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卷调查在城市比在农村适用,这是因为()。A、农村的回收率难以保证B、农村不能保证填写问卷C、城市文化水平较高D、城市居民成份复杂

题目
问卷调查在城市比在农村适用,这是因为()。

A、农村的回收率难以保证

B、农村不能保证填写问卷

C、城市文化水平较高

D、城市居民成份复杂


相似考题
参考答案和解析
标准答案:C
更多“问卷调查在城市比在农村适用,这是因为()。 A、农村的回收率难以保证B、农村不能保证填写问卷C、城市文化水平较高D、城市居民成份复杂”相关问题
  • 第1题:

    农村人想进城市,享受城市的医疗、保险等社会资源;城市的人想去农村,因为城市物价高、生活成本高,农村生态环境优越。对此,你怎么看?


    本题是一道关于社会现象的综合分析题目。答题的基本框架是:(1)认识问题。农村人想进城,城里人想出城现象,是我国城市和农村发展失衡的突出表现,是城市化进城中凸显出来困扰城市化发展的主要问题。(2)分析问题。城市发展迅速中国城市化进程中,拥挤的交通、令人担忧的卫生状况和食品安全、日益恶化的治安、脆弱的环保等“城市病”困扰着城市的发展,是城里人想出城的关键原因;半城镇化的发展现实,使农民工不能实现身份转变,无法享受城市人能够享受的社会资源。(3)解决问题。打造宜居城市,使城市成为经济持续发展、社会和谐稳定、文化气息浓厚、生活舒适便捷、交通便利安全、景观优美宜人、公共服务健全的城市;加速解决“半城市化”问题,推进农民工的市民化,平等地享有与城市市民等同的公共服务和政治权利,承担相同的市民义务,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城市市民;积极引导城乡合理流动,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和致富能力

  • 第2题:

    下列各项中,救助站可以给予救助的流浪乞讨人员是( )。

    A.在某村流浪乞讨的农村居民肖某

    B.在某市流浪乞讨的农村居民杨某

    C.在某村流浪乞讨的城市居民李某

    D.享受低保但仍在某市街头乞讨的城市居民邓某


    正确答案:B
    流浪乞讨人员救助政策的对象是指因自身无力解决食宿,无亲友投靠,又不享受城市最低生活保障或者农村五保供养,正在城市流浪乞讨度日的人员。由此可知, B项中的杨某是救助站可以给予救助的对象。

  • 第3题:

    救助站可以给予救助的流浪乞讨人员是(  )。


    A.农村居民甲在某村流浪乞讨

    B.农村居民乙在某市流浪乞讨

    C.城市居民丙在某村流浪乞讨

    D.城市居民丁享受低保但仍然在某市街头乞讨

    答案:B
    解析:
    流浪乞讨人员救助政策的对象是指因自身无力解决食宿,无亲友投靠,又不享受城市最低生活保障或者农村五保供养,正在城市流浪乞讨度日的人员。

  • 第4题:

    《物业管理条例》的适用范围是()

    A:城市房屋
    B:农村房屋
    C:城市与农村住宅房屋建筑
    D:城市与农村所有房屋建筑

    答案:D
    解析:
    《物业管理条例》既调整住宅物业的物业管理活动,也调整非住宅物业的物业管理活动;《物业管理条例》的适用范围既包括城市,也涵盖乡村。

  • 第5题:

    今年来,农民的收入水平不断上升,而支出占收入的比重持续上涨,这表示他们挣得越多反而花得越多;相反,今年来城镇居民支出占收入的比重持续下降。所以,我们可以得出“农村居民比城市居民更敢花钱”的结论。

    一下选项如果为真,能够反驳上述结论的是( )。

    A城市居民的收入远高于农村居民
    B城市生活成本高,城市居民在消费时会比农村居民更加谨慎
    C由于家庭人口的差异,农村家庭支出比城市家庭高得多
    D基本生存成本的上升速度高于农民收入的增长速度


    答案:D
    解析:
    第一步:找到论点和论据。

    论点:农村居民比城市居民更敢花钱。论据:农民支出占收入的比重持续上涨,城镇居民支出占收入的比重持续下降。关键词“支出占收入的比重”。

    第二步:判断削弱方式。

    A项“城市居民的收入远高于农村居民”比较了收入绝对值情况;

    B项是消费态度问题,城市生活成本高,而比重下降,不能削弱结论;

    C项比较了支出的绝对值大小;

    D项分别比较了支出和收入的增长量情况,在题干重点分析农民的情况下,D重点论述农民的收入增长跟不上基本生存成本的上升,直接削弱论点,力度最强。

    故正确答案为D。

  • 第6题:

    中央银行的经济统计调查包括()

    • A、工业景气调查统计制度
    • B、城市居民储蓄问卷调查制度
    • C、农村居民的储蓄问卷调查制度
    • D、物价统计调查制度
    • E、商业统计调查制度

    正确答案:A,B,C,D

  • 第7题:

    我国城市市区的土地属于()所有。

    • A、国家
    • B、农村集体
    • C、城市居民
    • D、以上都是

    正确答案:A

  • 第8题:

    据调查,我国城市人群肺癌死亡率普遍高于农村,其最可能的原因是()。

    • A、城市居民摄入过多的动物脂肪
    • B、城市水源水受到污染
    • C、城市大气污染物BaP含量比农村高
    • D、城市居民吸烟量比农村居民大
    • E、城市人口拥挤

