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机器代替工人具有技能和力量
B、工人的活动都是由机器的运转来决定和调节
C、工具相当于工人的器官,工具所具有的运转能力完全取决于工人
D、活劳动转化成了机器体系的“有意识的器官”
第1题:
为保证机器附近的工人安全,在起动发动机和机器行走之前都要( )。
A.直接启动
B.四周看看直接启动
C.鸣喇叭警告
第2题:
第3题:
新工人操作机器前,首先应给予()
第4题:
日本将在2025年拥有100万个工业机器人。按照一个机器人能完成10个工人的工作量计算,届时这100万机器人相当于1000万产业工人,这一数字相当于目前日本全部劳动人口的15%。对于日本的企业来说,使用机器人工作,除了应对劳动力的短缺问题外,还能大量地减少工资、保险金、退休金的支出。根据上述材料,试运用马克思剩余价值的理论分析:机器人的广泛运用,是否意味着对工人的剥削减轻了?
第5题:
手工造型和机器造型相比,机器造型可使技术等级较低的生产工人较快地掌握生产技能。
第6题:
按岗位定员是根据机器设备的数量和工人的看管定额来计算定员人数。
第7题:
为扩大生产,某公司决定扩大用工规模,一台机器人可以替代10个工人,每个工人的年薪在2〜4万元左右;一台机器人本体及维护费用约为60万元,每台机器人的使用寿命为10年,最终该公司购买了10台机器人。如果不考虑其他因素,这一选择的理由是()
第8题:
机器具有实物组合、确定的运动形式和代替工人()三个特征。
第9题:
装配工人在装配整台机器时,×其主要工艺依据是机器的总装图。
第10题:
对
错
第11题:
对
错
第12题:
黑板 机器
学生 产品
教师 工人
上课 厂房
第13题:
厂房对于( )相当于教室对于( )
A.工厂 学生
B.机器 教师
C.工人 桌椅
D.工厂 学校
第14题:
工人操作机械时。要求穿着紧身适合的工作服,以防()。
第15题:
“在更公正的社会组织到来之前,在机器转归工人自己所有之前,机器不可能给工人带来真正的好处。”材料中“更公正的社会组织”指的是()
第16题:
在机器发生故障的概率及工人修复一台机器的时间分布不变的条件下,由1名工人看管5台机器,或由3名工人联合看管15台机器时,机器因故障等待工人维修的平均时间不变。
第17题:
()是研究一道工序、一个工作地点的工人使用机器或不使用机器的各个作业活动。
第18题:
工人师傅检查机器运转情况时,常把一根金属棒放在机器的各部件上,把另一端靠近耳朵,用耳朵来听,这是为什么?
第19题:
工人操作机械设备时,穿紧身适合工作服的目的是防止()。
第20题:
人力资本是指工人们在工作中使用的机器和设备。
第21题:
用先进的机器代替工人的劳动,会使劳动的需求曲线向左移动。
第22题:
培训与指导
机器说明书
需用的工具
第23题: