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甲公司 2×19 年 发生研发支出 1 000万元,其中按照会计准则规定 费用化 的部分为 400万元, 资本化 形成无形资产的部分为 600万元,假定 2×20 年未发生 相关研发费用,该研发形成的无形资产于 2×20 年 7月 1日 达到预定用途,预计可使用 5年,采用 直线法 摊销,预计净残值为零。 税法规定,企业为开发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发生的研究开发费用,未形成资产计入当期损益的,在据实扣除的基础上,按照研发费用的 75%加计扣除;形成资产的,未来期间按照无形资产摊销金额的 175%予

题目
( 1)甲公司 2×19 年 发生研发支出 1 000万元,其中按照会计准则规定 费用化 的部分为 400万元, 资本化 形成无形资产的部分为 600万元,假定 2×20 年未发生 相关研发费用,该研发形成的无形资产于 2×20 年 7月 1日 达到预定用途,预计可使用 5年,采用 直线法 摊销,预计净残值为零。
税法规定,企业为开发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发生的研究开发费用,未形成资产计入当期损益的,在据实扣除的基础上,按照研发费用的 75%加计扣除;形成资产的,未来期间按照无形资产摊销金额的 175%予以税前扣除,该无形资产 摊销方法,摊销年限及净残值的税法规定与会计相同。
( 2)甲公司 2×20 年 利润总额为 5 030万元。
( 3)甲公司适用的 所得税税率 均为 25%。
( 4) 2×20年年末无形资产出现减值迹象,经减值测试,该项无形资产的可收回金额为 400万元,减值后摊销年限和摊销方法 不需要变更 。
要求:
计算 2×20年应交所得税和递延所得税并写出相关会计分录。


相似考题
更多“( 1)甲公司 2×19 年 发生研发支出 1 000万元,其中按照会计准则规定 费用化 的部分为 400万元, 资本化 形成无形资产的部分为 600万元,假定 2×20 年未发生 相关研发费用,该研发形成的无形资产于 2×20 年 7月 1日 达到预定用途,预计可使用 5年,采用 直线法 摊销,预计净残值为零。 ”相关问题
  • 第1题:

    2015年6月30日,甲公司自行研发成功一项无形资产,满足资本化条件的研发支出80万元,不满足资本化条件的研发支出20万元。2015年7月1日该项无形资产达到预定用途并投入使用,预计使用寿命为10年,采用直线法按月摊销。2015年末甲公司预计该项无形资产的可收回金额为70万元。假定不考虑其他因素,则2015年度甲公司研发、使用该项无形资产减少当期利润总额的金额是( )万元。

    A.28
    B.26
    C.30
    D.10

    答案:C
    解析:
    该项无形资产减少当期利润总额的金额=不满足资本化条件的研发支出20+无形资产当期摊销额80/10/2+当期计提的无形资产减值准备[(80-80/10/2)-70]=30(万元)。

  • 第2题:

    大海公司当期为研发新技术发生研究开发支出共计320万元,其中研究阶段支出120万元,开发阶段不符合资本化条件的支出50万元,开发阶段符合资本化条件的支出150万元,该项研发当期达到预定用途转入无形资产核算,假定大海公司当期摊销无形资产30万元。税法摊销方法、摊销年限和预计净残值与会计相同。税法规定,企业为研发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发生的研究开发费用,形成无形资产的,按照无形资产成本的175%摊销。大海公司当期期末无形资产的计税基础为(  )万元。

    A.150
    B.120
    C.0
    D.210

    答案:D
    解析:
    大海公司当期期末无形资产的账面价值=150-30=120(万元),计税基础=120×175%=210(万元)。

  • 第3题:

    甲公司2×18年1月开始研发一项新技术,2×19年1月进入开发阶段,2×19年12月31日完成开发并申请了专利。该项目2×18年发生研发费用600万元,截至2×19年年末累计发生研发费用1600万元,其中符合资本化条件的金额为1000万元,按照税法规定,研发支出可按实际支出的175%税前抵扣。不考虑其他因素,下列各项关于甲公司上述研发项目处理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

    A.自符合资本化条件时起至达到预定用途时止所发生的研发费用满足资本化条件的计入无形资产成本
    B.实际发生的研发费用与其可予税前抵扣金额的差额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
    C.将研发项目发生的研究费用确认为长期待摊费用
    D.研发项目在达到预定用途后,将所发生全部研究和开发费用可予以税前抵扣金额的所得税影响额确认为所得税费用

    答案:A
    解析:
    企业自行研究开发项目,应当区分研究阶段与开发阶段分别进行核算。研究阶段的支出应予费用化计入当期损益;开发阶段的支出满足资本化条件时计入无形资产的成本,不满足资本化条件的,予以费用化,计入当期损益,选项A正确。

  • 第4题:

    2019 年1 月1 日,甲公司开始研发一项专利技术,研发期间为1 年,累计发生支出合计1 000 万元,其中符合资产化条件的支出为800 万元。至2020 年1 月1 日达到预计可使用状态并投入使用,甲公司对其按照直线法摊销,预计使用年限为10 年,预计净残值为0。税法规定,企业为开发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发生的研究开发费用,未形成无形资产计入当期损益的,在按照规定据实扣除的基础上,按照研究开发费用的75%加计扣除;研发费用形成无形资产的,按照该无形资产成本的175%在税前摊销。假定不考虑其他因素,2020 年末该项专利技术的计税基础为( )。

    A.1 260 万元
    B.680 万元
    C.720 万元
    D.1160 万元

    答案:A
    解析:
    2020 年末该项专利技术的计税基础=800×175%-800×175%/10=1 260(万元)。

  • 第5题:

    甲公司2×19年1月进行新专利技术研发,于2×19年7月1日达到预定用途,并作为管理用无形资产入账,共发生研发支出2000万元,其中研究阶段支出500万元,开发阶段符合资本化条件前发生的支出为300万元,符合资本化条件后至达到预定用途前发生的支出为1200万元。税法规定,企业为开发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发生的研究开发费用,未形成无形资产计入当期损益的,按照研究开发费用的75%加计扣除;形成无形资产的,按照无形资产成本的175%摊销。该无形资产预计使用寿命为10年,预计净残值为零,采用直线法摊销。
    甲公司该项新专利技术的摊销方法、摊销年限和净残值符合税法规定。甲公司2×19年度实现的利润总额为5000万元,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25%。假定甲公司未来年度有足够的应纳税所得额用于抵扣可抵扣暂时性差异。不考虑其他因素,下列各项关于甲公司该项新专利技术2×19年度所得税会计处理的表述中,正确的有(  )。

    A.确认所得税费用1000万元
    B.确认应交所得税1088.75万元
    C.2×19年12月31日可抵扣暂性差异为855万元
    D.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213.75万元

    答案:B,C
    解析:
    2×19年应交所得税=[5000-(500+300)×75%-(1200/10×6/12)×75%]×25%=1088.75(万元);2×19年12月31日无形资产的账面价值=1200-1200/10×6/12=1140(万元),计税基础=1140×175%=1995(万元),产生可抵扣暂时性差异=1995-1140=855(万元),但不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选项A和D错误。

  • 第6题:

    (2017年)甲公司2×16年1月开始研发一项新技术,2×17年1月进入开发阶段,2×17年12月31日完成开发并申请了专利。该项目2×16年发生研究费用600万元,截至2×17年年末累计发生研发费用1 600万元,其中符合资本化条件的金额为1 000万元,按照税法规定,研发支出可按实际支出的175%税前抵扣。
      不考虑其他因素,下列各项关于甲公司上述研发项目会计处理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

    A.将研发项目发生的研究费用确认为长期待摊费用
    B.实际发生的研发费用与其可予税前抵扣金额的差额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
    C.自符合资本化条件起至达到预定用途时所发生的研发费用资本化金额计入无形资产
    D.研发项目在达到预定用途后,将所发生全部研究和开发费用可予以税前抵扣金额的所得税影响额确认为所得税费用

    答案:C
    解析:
    选项A,研究费用应计入研发支出,期末转入管理费用。选项B、D,费用化部分加计扣除产生永久性差异,不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资本化支出因加计摊销形成的暂时性差异并不是产生于企业合并,且初始确认时既不影响会计利润也不影响应纳税所得额,因此也不需要确认所得税影响

  • 第7题:

    甲公司2×16年1月开始研发一项新技术,2×17年1月进入开发阶段,2×17年12月31日完成开发并申请了专利。该项目2×16年发生研发费用600万元,截至2×17年末累计发生研发费用1 600万元,其中符合资本化条件的金额为1 000万元,按照税法规定,研发支出可按实际支出的150%税前抵扣。不考虑其他因素,下列各项关于甲公司上述研发项目会计处理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

    A.将研发项目发生的研究费用确认为长期待摊费用
    B.实际发生的研发费用与其可予税前抵扣金额的差额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
    C.自符合资本化条件起至达到预定用途时所发生的研发费用资本化计入无形资产
    D.研发项目在达到预定用途后,将所发生全部研究和开发费用可予以税前抵扣金额的所得税影响额确认为所得税费用

    答案:C
    解析:
    企业自行研究开发项目,应当区分研究阶段与开发阶段分别进行核算。研究阶段的支出应计入当期损益;开发阶段的支出满足资本化条件时计入无形资产的成本,选项C正确。
    超压卷瑞牛题库软件考前更新,下载链接 www.niutk.com

  • 第8题:

    甲公司自2×17年1月1日开始自行研究开发一项新专利技术,2×18年7月专利技术研发成功,达到预定用途。2×17年在研究开发过程中发生材料费180万元、人工工资70万元,以及其他费用30万元,共计280万元,其中,符合资本化条件的支出为200万元;2×18年在研究开发过程中发生材料费110万元、人工工资30万元,以及其他费用10万元,共计150万元,其中,符合资本化条件的支出为120万元。无形资产达到预定用途后,预计使用年限为5年,采用直线法摊销,无残值。假定不考虑相关税费,甲公司研发该项无形资产对2×18年损益的影响金额为( )万元。

    A.-110

    答案:D
    解析:
    无形资产成本=200+120=320(万元),则影响2×18年损益的因素有2×18年费用化计入管理费用的金额以及2×18年无形资产摊销的金额,所以对2×18年损益的影响金额=-(150-120)-320/5×6/12=-62(万元)。

  • 第9题:

    2015年1月1日,甲公司董事会批准研发专门用于生产某项新产品的专利技术,有关资料如下: (1)2015年,该研发项目共发生材料费用400万元,人工费用1000万元,均属于研究阶段支出,人工费用以银行存款支付。 (2)2016年年初,研究阶段结束,进入开发阶段,该项目在技术上已具有可行性,甲公司管理层明确表示将继续为该项目提供足够的资源支持,该新产品专利技术研发成功后,将立即投产。 (3)2016年度,共发生材料费用860万元,人工费用940万元(以银行存款支付),另发生相关设备折旧费用200万元,2016年发生的支出均符合资本化条件。 (4)2017年1月1日,该研发项目研发成功,该项新产品专利技术于当日达到预定用途。 (5)甲公司预计该新产品专利技术的使用寿命为5年,该专利的法律保护期限为10年,甲公司对其采用直线法摊销、无残值;税法规定该项无形资产摊销方法、年限和残值与会计相同。 (6)2017年年末,该项无形资产出现减值迹象,经减值测试,该项无形资产的可收回金额为1400万元,计提减值后,摊销年限、摊销方法和残值保持不变。 编制2015年甲公司无形资产研发项目的相关会计分录。


    正确答案: 2015年
    借:研发支出—费用化支出1400
    贷:原材料400
    应付职工薪酬1000
    借:应付职工薪酬1000
    贷:银行存款1000
    借:管理费用1400
    贷:研发支出—费用化支出1400

  • 第10题:

    单选题
    甲公司自2011年2月1日起自行研究开发一项新产品专利技术,2011年度在研究开发过程中发生研究费用600万元,开发阶段符合资本化条件前发生的支出为800万元,符合资本化条件后至达到预定用途前发生的支出为1200万元,2012年4月2日该项专利技术获得成功并取得专利权。甲公司预计该项专利权的使用年限为10年,采用直线法进行摊销。假设税法规定符合条件的无形资产研发费用,未形成无形资产计入当期损益的,在按照规定据实扣除的基础上,按照研发费用的50%加计扣除;形成无形资产的,按照无形资产成本的150%摊销。甲公司发生的研究开发支出及预计年限均符合税法规定的条件。甲公司2012年末因该项无形资产产生的暂时性差异为()万元。
    A

    1200

    B

    600

    C

    555

    D

    1000


    正确答案: B
    解析: 甲公司2012年末因该项无形资产产生的暂时性差异=(1200×150%-1200×150%÷10×9÷12)-(1200-1200÷]0×9÷12)=555(万元)

  • 第11题:

    单选题
    甲公司2018年2月1日开始自行研发一项非专利技术,累计发生研究支出200万元,开发支出400万元,其中符合资本化条件的支出为300万元。截至2018年8月1日研发完成形成无形资产,甲公司预计该非专利技术可以使用5年,预计净残值为零,采用直线法摊销。2018年12月31曰该非专利技术的可收回金额为180万元,甲公司对该无形资产尚可使用寿命进行复核,预计该无形资产尚可使用3年,预计净残值为零,继续采用直接法摊销,2019年年末该无形资产未出现减值迹象。则该无形资产2019年12月31日的账面价值为( )万元。
    A

    120

    B

    185

    C

    180

    D

    100


    正确答案: A
    解析:

  • 第12题:

    单选题
    甲公司于2×15年度共发生研发支出700万元,其中研究阶段支出150万元,开发阶段不符合资本化条件支出250万元,符合资本化条件支出为300万元,假定该无形资产于2×15年7月1日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采用直线法按6年摊销,无残值,该公司2×15年税前会计利润为800万元,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25%。不考虑其他纳税调整事项,假定无形资产摊销计入管理费用,则甲公司2×15年确认的所得税费用金额为()万元。
    A

    112.5

    B

    0

    C

    146.88

    D

    150


    正确答案: A
    解析: 甲公司该无形资产2×15年计人管理费用的金额=150+250+300/6/2=425(万元),2×15年应交所得税=(800—425×50%)×25%=146.88(万元),所得税费用=应交所得税+递延所得税费用,因研究开发形成的无形资产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之间产生的暂时性差异不符合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的条件,所以本期应确认所得税费用的金额为146.88万元。

  • 第13题:

    甲公司 2×19 年 1 月开始的研发项目于 2×19 年 7 月 1 日达到预定用途,共发生研究开发支出 500 万元,其中研究阶段支出 100 万元,开发阶段不符合资本化条件的支出 160 万元,开发阶段符合资本化条件的支出 240 万元,假定无形资产按直线法摊销,预计使用年限为 5 年,无残值,摊销金额计入管理费用。甲公司 2×19 年和 2×20 年税前会计利润分别为 813 万元和 936 万元,适用的企业所得税税率均为 25%。假定不考虑其他因素,甲公司下列会计处理中正确的有( )。

    A.甲公司2×19年研发项目及形成的无形资产计入当期费用的金额为284万元
    B.甲公司2×19年应交所得税为150万元
    C.甲公司2×19年12月31日无形资产的计税基础为378万元
    D.甲公司2×20年应交所得税为225万元

    答案:A,B,C,D
    解析:
    甲公司2×19年无形资产摊销金额=240÷5×6/12=24(万元),甲公司2×19年研发项目及形成的无形资产计入当期费用的金额=100+160+24=284(万元),选项A正确;甲公司2×19年应交所得税=(813-284×75%)×25%=150(万元),选项B正确;2×19年12月31日无形资产的账面价值=240-24=216(万元),计税基础=216×175%=378(万元),选项C正确;甲公司2×20年无形资产摊销金额=240÷5=48(万元),2×20年应交所得税=(936-48×75%)×25%=225(万元),选项D正确。

  • 第14题:

    某企业于2×19年度共发生研发支出500万元,其中研究阶段支出100万元,开发阶段不符合资本化条件的支出为100万元,符合资本化条件的支出为300万元,假定该无形资产于2×19年7月1日达到预定用途并于当日投入管理部门使用,采用直线法按5年摊销,无残值。税法规定的摊销年限、方法以及净残值均与会计相同。该企业2×19年税前会计利润为1 000万元,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25%。不考虑其他纳税调整事项。假定无形资产摊销计入管理费用。
    要求:
    (1)计算该企业2×19年应交所得税。
    (2)计算该企业2×19年12月31日无形资产的账面价值和计税基础,并判断是否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


    答案:
    解析:
    (1)因无形资产研发及摊销,2×19年按会计准则规定计入管理费用的金额=100+100+300÷5×6/12=230(万元);2×19年应交所得税=(1 000-230×75%)×25%=206.88(万元)。
    (2)2×19年12月31日无形资产账面价值=300-300÷5×6/12=270(万元),计税基础=270×175%=472.5(万元),产生可抵扣暂时性差异=472.5-270=202.5(万元),但不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

  • 第15题:

    A公司当期发生研发支出1 800万元,其中,资本化部分为1 000万元。2018年7月1日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预计使用年限为10年,采用直线法摊销。税法规定“三新研究”发生的研发费用,未形成无形资产计入当期损益的,在按规定据实扣除的基础上,按研发费用的75%加计扣除;形成无形资产的,按无形资产成本的175%摊销;税法规定的摊销年限和方法与会计相同,所得税税率为25%。
      2018年12月31日,A公司有关该无形资产所得税的会计处理表述不正确的是( )。

    A.资产账面价值为950万元
    B.资产计税基础为1662.5万元
    C.可抵扣暂时性差异为712.5万元
    D.应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178.13万元

    答案:D
    解析:
    账面价值=1 000-1 000/10×6/12=950(万元);
      计税基础=1 000×175%-1 000×175%/10×6/12=1 662.5(万元);
      可抵扣暂时性差异=712.5(万元);不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

  • 第16题:

    2019年1月1日,甲公司开始研发一项专利技术,研发期间为1年,累计发生支出合计1 000万元,其中符合资产化条件的支出为800万元。至2020年1月1日达到预计可使用状态并投入使用,甲公司对其按照直线法摊销,预计使用年限为10年,预计净残值为0。税法规定,企业为开发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发生的研究开发费用,未形成无形资产计入当期损益的,在按照规定据实扣除的基础上,按照研究开发费用的75%加计扣除;研发费用形成无形资产的,按照该无形资产成本的175%在税前摊销。假定不考虑其他因素,2020年末该项专利技术的计税基础为( )。

    A.1260万元
    B.680万元
    C.720万元
    D.1160万元

    答案:A
    解析:
    2020年末该项专利技术的计税基础=800×175%-800×175%/10=1 260(万元)。

  • 第17题:

    甲公司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25%,各年实现利润总额均为10 000万元。自2×19年1月1日起,甲公司自行研究开发一项新专利技术。税法规定,研究开发支出未形成无形资产计入当期损益的,按照研究开发费用的75%加计扣除;形成无形资产的,按照无形资产成本的175%摊销。
      (1)2×19年度研发支出为1 500万元,其中费用化支出为500万元,资本化支出为1 000万元。至2×19年末尚未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
      (2)2×20年发生资本化支出1 400万元,2×20年7月1日该项专利技术获得成功并取得专利权。甲公司预计该项专利权的使用年限为10年,采用直线法进行摊销,均与税法规定相同。
      要求:分别做出甲公司在2×19年末、2×20年末的所得税会计处理。


