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计量的存货,在以外币购入存货并且该存货在资产负债表日的可变现净值以外币反映的情况下,先将可变现净值与存货成本进行比较,然后按照资产负债表日即期汇率折算为记账本位币的金额的差额作为存货跌价准备。(  )

题目
以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计量的存货,在以外币购入存货并且该存货在资产负债表日的可变现净值以外币反映的情况下,先将可变现净值与存货成本进行比较,然后按照资产负债表日即期汇率折算为记账本位币的金额的差额作为存货跌价准备。(  )


相似考题
参考答案和解析
答案:错
解析:
以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计量的存货,在以外币购入存货并且该存货在资产负债表日的可变现净值以外币反映的情况下,确定资产负债表日存货价值时应当考虑汇率变动的影响。即先将可变现净值按资产负债表日即期汇率折算为记账本位币金额,再与以记账本位币反映的存货成本进行比较,从而确定该项存货的期末价值。
更多“以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计量的存货,在以外币购入存货并且该存货在资产负债表日的可变现净值以外币反映的情况下,先将可变现净值与存货成本进行比较,然后按照资产负债表日即期汇率折算为记账本位币的金额的差额作为存货跌价准备。(  )”相关问题
  • 第1题:

    如存货的可变现净值以外币确定,确定存货的期末价值时,要先将可变现净值折算为记账本位币,可变现净值小于存货成本的差额计入“资产减值损失”。()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参考答案:√

  • 第2题:

    以成本和可变现净值孰低计量的存货,如果其可变现净值是以外币确定的,则在计算存货期末价值时,仍然采用交易发生日的即期汇率折算,不改变其记账本位币的金额。( )


    正确答案:×
    以成本和可变现净值孰低计量的存货如果其可变现净值是以外币确定的,则在计算存货期末价值时,应先将可变现净值折算为记账本位币,再与以记账本位币反映的存货成本进行比较。

  • 第3题:

    某企业采用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对存货进行期末计价,成本与可变现净值按单项存货进行比较。2012年12月31日,甲、乙、丙i种存货的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分别为:甲存货成本100万元,可变现净值60万元;乙存货成本240万元,可变现净值300万元;丙存货成本160万元,可变现净值150万元。甲、乙、丙三种存货此前未计提存货跌价准备。假定该企业只有这三种存货,2012年12月31日应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总额为 ( )万元。

    A.0

    B.40

    C.50

    D.10


    正确答案:C
    【答案】C
    【解析】应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总额= (100 -60)+(160 -150) =50(万元)。

  • 第4题:

    下列关于存货减值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

    A.资产负债表日,存货应当按照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计量
    B.当存货成本高于可变现净值时,企业应当计提存货跌价准备
    C.存货跌价准备科目的期末余额一般在借方,反映企业已计提但尚未转销的存货跌价准备
    D.企业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在持有期间不可以进行转回

    答案:A,B
    解析:
    “存货跌价准备”科目的期末余额一般在贷方,反映企业已计提但尚未转销的存货跌价准备;如果以前减记存货价值的影响因素已经消失,应将其在原已计提存货跌价准备的金额内转回。

  • 第5题:

    如果采用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对存货进行期末计价,则“存货跌价准备”账户的贷方余额反映的是()。

    A:当期提取的存货跌价准备
    B:成本低于可变现净值的差额
    C:可变现净值低于成本的差额
    D:累计提取的存货跌价准备

    答案:C
    解析:

  • 第6题:

    企业在资产负债表日,应当按照准则规定对外币货币性项目和外币非货币性项目进行处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

    A.外币货币性项目,采用资产负债表日即期汇率折算,因当日即期汇率与初始确认时或者前一资产负债表日即期汇率不同而产生的汇兑差额,计入当期损益
    B.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应将外币按照公允价值确定当日的即期汇率折算为记账本位币金额,再与原记账本位币金额进行比较,差额不区分公允价值变动和汇率变动,一并计入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C.以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计量且可变现净值以外币表示的存货,需要按照期末即期汇率将可变现净值折算成记账本位币再与以记账本位币反映的存货成本进行比较,确定是否计提存货跌价准备
    D.以历史成本计量的外币非货币性项目,仍采用交易发生日的即期汇率折算,不改变其原记账本位币金额

