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寡人得见此人与之游,死不恨矣”(《史记.老子韩非列传》),句中“恨”的意义是:怨恨。()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第1题: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第2题: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第3题:
A.老子韩非列传
B.庄子列传
C.孔子世家
D.游侠列传
第4题: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第5题: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第6题: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第7题:
秦王赢政读韩非书,感叹日:“寡人得见此人,与之游,死不恨矣。”你认为赢政此次感叹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
A.韩非子主张君主专制,中央集权
B.韩非子主张“法不阿贵”,“以法为本”
C.韩非子以为今胜于昔,“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
D.韩非子提出“富国以农”,以为耕可以富,战可以贵
第8题:
秦始皇曾言:“寡人得见此人与之游,死不恨矣。”指的是谁(),
第9题:
秦王嬴政感慨地说:“嗟乎,寡人得见此人与之游,死不恨矣!”嬴政想见的这个人是()
第10题:
第11题:
仇视
遗憾
痛恨
怨恨
第12题:
对
错
第13题: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第14题: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第15题: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第16题: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第17题: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第18题: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第19题:
《史记·淮阴侯列传》:“众辱之曰:‘信能死,刺我;不能死,出我袴下。’”句中“众”的意思是“众人、大众”,是名词用作状语。
第20题:
“大王失职入汉中秦民无不恨也”中的“恨”的意义是()。
第21题:
李斯
韩非子
荀子
第22题:
第23题:
射之,豕人立而啼。(《左传·庄公八年》)
吾得兄事之。(《史记·项羽本纪》)
令我百岁后,皆鱼肉之矣。(《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
文王以百里之壤而臣诸侯。(《史记·平原君列传》)
第24题:
韩非
李斯
吕不韦
公子扶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