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在一定的经济基础上形成的,以善恶、是非、诚实虚伪等范畴为评价标准,借助社会舆论、传统习俗和内心信念的约束力量实现调整人与人之间、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和总和。
A.道德
B.制度
C.规范
D.准则
第1题:
马克思主义伦理学认为,道德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它是由社会存在和经济基础决定的,依靠()、内心信念和传统习惯来维持的,以善恶评价为标准的意识、规范和实践的活动的总称。
第2题:
对道德一词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第3题:
道德以善恶为评价标准,在不同社会存在不同的善恶观。
第4题:
以()为评价标准的是道德。
第5题:
道德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它是由()和()决定的,依靠社会舆论、内心信念和传统习惯来维持的,以善恶评价为标准的意识、规范和实践活动的总和。
第6题:
道德的评价标准是以()为标准。
第7题:
关于道德的定义,理解正确的是()
第8题:
对
错
第9题:
真假
是非
善恶
正邪
第10题:
道德
品德
品质
思想
第11题:
第12题:
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
是一种善恶评价
属于经济基础
是一种行为规范
第13题:
道德作为人类社会所特有的一种意识形态,是以善恶评价为标准的。
第14题:
道德是由一定的()关系所决定的特殊意识形态,是以()为标准。
第15题:
道德以()作为评价标准。
第16题:
道德以善恶为评价标准,在不同的社会存在不同的善恶观。
第17题:
道德是人们在长期生活中自发形成的关于善恶、美丑、正义非正义的评价标准和规范体系。道德是有关善与恶、是与非、正义与非正义、公正与偏私、诚实与虚伪、荣誉与耻辱、文明与野蛮等观念、原则和规范的总和。
第18题:
作为一种认识活动,__________是个体应用道德观念或道德知识对行为的是非、好坏和善恶进行评价的过程。
第19题:
科技道德的协调功能,是指以()为标准,通过评价,赞同,劝阻及沟通等方式,协调科技成员之间、科技人员与社会整体之间关系的能力。
第20题:
表现形式不同
内容结构不同
调整范围不同
调整手段不同
第21题:
善与恶
公与私
荣与辱
诚信与虚伪
第22题:
以企业或个人诚实守信,遵纪守规,经营能力等为主,兼顾道德范畴,围绕经济范畴
以经济范畴为主,兼顾企业或个人诚实守信,遵纪守规,经营能力等,围绕道德范畴
以道德范畴为主,兼顾经济范畴,围绕企业或个人诚实守信,遵纪守规,经营能力等
第23题:
道德以美丑作为评价标准
道德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
道德以善恶为评价标准
道德是用以调整人们之间以及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