    答案:
    解析:
    (1)甲公司2×19年末所得税会计处理如下:
      年末开发支出账面价值=1 000(万元)。
      年末开发支出计税基础=1 000×175%=1 750(万元)。
      年末可抵扣暂时性差异=750(万元)。
      自行研发的无形资产不是产生于企业合并,且初始确认时,既不影响应纳税所得额也不影响会计利润,故不确认相关的递延所得税资产。
      应交所得税=(10 000-500×75%)×25%=2 406.25(万元)。
      (2)2×20年年末所得税会计处理如下:
      年末无形资产账面价值=2 400-2 400/10×6/12=2 400-120=2 280(万元)。
      年末无形资产计税基础=2 400×175%-2 400×175% /10×6/12=2 280×175%=3 990(万元)。
      年末累计可抵扣暂时性差异=3 990-2 280=1 710(万元)。自行研发的无形资产不是产生于企业合并,且初始确认时,既不影响应纳税所得额也不影响会计利润,故不确认相关的递延所得税资产。
      应交所得税
      =(10 000+2 400/10×6/12-2 400×175% /10×6/12)×25%=2 477.5(万元)。

  • 第18题:

    甲公司 2× 19年 1月开始的研发项目于 2× 19年 7月 1日达到预定用途,共发生研究开发支出 500万元,其中研究阶段支出 100万元,开发阶段不符合资本化条件的支出 160万元,开发阶段符合资本化条件的支出 240万元,假定无形资产按直线法摊销,预计使用年限为 5年,无残值,摊销金额计入管理费用。甲公司 2× 19年和 2× 20年税前会计利润分别为 813万元和 936万元,适用的企业所得税税率均为 25%。假定不考虑其他因素,甲公司下列会计处理中正确的有(  )。

    A.甲公司2×19年研发项目及形成的无形资产计入当期费用的金额为284万元
    B.甲公司2×19年应交所得税为150万元
    C.甲公司2×19年12月31日无形资产的计税基础为378万元
    D.甲公司2×20年应交所得税为225万元

    答案:A,B,C,D
    解析:
    甲公司 2× 19年无形资产摊销金额 =240÷ 5× 6/12=24(万元),甲公司 2× 19年研发项目及形成的无形资产计入当期费用的金额 =100+160+24=284(万元),2020会计考试题库,瑞牛题库考试软件陆续更新~ 选项 A正确;甲公司 2× 19年应交所得税 =( 813-284× 75%)× 25%=150(万元),选项 B正确; 2× 19年 12月 31日无形资产的账面价值 =240-24=216(万元),计税基础 =216× 175%=378(万元),选项 C正确;甲公司 2× 20年无形资产摊销金额 =240÷ 5=48(万元), 2× 20年应交所得税 =( 936-48 × 75%)× 25%=225(万元),选项 D正确

  • 第19题:

    甲公司2×18年1月开始的研发项目于2×18年7月1日达到预定用途,共发生研究开发支出500万元,其中研究阶段支出100万元,开发阶段不符合资本化条件的支出160万元,开发阶段符合资本化条件的支出240万元,假定无形资产按直线法摊销,预计使用年限为5年,无残值,摊销金额计入管理费用。甲公司2×18年和2×19年税前会计利润分别为813万元和936万元,适用的企业所得税税率均为25%。假定不考虑其他因素,甲公司下列会计处理中正确的有(  )。

    A.甲公司2×18年研发项目及形成的无形资产计入当期费用的金额为284万元
    B.甲公司2×18年应交所得税为150万元
    C.甲公司2×18年12月31日无形资产的计税基础为378万元
    D.甲公司2×19年应交所得税为225万元

