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农村的回收率难以保证
B、农村不能保证填写问卷
C、城市文化水平较高
D、城市居民成份复杂
第1题:
农村人想进城市,享受城市的医疗、保险等社会资源;城市的人想去农村,因为城市物价高、生活成本高,农村生态环境优越。对此,你怎么看?
本题是一道关于社会现象的综合分析题目。答题的基本框架是:(1)认识问题。农村人想进城,城里人想出城现象,是我国城市和农村发展失衡的突出表现,是城市化进城中凸显出来困扰城市化发展的主要问题。(2)分析问题。城市发展迅速中国城市化进程中,拥挤的交通、令人担忧的卫生状况和食品安全、日益恶化的治安、脆弱的环保等“城市病”困扰着城市的发展,是城里人想出城的关键原因;半城镇化的发展现实,使农民工不能实现身份转变,无法享受城市人能够享受的社会资源。(3)解决问题。打造宜居城市,使城市成为经济持续发展、社会和谐稳定、文化气息浓厚、生活舒适便捷、交通便利安全、景观优美宜人、公共服务健全的城市;加速解决“半城市化”问题,推进农民工的市民化,平等地享有与城市市民等同的公共服务和政治权利,承担相同的市民义务,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城市市民;积极引导城乡合理流动,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和致富能力
第2题:
下列各项中,救助站可以给予救助的流浪乞讨人员是( )。
A.在某村流浪乞讨的农村居民肖某
B.在某市流浪乞讨的农村居民杨某
C.在某村流浪乞讨的城市居民李某
D.享受低保但仍在某市街头乞讨的城市居民邓某
第3题:
第4题:
第5题:
第6题:
中央银行的经济统计调查包括()
第7题:
我国城市市区的土地属于()所有。
第8题:
据调查,我国城市人群肺癌死亡率普遍高于农村,其最可能的原因是()。
第9题:
2003年,我国城市居民恩格尔系数为37.1%,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为45.6%。以上数据说明() ①我国城乡居民收入比较高 ②我国农村居民收入比较低 ③我国城市居民收入比较高 ④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较大
第10题:
20%集中在农村,80%集中在城市
30%集中在农村,70%集中在城市
40%集中在农村,60%集中在城市
农村和城市各占50%
60%集中在农村,40%集中在城市
第11题:
工业景气调查统计制度
城市居民储蓄问卷调查制度
农村居民的储蓄问卷调查制度
物价统计调查制度
商业统计调查制度
第12题:
城市在6小时,农村在12小时内
城市和农村都在12小时内
城市和农村都在24小时内
城市在12小时,农村在24小时内
第13题:
城市污染是工业化社会的一个突出问题。城市居民因污染而患病的比例一般高于农村 。但奇怪的是,城市中心的树木反而比农村的树木长得更茂盛,更高大。
以下除了哪项都有助于解释这一现象 ?( )
A .城里人对树木的保护意识比农村人强
B .由于热岛效应,城市中心的年平均气温明显比农村高
C .城市多高楼,树木因其趋光性而长得更高大
D .农村空气中的氧含量高于城市
第14题:
以下关于人口的地理分布对旅游需求影响的说法,正确的是()
A.乡村居民渴望去看看外面的大千世界,旅游者的比例高于城市居民
B.城市居民可自由支配收高,但工作繁忙,难以出外旅游
C.一般说来,城市居民要求旅游的人数比农村多,而且比例也高
D.一般说来,农村居民要求旅游的人数比农村多,而且比例也高
第15题:
第16题:
第17题:
开展客户服务需求及满意度调查,若采取问卷调查方式时,抽样调查的范围可包括()。
A城市居民
B农村居民
C商业客户
D中小工业客户
第18题:
发现AFP病例报告时间是?()
第19题:
城市与农村的差异,在人口性质上,农村社区居民较趋向于异质化,城市居民则趋向于同质化。
第20题:
我国卫生资源目前的配置格局是()
第21题:
在实施客户服务需求及满意度调查中,社会问卷调查满意度评价抽样调查的方式包括()。
第22题:
对
错
第23题:
城市居民摄入过多的动物脂肪
城市水源水受到污染
城市大气污染物BaP含量比农村高
城市居民吸烟量比农村居民大
城市人口拥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