    正确答案:C

  • 第9题:

    2003年,我国城市居民恩格尔系数为37.1%,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为45.6%。以上数据说明() ①我国城乡居民收入比较高 ②我国农村居民收入比较低 ③我国城市居民收入比较高 ④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较大

    •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②④
    • D、①②③④

    正确答案:B

  • 第10题:

    单选题
    我国卫生资源目前的配置格局是()
    A

    20%集中在农村,80%集中在城市

    B

    30%集中在农村,70%集中在城市

    C

    40%集中在农村,60%集中在城市

    D

    农村和城市各占50%

    E

    60%集中在农村,40%集中在城市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多选题
    中央银行的经济统计调查包括()
    A

    工业景气调查统计制度

    B

    城市居民储蓄问卷调查制度

    C

    农村居民的储蓄问卷调查制度

    D

    物价统计调查制度

    E

    商业统计调查制度


    正确答案: C,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单选题
    发现AFP病例报告时间是?()
    A

    城市在6小时,农村在12小时内

    B

    城市和农村都在12小时内

    C

    城市和农村都在24小时内

    D

    城市在12小时,农村在24小时内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城市污染是工业化社会的一个突出问题。城市居民因污染而患病的比例一般高于农村 。但奇怪的是,城市中心的树木反而比农村的树木长得更茂盛,更高大。

    以下除了哪项都有助于解释这一现象 ?( )

    A .城里人对树木的保护意识比农村人强

    B .由于热岛效应,城市中心的年平均气温明显比农村高

    C .城市多高楼,树木因其趋光性而长得更高大

    D .农村空气中的氧含量高于城市


    正确答案:D
    80 . D
    这一题需要在选项 B 和选项 D 之间斟酌。是温度高更有利于解释树木大呢 ? 还是含氧量高更有利于解释 ? 很明显,前者更接近现实。

  • 第14题:

    以下关于人口的地理分布对旅游需求影响的说法,正确的是()

    A.乡村居民渴望去看看外面的大千世界,旅游者的比例高于城市居民

    B.城市居民可自由支配收高,但工作繁忙,难以出外旅游

    C.一般说来,城市居民要求旅游的人数比农村多,而且比例也高

    D.一般说来,农村居民要求旅游的人数比农村多,而且比例也高


    参考答案:C

  • 第15题:

    中国比内测验()版本。单选

    A. 只有城市
    B. 分为城市和农村两个
    C. 只有农村
    D. 农村和城市共用一个

    答案:D
    解析:
    知识点: 心理测验技能 /中国比内
    中国比内适用于2-18岁受测者,农村和城市共用一个版本。

  • 第16题:

    在相同的收入水平上,农村居民家庭比城市或城郊居民家庭有更大的购买力,因为城市或城郊居民家庭中用在食品或居住的一部分收入可以被农村居民家庭用在其他的消费上。
    根据以上的论述,最能推出以下哪项结论?

    A. 农村居民家庭在食品和居住上的支出比城市或城郊居民家庭的支出少
    B. 城郊居民家庭的购买力更高于城市居民家庭
    C. 一般来说,农村居民家庭比城市居民家庭的人口数量要多
    D. 三种类型的居民家庭在食品上的支出都超过了在居住上的支出

    答案:A
    解析:
    日常类从弱原则。从题干整体可知,城市和城郊居民用于食品和居住的消费在总收入中占有不可忽视的比例,而这部分费用农村居民可用于其他消费。同时还可知,农村居民的购买力比城市和城郊居民强。综上可知,农村居民用于食品和居住的消费比城市和城镇居民少,选项A正确;题干中没有城市和城郊居民、农村和城市居民、食品支出和居住支出的比较,无法判断选项B、C、D的正误。因此,本题答案为A。

  • 第17题:

    开展客户服务需求及满意度调查,若采取问卷调查方式时,抽样调查的范围可包括()。

    A城市居民

    B农村居民

    C商业客户

    D中小工业客户


    A,B,C,D

  • 第18题:

    发现AFP病例报告时间是?()

    • A、城市在6小时,农村在12小时内
    • B、城市和农村都在12小时内
    • C、城市和农村都在24小时内
    • D、城市在12小时,农村在24小时内

    正确答案:D

  • 第19题:

    城市与农村的差异,在人口性质上,农村社区居民较趋向于异质化,城市居民则趋向于同质化。


    正确答案:错误

  • 第20题:

    我国卫生资源目前的配置格局是()

    • A、20%集中在农村,80%集中在城市
    • B、30%集中在农村,70%集中在城市
    • C、40%集中在农村,60%集中在城市
    • D、农村和城市各占50%
    • E、60%集中在农村,40%集中在城市

    正确答案:A

  • 第21题:

    在实施客户服务需求及满意度调查中,社会问卷调查满意度评价抽样调查的方式包括()。

    • A、城市居民;
    • B、农村居民;
    • C、商业客户;
    • D、中小工业客户。

    正确答案:A,B,C,D

  • 第22题:

    判断题
    城市与农村的差异,在人口性质上,农村社区居民较趋向于异质化,城市居民则趋向于同质化。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单选题
    据调查,我国城市人群肺癌死亡率普遍高于农村,其最可能的原因是()。
    A

    城市居民摄入过多的动物脂肪

    B

    城市水源水受到污染

    C

    城市大气污染物BaP含量比农村高

    D

    城市居民吸烟量比农村居民大

    E

    城市人口拥挤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