    答案:A,B,C,D
    解析:
    甲公司2×18年无形资产摊销金额=240÷5×6/12=24(万元),甲公司2×18年研发项目及形成的无形资产计入当期费用的金额=100+160+24=284(万元),选项A正确;甲公司2×18年应交所得税=(813-284×75%)×25%=150(万元),选项B正确;2×18年12月31日无形资产的账面价值=240-24=216(万元),计税基础=216×175%=378(万元),选项C正确;甲公司2×19年无形资产摊销金额=240÷5=48(万元),2×19年应交所得税=(936-48×75%)×25%=225(万元),选项D正确。

  • 第20题:

    甲公司自2016年初自行研发一项非专利技术,2017年7月该项目达到预定用途形成无形资产并交付管理部门使用。2016年在研发过程中发生材料费220万元、人工工资60万元以及其他费用20万元,其中符合资本化条件的支出为240万元。2017年发生材料费110万元、人工工资40万元以及其他费用30万元,其中符合资本化条件的支出为120万元。该项无形资产的摊销期限为5年,预计净残值为零,按照直线法摊销。该事项对甲公司2017年度损益的影响金额为( )万元。

    A.156
    B.132
    C.192
    D.96

    答案:D
    解析:
    该项无形资产的入账价值=240+120=360(万元),2017年该项无形资产的摊销金额=360/5×6/12=36(万元),费用化金额为60万元(180-120),期末应转入当期损益(管理费用),所以该事项减少甲公司2017年度损益的金额=36+60=96(万元)。

  • 第21题:

    甲公司于2×15年度共发生研发支出700万元,其中研究阶段支出150万元,开发阶段不符合资本化条件支出250万元,符合资本化条件支出为300万元,假定该无形资产于2×15年7月1日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采用直线法按6年摊销,无残值,该公司2×15年税前会计利润为800万元,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25%。不考虑其他纳税调整事项,假定无形资产摊销计入管理费用,则甲公司2×15年确认的所得税费用金额为()万元。

    • A、112.5
    • B、0
    • C、146.88
    • D、150

    正确答案:C

  • 第22题:

    单选题
    新华公司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核算其所得税,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25%。2019年为研究一项新技术,共发生研发支出800万元,其中研究阶段支出120万元,开发阶段不符合资本化条件的支出为150万元,符合资本化条件的支出为530万元。2019年7月15日该项无形资产研发成功达到预定用途,新华公司预计其使用年限为5年,采用直线法摊销,预计净残值为0。税法规定企业为开发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发生的研究开发费用,未形成无形资产计入当期损益的,在按照规定据实扣除的基础上,按照研究开发费用的75%加计扣除;形成无形资产的,按照无形资产成本的175%摊销。税法采用的摊销方法、确定的摊销年限及预计净残值与会计相同。新华公司2019年实现利润总额3000万元。不考虑其他纳税调整事项。假定无形资产摊销计入管理费用。要求:根据上述资料,不考虑其他因素的影响,回答下列第(1)题至第(4)题。(2)新华公司研发的无形资产2019年12月31日的计税基础为()万元。
    A

    927.5

    B

    834. 75

    C

    477

    D

    795


    正确答案: D
    解析:

  • 第23题:

    单选题
    甲公司为研发某项新技术2×16年发生研究开发支出共计300万元,其中研究阶段支出80万元,开发阶段不符合资本化条件的支出20万元,开发阶段符合资本化条件并形成无形资产的支出200万元,甲公司研发形成的无形资产在2×16年达到预定用途并摊销10万元。假定会计摊销方法、摊销年限和净残值均符合税法规定,甲公司2×16年12月31日该项无形资产的计税基础为()万元。
    A

    190

    B

    285

    C

    200

    D

    300


    正确答案: B
    解析: 2×16年12月31日甲公司该项无形资产的计税基础=(200-10)X150%=285(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