    答案:A,B,C,D
    解析:

  • 第7题:

    存货核算按照“账面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的原则进行计量,自动计提存货跌价准备。


    正确答案:正确

  • 第8题:

    关于存货跌价准备的描述正确的是()。

    • A、会计期末,应按照“账面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的原则对存货进行计量
    • B、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指期末存货按结存成本与可变现净值中较低者计价
    • C、存货的结存成本低于可变现净值时,期末存货按结存成本计价
    • D、可变现净值高于结存成本的数额,应提取存货跌价准备

    正确答案:A,B,C

  • 第9题:

    企业在资产负债表日,应当按照准则规定对外币货币性项目和外币非货币性项目进行处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 A、外币货币性项目,采用资产负债表日即期汇率折算,因当日即期汇率与初始确认时或者前一资产负债表日即期汇率不同而产生的汇兑差额,计入当期损益
    • B、以公允价值计量的外币非货币性项目,属于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的,应将外币按照公允价值确定当日的即期汇率折算为记账本位币金额,再与原记账本位币金额进行比较,之间的差额不区分公允价值变动和汇率变动,一并计入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 C、以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计量且可变现净值以外币反映的存货,需要按照期末即期汇率将可变现净值折算成记账本位币再与以记账本位币反映的存货成本进行比较,确定是否计提存货跌价准备
    • D、以历史成本计量的外币非货币性项目,仍采用交易发生日的即期汇率折算,不改变其原记账本位币金额

    正确答案:A,B,C,D

  • 第10题:

    多选题
    下列关于资产负债表日外币折算的各项表述中,正确的是(    )。
    A

    对于外币货币性项目,企业应采用资产负债表日即期汇率进行折算

    B

    以外币反映的固定资产项目,在资产负债表日可能会产生汇兑差额

    C

    以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计量的外币存货,期末的可变现净值也按外币反映时,确定其期末价值时应考虑汇率的影响

    D

    可供出售外币非货币性项目,按资产负债表日的即期汇率折算后的记账本位币金额与原记账本位币金额之间的差额,应计入其他综合收益


    正确答案: C,B
    解析:

  • 第11题:

    判断题
    资产负债表日,当存货成本高于可变现净值时,存货按可变现净值计量,同时按照成本高于可变现净值的差额计提存货跌价准备,计入当期损益。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单选题
    下面关于存货跌价准备描述不正确的是()。
    A

    在期末时,企业的存货应按照“账面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的原则进行调整

    B

    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是指期末存货按照结存成本与可变现净值二者之中较高者计价的方法

    C

    当存货的结存成本低于可变现净值时,期末存货按结存成本计价

    D

    当存货的结存成本高于可变现净值时,期末存货按可变现净值计价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下列关于资产负债表日外币折算的各项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对于外币货币性项目,企业应采用资产负债表日即期汇率进行折算

    B.可供出售外币非货币性项目,按资产负债表日的即期汇率折算后的记账本位币金额与原记账本位币金额之间的差额,应计入资本公积

    C.以外币反映的固定资产项目,在资产负债表日可能会产生汇兑差额

    D.以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计量的外币存货,期末的可变现净值也按外币反映时,确定其期末价值时应考虑汇率影响


    正确答案:C
    解析:选项C,以外币反映的固定资产项目,在资产负债表日不应改变其记账本位币金额,不产生汇兑差额。

  • 第14题:

    下列关于存货的期末计量,错误的是( )。

    A.资产负债表日,存货应当按照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计量

    B.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中的“成本”指期末存货的实际成本

    C.可变现净值指在日常活动中,存货的估计售价减去至完工时估计将要发生的成本、估计的销售费用以及相关税费后的金额

    D.资产负债表日,存货成本高于其可变现净值的,应当计提存货跌价准备,计入所有者权益


    正确答案:D

  • 第15题:

    (2019年)下列各项中,关于企业存货减值的相关会计处理表述正确的有(   )。

    A.企业结转存货销售成本时,对于其已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应当一并结转
    B.资产负债表日,当存货期末账面价值低于其可变现净值时,企业应当按可变现净值计量
    C.资产负债表日,期末存货应当按照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计量
    D.资产负债表日,当存货期末账面价值高于其可变现净值时,企业应当按账面价值计量

    答案:A,C
    解析:
    资产负债表日,存货按成本和可变现净值孰低计量,选项 BD错误。

  • 第16题:

    某企业采用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对存货进行期末计价,成本与可变现净值按单项存货进行比较(不可将不同品种的存货合并计算成本与可变现净值)。2×19年12月31日,甲、乙两种存货的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分别为:甲存货成本120万元,可变现净值80万元;乙存货成本200万元,可变现净值260万元。甲、乙存货此前未计提存货跌价准备。假定该企业只有这两种存货,2×19年12月31日应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总额为( )万元。

    A.0
    B.40
    C.50
    D.10

    答案:B
    解析:
    成本与可变现净值按单项存货进行比较。甲存货减值40万元(120-80),乙存货不减值,因此共计提减值准备40万元。

  • 第17题:

    以成本和可变现净值孰低计量的存货,资产负债表日不应改变其记账本位币金额,不产生汇兑差额。( )


    答案:错
    解析:
    以成本和可变现净值孰低计量的存货,如果其可变现净值是以外币确定的,则在计算存货期末价值时,应先将可变现净值按资产负债表日即期汇率折算为记账本位币,再与以记账本位币反映的存货成本进行比较,从而确定该项存货的期末价值。

  • 第18题:

    资产负债表日,当存货成本高于可变现净值时,存货按可变现净值计量,同时按照成本高于可变现净值的差额计提存货跌价准备,计入当期损益。


    正确答案:正确

  • 第19题:

    下面关于存货跌价准备描述不正确的是()。

    • A、在期末时,企业的存货应按照“账面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的原则进行调整
    • B、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是指期末存货按照结存成本与可变现净值二者之中较高者计价的方法
    • C、当存货的结存成本低于可变现净值时,期末存货按结存成本计价
    • D、当存货的结存成本高于可变现净值时,期末存货按可变现净值计价

    正确答案:B

  • 第20题:

    下列关于存货的期末计量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在资产负债表日,存货应按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计量
    • B、存货成本低于其可变现净值的,按其成本计量,但也应计提存货跌价准备
    • C、存货的成本高于其可变现净值的,按其差额计提存货跌价准备
    • D、存货成本低于其可变现净值时,原已计提存货跌价准备的,应在已计提存货跌价准备金额的范围内转回

    正确答案:B

  • 第21题:

    单选题
    下列关于存货的期末计量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在资产负债表日,存货应按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计量

    B

    存货成本低于其可变现净值的,按其成本计量,但也应计提存货跌价准备

    C

    存货的成本高于其可变现净值的,按其差额计提存货跌价准备

    D

    存货成本低于其可变现净值时,原已计提存货跌价准备的,应在已计提存货跌价准备金额的范围内转回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判断题
    以成本和可变现净值孰低计量的存货,如果其可变现净值是以外币确定的,则在计算存货期末价值时,仍然采用交易发生日的即期汇率折算,不改变其记账本位币的金额。()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如果其可变现净值是以外币确定的,则在计算存货期末价值时,应先将可变现净值按资产负债表日即期汇率折算为记账本位币,再与以记账本位币反映的存货成本进行比较,从而确定该项存货的期末价值。

  • 第23题:

    多选题
    关于存货跌价准备的描述正确的是()。
    A

    会计期末,应按照“账面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的原则对存货进行计量

    B

    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指期末存货按结存成本与可变现净值中较低者计价

    C

    存货的结存成本低于可变现净值时,期末存货按结存成本计价

    D

    可变现净值高于结存成本的数额,应提取存货跌价准备


    正确答案: D,B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