大。测血T3、T4、TSH值正常,TPOAb不高。

    为了能明确诊断,下列检查应选择的是
    A:CT
    B:ECT
    C:MRI
    D:PET
    E:FNAC

    答案:E
    解析:
    题31:该患者病史较长,触诊及B超提示甲状腺右叶内单结节,伴有钙化,边界欠清,结节血流丰富;近来发生变化,结节增大,有声嘶,说明已压迫到喉返神经,而这些是恶性病变的表现,故其初步诊断应考虑是甲状腺分化型癌。TPO-Ab正常,可排除慢性炎症;结节性甲状腺肿多为多发结节,单结节可能性极小,B超也不支持。题32:甲状腺结节的进一步确诊,即明确性质需取得病理组织学的诊断,B超、CT、ECT、MRI、PET均为影像学检查方法,仅提供诊断线索,不能确诊。FNAC是目前术前较为准确的诊断方法,通过对肿瘤细胞分析,对甲状腺乳头状癌、桥本甲状腺炎等可提供确诊性的依据,此法诊断正确率在80%左右,所以目前FNAC是甲状腺结节的主要诊断手段,但滤泡状癌则不能作依据,通常滤泡状癌相对少见,占10%。题33:因FNAC尚有部分不能确诊,有假阳性和假阴性,这有待术中行冷冻切片检查和术后的石蜡切片检查,其结果获得的病理诊断才是确诊的金标准。该患者已高度怀疑是癌,对其处理就不能再长时间的地观察等待,而硬化剂治疗、抑制治疗与131I治疗均十分盲目,是不可取的,抑制治疗更为不妥。在未明确诊断情况下应当尽早手术处理,既可尽快获得病理诊断,又,可及时进行相应手术治疗。对于原发灶首次手术切除范围至少是患侧腺叶加峡部切除。题34:甲状腺手术应仔细、规范化操作,避免可能的并发症发生,而该患者术后发生了咽干、呛咳、发音不响的异常表现,这些症状是手术损伤了喉上神经内支与外支所致,若用靠近甲状腺上极近包膜结扎甲状腺上动静脉的方法,则可避免其发生。喉上神经损伤发生后一般不需特殊处理,会自行恢复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